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3章 恭喜正位长秋宫
董白蹑手蹑脚的经过堂屋,出了耳房,到了房间门口。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小心翼翼,明明房间里没有人的,可脚步就是不自觉的放得极轻。
小心的探出头一看,院子里果然乱糟糟的,一群内侍在院中到处寻找,连廊下角落间、凉亭边的小池内都有人。
东厢、西厢、南庑的诸多房间,估计都被他们找了个遍,门口还犹自留人在呼唤。
只有曾祖母所居的北室,以及她这西厢正间,没有人敢贸然打扰。
而天子所居的东厢正间外,聚集的人最多,朝臣模样的就有近十人,似乎正呵斥着跪伏在地的侍从们。
好在大父并不在这院中。
董白立刻放下心来。既然大父不在,她就没什么好怕的。
虽然深得大父的宠爱,也只有她能让大父无可奈何。但实际上,对于大父那越发残暴的性情,董白内心颇有些抗拒。
大父为了她,已经杀过好些人了,董白却并不为此感到开心。
包括前时冲撞过她的那名姬妾,如果知道大父会杀她,董白宁愿自己之前主动退让两步……
她随意的想着,推开正间的大门,施施然的往曾祖母所居的北室而去。
忽然有一人闪过来,挡在了她的前面,定睛看时,是一个十五岁左右的少年。
少年向她拱手道:“渭阳君请留步!”
董白只得停下了脚步,不满的问道:“你是什么人?拦住我的去路作甚?”
“小人法正,是陛下身边的侍读,”少年躬身说道,态度颇为恭敬,“想请教下渭阳君……”
听得“陛下”二字,董白就莫名有点慌张,直接打断了他的话,大声喝道:“我管你是谁,莫要拦我!”
她这会还没有洗漱呢!
好在这法正并没有太过纠缠,董白得以顺利到达了曾祖母的北室正间。
耳房的侍女们见到她,立刻取来盛有温水的铜盆、锦巾、银梳等,侍候她洗漱净面。
有相熟的侍女还笑着说道:“小娘子今天来得晚了些!”
“昨日事忙,颇有疲累,”董白任由侍女们帮她梳理头发,视线往堂屋方向飘去,“曾祖母昨晚歇息得可好?”
“太夫人昨天很开心,歇得稍迟了点,睡眠倒是很平稳的,”那侍女回道,“这会太夫人正在堂屋看侍女打六博棋,小娘子稍后可自去叙话。”
“我这就去。”董白说着就要往里走。侍女们无奈,只好简单帮她把头发束好,任她离开。
进屋问候了曾祖母池阳君,陪侍在池阳君身边,董白却依旧没法安下心来。
这是很少见的情形。她从小由这位曾祖母抚养大,往常只要在她的身边,就可以什么都不用担心。
只能说,这次的事情实在有些大罢!
毕竟,在她的卧房内,还躺着一个熟睡的天子。而整个院中,现在都被翻了个底朝天……
大父忽然从外面走进来,向曾祖母池阳君施礼问候,并躬身相请道:
“阿母,昨晚天子不甚走失,各处都找遍了,依然不见踪迹。我想看看这北室各房,或恐能有所得,先请阿母恕我打扰之罪。”
“天子走失,这可是了不得大事!”池阳君连忙道,“你尽管去找,何须过问老身。”
“唯。”大父董卓应命,准备出去安排。
眼看要叨扰到曾祖母,董白只得硬着头皮站起身,嗫嚅着向大父说道:“大父,天子在我卧房内……”
“什么!”董卓顿时大惊,厉声喝问道,“究竟怎么回事!”
“家里家外的,你这么大声做什么?”池阳君训斥他道,“可别吓到了我的阿白。”
“是我一时激动了,”董卓连忙赔礼,换上了相对和蔼了语气,“阿白,天子如何去了你的卧房?”
“我也不清楚,”董白小声说道,“我今早醒来,就看见天子在我的榻上,还怎么都叫不醒。又听见外面的喧闹,全是寻找天子的人,心里一时慌张,就来了曾祖母这边……”
董卓面沉如水,脸色阴晴不定。
池阳君知道儿子的性情,出言告诫他道:“都是小孩子,一时走错房间,能有什么大事?你莫又随意杀人。”
小孩子又如何?只要天子歇于董白房中,即为临幸。
外面多少朝臣都在,此事一旦为他们所知,那除非把所有人都杀掉,否则董白只能嫁入宫中。
这怎么不算大事呢?
但董卓也没必要说出来,免得惹老人担忧。
虽然他性格残暴,但对于母亲,向来都是非常周到孝顺。
“阿母说的是,”董卓叹了口气道,“既然天子有了下落,也无须再叨扰阿母。剩下的事,自有我来料理周全。”
董白也想说什么,却被大父郑重告诫道:“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随后,董卓沉着脸出了房间,来到董白所居的西厢正间外面。
正间大门敞开,耳房内空无一人。那些侍女,都被董白支去了织坊。
尽管如此,也不会有人敢擅自进入董白的房中。已经多次有人用脑袋付出过代价,其中甚至包括他的姬妾。
但如果闯进去的人是天子呢?
那自然也要有人掉脑袋的。天子的贴身侍从,还有董白那些被支走的侍女,一个都别想活!
董卓咬了咬牙,令人去南庑召来两名少府宦者,让他们进房去,看看天子是否真在房中,若是看到就抱出房间。
两名宦者进得屋去,很快又出得屋来,一人小心翼翼的抱出了天子,一人捧着天子脱下的衮服、鞋袜。
而天子犹自沉浸在睡梦中。
如此这番动静,自然被对面东厢的朝臣们看在眼里,很快都围拢在了天子身边。
有人看到了天子脸上的红印,把目光望向宦者,宦者连忙解释:
“不关奴婢的事!在渭阳君榻上时就有了!”
毫无疑问,这必然是渭阳君下的手。大概是被天子……被天子冒犯到的时候?
一时之间,众人的脸色尽皆无比精彩。
天子这才十一岁啊!
有朝臣率先反应过来,当即向董卓拱手道:“恭喜太师!恭喜渭阳君正位长秋宫!”
长秋宫乃皇后所居,亦为皇后之代称。尽管如今迁来长安,皇后当居于掖庭椒房正殿,但依然以“长秋”称之。
以董卓的身份,甚至仅以董白渭阳君的身份,入宫必然就是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