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药王洞
终南山的雪落在青铜药吊子上,顷刻化作青烟。
洛九蘅握着石杵的手顿了顿,洞外呼啸的风声里裹着断续的咳嗽。这已是今日第三批逃难者——自黄巢破潼关,秦岭古道上滚落的不是雪,是混着血沫的冰碴。
“阿姊...”药筐后探出半张青白小脸,腕间朱砂痣在火光下红得妖异。洛九蘅将新焙的禹余粮碾得更碎些,这是师父第七次更改药方,那些难民身上的星斑仍在蔓延。
戌时三刻,师父的鹤氅扫落洞檐冰凌。老人枯枝般的手指划过药柜,在放着《黄帝虾蟆经》的暗格停驻:“九蘅,去取七曜石。”
铜炉中的苍术突然爆响,洛九蘅嗅到风中腥甜。当她捧着星盘返回时,师父的白须正浸在血泊里,手中《灵枢》残卷却完好无损。洞外传来金铁交鸣,二十八名孩童蜷缩在壁画的二十八宿方位之间,正是平日研习的九宫阵。
“记住,荧惑守心之日...”师父将染血的洛书残片塞进她怀中,最后的目光落在那个腕带朱砂痣的女童身上。洛九蘅忽然想起上月望日,师父观星时呢喃的谶语:“太乙移位,天芮临宫,这病不在肌肤...”
破空声打断回忆。三棱箭镞钉入《明堂人形图》,箭尾系着的素帛渗出咒文。洛九蘅咬破舌尖,将血珠弹向洞顶的璇玑图。青铜药吊轰然坠地,药汁在青石板上蜿蜒成诡异的离卦——这是师父教过的死遁之局。
孩子们腕间的胎记突然发烫,洛九蘅怀中的洛书残片与壁上星图共鸣。当追兵举着火把冲进来时,只见满地狼藉中浮着半幅未画完的经络图,二十八宿方位上的药渣尚带余温。
“追!他们带着河图...”蒙面人的低吼被风雪吞没。洛九蘅背着最小的女童在密道疾行,身后的哭喊声渐渐化作《千金方》中的句子: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密道尽头飘来熟悉的降真香气,洛九蘅却僵在原地。本该存放《外台秘要》的石室里,七盏人形灯正幽幽燃烧。每盏灯芯都立着个青铜小人,身上刻满与难民如出一辙的星斑。
女童腕间的朱砂痣突然渗出血珠,滴落在洛书残片上。洛九蘅眼看着上古篆文在血光中重组,最终定格在“未济”卦象。卦辞如师父笔迹般浮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洞外传来破阵的轰鸣,怀中的《灵枢》开始发烫。洛九蘅扯下半幅衣袖,就着人形灯的鲛油写下最后几味药——决明子三钱,女贞子五钱,七星草...她的手突然顿住。七星草本该生在岭南,但今晨替难民换药时,分明在那些溃烂的星斑里见过...
(后续情节提示:七星草实为追兵刻意种在难民身上的蛊引,洛九蘅将发现所谓瘟疫实为炼制人傀的阴谋。她带着二十八星宿传人在秦岭深处重建药庐,却发现自己早被卷入河图洛书引发的千年局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