九叔:我是卸岭魁首陈玉楼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明玉功

庸伯!”

陈玉楼微微颔首,问道:“我爹呢?”

庸伯垂首,嗓音低沉地回答:“老爷正在后院练功。”

随后,庸伯在前引路,陈玉楼紧随其后,穿过前厅和中院,来到后院。

后院的一角,排列着一排排练功用的木桩,一位慈眉善目的光头老者在木桩间轻盈跳跃,轻松跨越七八米远,如灵动的燕子般身姿矫健。

陈玉楼知道,这就是陈家祖传的轻功——衔燕尾。

他也会这门功夫,却远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这时,慈眉善目的老者转过头来,看到陈玉楼,随即背负双手,轻盈地跃下,犹如飞燕般滑翔而来,落在了十米开外的陈玉楼面前。

他就是陈家的第二代卸岭魁首——陈满风,也是陈玉楼的父亲。

“老爷,擦擦汗吧。”

庸伯连忙从旁边丫鬟手中接过毛巾,递给了陈满风。

陈满风接过毛巾,边擦边看了一眼陈玉楼,感叹道:“身体真是大不如从前了,稍微活动一下便出汗不止。”

陈玉楼明白,这是父亲在提醒自己。

在陈满风眼中,自己这个儿子似乎还难以承担重任。

然而,陈满风只有这一个儿子。

身为卸岭魁首的陈满风年轻时多次下墓,或许是阴气侵体,直到年近四十才有了陈玉楼。

虽然陈满风看上去犹如六七十岁的老人,其实他不过五十出头,这或许是盗墓留下的后遗症。

“爹,您还是多注意身体。”陈玉楼平静地回应道。

原主与父亲的关系一直很紧张,两人常常一言不合便争吵起来。

原因在于原主自尊心强,而父亲却总是泼他的冷水,挑他的毛病,导致他更加渴望证明自己。

为了证明自己,原主付出了许多努力,陈满风也因此对儿子更加严厉,父子关系愈发不和谐。

尽管如此,两人心中依旧彼此牵挂,关心对方。

陈满风闻言,瞥了一眼儿子,将毛巾递给庸伯,随后在旁边的太师椅上坐下,旁边丫鬟连忙递上烟袋,并帮他点燃。

他吸了一口烟,靠在椅背上,淡淡地问道:“要我如何保重身体?我的身体每况愈下,而你做事依旧毛躁,个性心高气傲,我怎能放心将陈家基业和卸岭一脉的十万弟兄交给你?”

陈玉楼闻言,望向父亲,随即低头不语。

他并不想与父亲争执。

在陈满风眼中,他这个儿子根本没能让他满意。

然而以原著中的陈玉楼,也确实不适合担任卸岭魁首,他不仅葬送了陈家二代的基业,还导致整个卸岭一脉覆灭。

或许因为“理亏”,他选择保持沉默。

陈满风见儿子一反常态地沉默不语,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他这个儿子总是喜欢与自己对着干,他指东,儿子偏要往西,两人不是在吵架,就是在吵架的路上。

像今天这样的沉默,他已经七八年未曾见过了。

“罢了,这些话我已经对你说了无数遍,你听腻了,我也说烦了。”陈满风摇了摇头,对庸伯使了个眼色。

庸伯立刻推开旁边的一间屋子,几分钟后端着一个木盘出来,盘中放着一本古朴的书册和一个玉牌。

陈满风抽了一口烟,看着陈玉楼说道:“那本书是一本秘籍,名叫《明玉功》,是你爷爷从一处五代十国的王墓中找到的。”

陈玉楼心中一动,看了一眼那本《明玉功》,又望向父亲。

既然父亲特意提起,这《明玉功》想必非同寻常。

在这个盗墓世界里,山精鬼怪、能人异士都可能存在,他并不感到惊讶。

陈满风继续说道:“根据记载,《明玉功》是内家正宗绝顶心法,威力玄妙且具有不老长春之功效。

当然了,是非真假,无人得知。

你爷爷得到《明玉功》时已至中年,修习三十余年,却未能突破第一层。

我从十岁开始修习,如今四十余年,也才达到第二层。

不过,你也知道,我早年下墓时被阴气所伤,身体衰老的速度远超常人。

若非《明玉功》,恐怕我早已不在人世。

所以,这《明玉功》确实有不老长春之效。

可惜,功法共有九层,第二层之后便犹如天堑一般难以跨越。”

陈满风满脸遗憾,他仅仅修习到第二层便能延缓被阴气所伤的身体。

曾经有道门老前辈预言,他活不过五十岁,然而,如今他已五十四岁,且感觉自己还能活更长时间,这都是《明玉功》的功效。

如果能达到第九层,是否真能长生不老?

可惜,他是无法做到了。

听到这里,陈玉楼心中一震。

在《鬼吹灯》世界里,虽然没有明确的长生之人,但各种山精鬼怪、奇闻异事都表明,或许真有长生之法。

尤其是观山太保的首领封师古,本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人,却“活”到了现代,这也算是一种长生。

在这个世界上,长生好像并非完全不可能。

陈玉楼收敛心中的激动,眉头紧锁地看着父亲,心中思绪万千。

过了好一会儿,陈玉楼才用满含质问的语气说道:“为何现在才告诉我?”

在他看来,这种神奇的功法自然是越早接触越好,如今他已十八岁,按照前世的观点,或许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入门时机。

“哼!”

陈满风瞪了儿子一眼,冷声说道:“早给你?是想让我白发人送黑发人吗?”

陈玉楼闻言,默默收回目光,心中不禁暗自点了点头,他明白,若前身能安稳一些,或许陈满风早就把《明玉功》交给他修炼了。

陈满风的眼神稍缓,轻叹一声,语气也柔和了几分,补充道:“这块玉牌是我一位老友的信物,我打算送你到他那里去,拜他为师。

希望你能珍惜这个机会,改掉从前的毛病,好好修炼。”

说罢,他起身来到管家庸伯面前,将玉牌拿起,亲自递给儿子陈玉楼。

那玉牌在烛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仿佛承载着无尽的希望。

陈玉楼抬头,望着父亲手中的玉牌,随手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