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费用:“好的企业其实不需要它”
关于财务费用,前文曾简单介绍过,大家只要记得财务费用毕竟是费用,费用多了,就会吞噬毛利润。当然,它也会增加毛利润。财务费用与毛利润的关系好坏,全看决策者。如果企业发展势头正盛,那利用财务杠杆,就会出现规模效应。如果企业正处于平稳发展阶段,并没有扩张的打算,或没有扩张的契机,那财务费用越多,对企业盈利能力的拖累就越大。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下面A酒和B酒的财务费用数据中得到启发。
先来看A酒的财务费用,如表3.12所示。
表3.12 A酒财务费用数据

从表3.12中,我们不难看出,A酒的财务费用在20×1年以前是正数。不过,这里的正数可不是现金的流入。因为费用本来就是要减掉的,费用为正数说明该费用造成了现金的流出。也就是说,在20×1年之前,A酒每年都要支付一笔财务费用。从20×2年开始,财务费用为负数,这就是现金的流入了。对此,利润表中的相关解释是:这些年来,A酒一直在用多余的现金放贷,以赚取利息,从20×2年开始都是利息收入。
这说明了两点问题:第一,A酒的现金非常充裕,充裕到它可以将自己的闲置资金借给别人;第二,有了这么大的现金存量,也说明A酒扩张的速度很慢。如果我们根据年利润来做折现分析的话,要对它的发展前景做保守的预估。在后面的章节讲对企业的估值时,会详细说到这些。
再来看B酒的财务费用,如表3.13所示。
表3.13 B酒财务费用数据

从B酒的财务费用中,我们也能得出两点结论:第一,B酒的现金相对于A酒来说是不充裕的,如果充裕,就不必借钱扩张了;第二,B酒已经进入增长期,那么对于它的前景预估,我们可以不必像对A酒那样保守,可以多给B酒一些空间。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充分了解到财务费用的重要性。从狭义角度而言,财务费用通常指的是利息支出。对于利息,大家可能并不陌生,把钱存到银行里就会产生利息,银行把钱借给企业或个人也会产生利息。不过,这只是理论上的。如果借债人还贷能力不足,会不会“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会不会只能勉勉强强还本,不能按时支付利息?
假设你借给朋友一笔长期借款,期限为10年,每年利息1万元。他一年就能赚1万元,你还敢借给他吗?他这一年赚的钱都给你还利息了,他不吃不喝吗?如果他一年赚2万元,你会借给他吗?这里就要加入一种考量了。
这种考量叫作“利息保障倍数”。什么是利息保障倍数?简单地说,就是衡量企业支付利息能力的指标。像刚刚举的例子,那个人一年需要支付利息1万元,而他每年只能赚1万元,就没有支付利息的能力。
借的钱越多,需要支付的利息也越多。巴菲特在致股东信中说道,越是有竞争优势的公司,越不需要借债。因为经营好的公司,它的变现能力和周转能力是非常强的,什么时候扩大规模,什么时候增加成本,非常灵活。所以,它不需要举债,这些钱用起来已经能运转自如了,剩下的就是现金的周转率和现金周转周期的问题了。1元用多长时间能转一圈,这是能力问题。用什么支付利息?当然用赚来的钱。所以,我们考量企业有没有竞争力,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它有没有利息支付能力。
如何计算利息保障倍数?
公式说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回到巴菲特那句话,有竞争力的公司,根本不需要借钱。不借钱就不会产生利息费用,甚至会产生负利息费用,也就是利息收入。比如A酒从20×2年就不再有利息,而变成利息收入了。如果这个公司借了钱,就得支付利息。根据利润保障倍数的公式,它计算的就是你这个息税前利润是利息费用的几倍。有没有具体的参考参数?没有!
钱或者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它的作用是流通,也就是企业的血液,氧和营养都靠着它来传输。你的利息保障倍数越低,也就说明你越依赖借款。也就是说,出现这种情况,你本身丧失了造血机能,只能靠输血来维持生命了。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