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8章 内忧外患破局之策
随着商业税改革与教育改革的稳步推进,新朝看似在走向繁荣的正轨,然而,命运似乎总爱给这个王朝设置新的障碍。
一日,宇文轩正在与几位心腹大臣商讨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改革成果,户部尚书突然神色慌张地闯入御书房。他扑通一声跪地,声音颤抖地说道:“陛下,大事不好!南方数省突然爆发了大规模的旱灾,土地干裂,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面临着严重的饥荒。”
宇文轩闻言,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旱灾的危害丝毫不亚于洪涝,甚至可能引发大规模的流民潮,威胁国家的稳定。他立刻询问受灾情况和应对措施,户部尚书无奈地表示,地方官员虽已紧急上报,但由于灾情严重,当地储备的粮食远远不足以应对,急需朝廷的支援。
与此同时,苏瑶也收到了来自礼部的紧急禀报。北方的游牧民族在新朝忙于应对旱灾之际,再次在边境挑起事端,频繁侵扰边境城镇,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边关守将虽奋力抵抗,但游牧民族机动性极强,打完就跑,边境局势愈发紧张。
宇文轩和苏瑶再次陷入了两难的困境。一方面是南方旱灾,百姓亟待救援;另一方面是北方边境战事,国土安全受到威胁。朝堂之上,大臣们各执一词,争吵不休。有人主张先全力救灾,稳定国内局势;有人则认为应先集中兵力击退游牧民族,确保边境安宁。
宇文轩眉头紧锁,沉思良久后说道:“诸位爱卿,如今内忧外患同时降临,朕深知大家的担忧。但无论是百姓的生死,还是国家的领土安全,都容不得半点马虎。朕认为,救灾和御敌必须同时进行。”
苏瑶微微点头,补充道:“陛下所言极是。南方旱灾,我们应立刻调配粮食和物资运往灾区,同时派遣经验丰富的官员前去组织救灾,安抚百姓。北方边境,可先让边关守将坚守防线,消耗游牧民族的锐气,待我们筹备好兵力和物资后,再给予他们沉重打击。”
宇文轩采纳了苏瑶的建议,迅速做出部署。他任命户部侍郎为救灾钦差大臣,携带大量粮食和物资火速前往南方灾区,务必确保每一位受灾百姓都能得到妥善的安置和救助。同时,他下令从各地抽调精锐兵力,秘密向北方边境集结,准备对游牧民族发动反击。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远比想象中复杂。南方灾区的情况比预计的还要糟糕,旱灾引发了严重的瘟疫,不少百姓在饥饿和疾病的双重折磨下痛苦离世。救灾钦差大臣虽竭尽全力,但由于医疗资源匮乏,疫情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北方边境,游牧民族得知新朝正在调集兵力,竟然联合了周边的一些小部落,组成了一支更为庞大的联军,对边境发动了更加猛烈的攻击。边关守将虽拼死抵抗,但由于兵力悬殊,防线逐渐出现了漏洞。
宇文轩得知这些情况后,心急如焚。他深知,若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新朝将面临灭顶之灾。苏瑶看着宇文轩疲惫的面容,心疼不已,但她知道此刻必须保持冷静。她对宇文轩说道:“陛下,我们不能慌乱。南方的疫情,我们可从太医院抽调一批医术精湛的太医,携带珍贵的药材前往灾区,同时在民间招募医者,共同抗击疫情。北方边境,我们可联络与游牧民族有矛盾的其他部落,许以利益,让他们从背后牵制游牧民族联军。”
宇文轩采纳了苏瑶的建议,立刻付诸行动。太医院的太医们迅速收拾行囊,奔赴南方灾区。他们与当地的医者一起,深入民间,为百姓诊治疾病,传授防疫知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疫情终于得到了初步控制。
在北方边境,宇文轩派遣的使者成功说服了几个与游牧民族有世仇的部落。这些部落纷纷出兵,从背后袭击游牧民族联军。游牧民族联军腹背受敌,顿时阵脚大乱。边关守将抓住时机,率领军队发动反击,一举击退了游牧民族联军,暂时稳定了边境局势。
然而,这场胜利并未让宇文轩和苏瑶感到轻松。南方灾区虽疫情得到控制,但旱灾造成的损失巨大,百姓的生活依旧艰难,重建家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北方边境虽暂时安宁,但游牧民族随时可能卷土重来,边境的防御体系急需加强。
为了筹集救灾和重建的资金,宇文轩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募捐。他以身作则,拿出了皇宫内的一部分积蓄,大臣们也纷纷响应,慷慨解囊。同时,宇文轩还鼓励富商巨贾们为国家贡献力量,对于捐款数额巨大的商人,给予一定的荣誉和政策优惠。
在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筹集到了一笔可观的资金。这些资金被迅速运往南方灾区,用于购买粮食、种子和农具,帮助百姓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同时,宇文轩还下令减免灾区百姓的赋税,让他们能够休养生息。
在北方边境,宇文轩加大了对边防建设的投入。他下令修建更多的堡垒和烽火台,加强边境的防御工事。同时,他还从各地选拔优秀的将领和士兵,充实到边防军队中,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然而,就在新朝全力应对内忧外患之际,朝堂之上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一些大臣因在救灾和御敌过程中的意见分歧,产生了严重的矛盾。他们在朝堂上互相指责,争吵不休,甚至出现了拉帮结派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朝廷的正常运转。
宇文轩得知此事后,十分痛心。他深知,在国家面临如此严峻的考验时,朝堂内部的团结至关重要。他决定召开一次御前会议,解决大臣们之间的矛盾。
在会议上,宇文轩严厉地斥责了那些拉帮结派、不顾大局的大臣:“诸位爱卿,如今国家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内有旱灾、疫情,外有强敌入侵,你们却在这里争权夺利,互相倾轧。难道你们忘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吗?朕希望你们能够以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为重,摒弃前嫌,共同为新朝的稳定和繁荣努力。”
苏瑶也在一旁语重心长地说道:“陛下所言极是。我们都是为了新朝的未来而努力,不应因个人的私利而破坏朝堂的团结。只有我们齐心协力,才能度过眼前的难关。”
大臣们听了宇文轩和苏瑶的话,纷纷感到羞愧不已。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纷纷表示愿意放下成见,共同为国家效力。
经过这场风波,朝堂内部重新恢复了团结。宇文轩和苏瑶得以集中精力,继续推进救灾、重建和边防建设工作。在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南方灾区的百姓逐渐恢复了生机,北方边境的防御也日益稳固。
然而,宇文轩和苏瑶深知,新朝所面临的挑战远不止这些。朝堂上的权力斗争虽暂时平息,但隐患依然存在;外部的威胁虽暂时解除,但游牧民族等势力随时可能再次进犯;国内的经济和民生虽在逐渐恢复,但仍面临着诸多困难。
但他们坚信,只要他们携手共进,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带领新朝克服重重困难,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