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章 薪火传
洛阳城的初雪落在新开张的“拾遗斋“青瓦上,檐角铜铃结着冰晶,响声却比往日更清越。我拂去匾额上的积雪,“遗“字的金漆在冬日暖阳下泛起涟漪——那是用秘瓷釉料掺着《天工开物》残页炼制的墨宝。
店门推开时,青铜熏炉自动吐出檀香。多宝阁上的器物看似寻常:缺口的青瓷碗盛着秦岭晨露,虫蛀的缂丝帕裹着良渚玉琮,甚至还有台屏幕碎裂的智能手机,充电口插着半截景泰蓝簪子。
“掌柜的,收这个吗?“
穿校服的少女从书包里掏出团报纸,展开是半块带齿痕的月饼模子。梨花木纹里沁着茶油香,底部“洪武三年“的款识被岁月磨得发亮。我指尖刚触到花纹,耳边就响起六百年前的中秋夜:面点师傅在油灯下雕琢模子,院外传来宵禁的更鼓,模子底款被他用指甲悄悄多刻一横,把“三“改作“王“字...
“这是你家祖传的?“我摩挲着那道添笔的刻痕。
少女点头时,马尾辫扫过玻璃柜。柜中的青花瓷片突然嗡鸣,在釉面上投出全息影像:妇妌的区块链残躯正在暗网重组,某个跨国直播间里,主播正用变声器叫卖“虚拟中秋民俗体验包“。
我斟了杯雨前龙井推过去,茶汤在青瓷盏里漾出北斗七星:“月饼模子我收了。作为交换,给你讲个故事可好?“
后堂传来熟悉的脚步声,青衫掠过博古架的影子投在茶桌上。沈明轩握着一卷潮州木雕残件走来,他的面容停留在我们初遇时的年轻模样,唯有眼底沉淀着三千年的星霜。
“从前有个面点师傅,把对苛政的不满刻进月饼纹样。“他指尖划过模子的莲藕纹,“你看这些孔洞,其实是《烧饼歌》的暗码...“
话音未落,店外监控突然雪花纷飞。少女的手机自动播放起直播画面:某数字博物馆正在拍卖“元宇宙中秋宴“,虚拟嫦娥的飘带是用《永乐大典》书页熔炼的数据链。我推开雕花窗,见洛阳塔顶悬浮着妇妌的全息投影,她手中的区块链月饼正在吞噬现实世界的桂花香。
“该上课了。“沈明轩将潮州木雕按进少女掌心。木屑纷飞中跃出二十四节气的神龛,春分燕影撞碎区块链月饼,冬至数九歌冻住数据流。少女瞳孔泛起青花釉色,她终于看见那些缠绕在电线杆上的文脉丝线——每根都系着件即将消逝的老物件。
我们奔走在洛阳街巷,妇妌的投影在楼宇间逃窜。她撞进关林庙的香炉,炉灰凝成青龙偃月刀;遁入水席老店的汤锅,胡辣汤涌出甲骨文鲤鱼。少女手中的月饼模子越来越烫,祖辈揉面的记忆在血脉里苏醒,她突然将模子按向胸口——
北斗七星自她衣襟浮现,与拾遗斋檐角的铜铃共振。妇妌的区块链躯壳在声波中瓦解,露出核心那枚传国玉玺的仿品。我掷出青瓷盏,盏底“供御“款识突然立体,化作茶圣陆羽的虚影,将玉玺扣进洛阳定鼎门的石缝。
雪停了,我们回到拾遗斋。少女的校服化作素罗襦裙,发间别着那支景泰蓝充电簪。沈明轩翻开账本,墨字浮空重组为《拾遗录》新章:“丁酉年冬,收洪武月饼模一件,予守遗人信物...“
“掌柜!有客人找!“智能音箱突然用苏州评弹的腔调通报。穿西装的年轻人抱着碎成三块的歙砚进来,砚底隐约可见“东坡赏玩“的朱砂印。
我望向窗外,洛阳塔尖的全息广告换成非遗传承计划宣传片。沈明轩沏着新茶轻笑:“你看,薪火相传,从来不是独行的事。“
少女在修复月饼模子,青花釉色从她指间渗入木纹。多宝阁深处,传国玉玺的钥匙正在吞吐星光,十二秘宝的虚影轮流值守,如同三千年来那些无名匠人的魂魄,在每一个清晨轻轻拭去文明的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