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经静脉超声造影图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超声造影成像技术

一、超声造影成像基础

超声造影成像是利用造影剂的强回声散射,提高超声图像的对比、改善探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增强成像技术。血液中虽然含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有形物质,但声阻抗差很小、散射很微弱,在普通的灰阶图像上,心血管的血液有形成分通常无法显示。注射造影剂后,造影剂微泡不仅是强散射体,与周围组织之间存在很大声阻抗差,与组织不同,也是声波的发射体。微泡在超声场中的表现行为受多个参数影响和控制,包括:入射频率、共振频率、脉冲重复频率、声能、微泡内气体特性、衰减系数和壳膜的材料、厚度等。局部的声能是影响微泡行为的重要参数。在不同的机械指数(mechanical index,MI)下,造影微泡呈现出不同的反应和变化。其中,造影微泡的非线性谐波特征和效应尤为重要。

1.低MI(MI≤0.1)

超声波束对微泡的作用和破坏微小,微泡直径变化不明显。微泡与周围组织形成明显的声阻抗差,成了高效的散射体。低MI成像适用于多普勒成像以及实时对比成像。

2.中等MI(0.1<MI<0.5)

随着声压增加,微泡振荡幅度增加并且与超声波非同步。微泡的膨胀幅度大于收缩幅度,趋于膨胀,形成非线性振动,回波产生畸变。波形的畸变导致超声波的频率发生改变,这就是谐波效应。

3.高MI(MI≥0.5)

当能量进一步增加时,微泡在强烈声压交替振荡下爆破,微泡内气体迅速扩散到周围的液体中,产生短暂而强烈的非线性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