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华娱:开局和女儿国王拍电影](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929/53270929/b_53270929.jpg)
第15章 补偿,《大众电影》杂志封底
煎熬归煎熬,高卫华更多的是高兴。
朱晽既然说没结婚,肯定不会撒谎,毕竟太容易证实。
他是受旧有记忆的影响,现场彻底想清楚。
朱晽单身!
朱晽单身!
朱晽单身!
重要的话念三遍,他还有机会。
如何做?
“你们两个怎么回事?”
就在这个时候,洪雪敏拿着封信走近:“朱晽不给你,非要我代转。”
信?!
高卫华接过来,恨不能立即拆开,看看朱晽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千万别学琼阿姨,搞出一些狗血考验!
“来!”
洪雪敏瞪眼,伸开双臂:“别老惦记你的水莲媳妇,也跟你的妹妹仁芳拥抱拥抱!”
“哦?!”
高卫华老脸一红,上前和洪雪敏搭搭肩,身体并不贴近。
“有空来军影制片厂找我。”
洪雪敏松开高卫华,笑着提醒:“带朱晽一起!”
“会的!”
高卫华急忙点头。
这些日子不止有跟朱晽情感拉扯,和其他演员也建立良好的友情。
洪雪敏大方直爽,年纪也和他最接近,两人关系堪比姐弟。
她在祝福他和朱晽,他当然不能辜负。
“再见!”
洪雪敏摆摆手,也钻进车子。
再就是于少康,高卫华没有犹豫,紧紧和他抱一个。
“燕京见!”
于少康笑得爽朗:“以后有好剧本,别忘记找我!”
剧组里他年龄最大,阅历丰富,能看出高卫华的潜力,这是提前打好关系。
“一定!”
高卫华信誓旦旦道。
看着车子启动,他攥着手里的信,盯着后面车窗,暗暗叹息。
还有五个月!
朱晽!
等我!
无独有偶,他回去拆开朱晽的信,里面只有四个字:【燕京等你!】
不需要过多的言语,这些就足够。
他曾经误会她。
她这些天故意逗他,算是他怀疑她的惩罚。
朱晽就是朱晽!
心里有他,就不会再遮掩。
如果她真的结婚,一定会遵守本分。
高卫华暗暗鄙视自己。
怀疑女儿国王的操守,他该有多蠢啊!
开心!
两人虽然有过阴差阳错,但终究还是化解开误会。
况且现在是郎有情、妾有意,正应了那句‘有心栽柳柳不成,无心插花花满廊’。
生在80年真好!
不是顾忌外面还有剧组的人,高卫华早就纵情高呼。
满脸兴奋在屋子里来回踱步,他用这种方式来挥洒着兴奋。
不行!
只是朱晽大度不计较还不行,高卫华心潮澎湃,想着要如何补偿。
想到《喜盈门》这部农村题材的电影后世有那么高的评分,他眼睛闪亮,瞬间有个主意。
沪城有本杂志《大众电影》,非常有名。
普通百姓投票选的千花奖全称是大众千花奖,可见这本杂志的影响力。
如果朱晽能刊登到封面上,必定能引来关注。
《大众电影》封面人物的评判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条件:一是主演三部以上电影,二是演过特别重要、影响特别大的电影。
后一个条件,朱晽能满足,但也要等到《喜盈门》上映之后。
前一个条件就不行,她还差两部电影来着。
封面指望不上,高卫华对标的是封底。
封底就没有那么多硬性指标,从内容丰富性、视觉效果、时代背景等方面来评判,还是有很大操作空间的。
“赵导!”
高卫华趁着空闲找赵桓章:“电影拍摄得七七八八,咱们要加强宣传啊!”
“宣传?”
赵桓章知道他不会无的放矢,挑挑眉问道:“你想怎么做?”
“拍剧照给《大众电影》,要他们刊登到封底。”
高卫华理直气壮道。
“你太想当然了!”
赵桓章笑出声来:“《大众电影》不是谁想刊登就能刊登的,哪怕是封底也不行。”
“去年《华民日报》刊登的文章,提到为什么没有农村题材的电影。”
高卫华振振有词:“之所以会这样,《大众电影》难辞其咎吧!”
“他们不关注农村生活,才会让大家偏离方向。”
“这种行为必须纠正,我们是给他们改错的机会。”
……
好家伙!
大帽子盖上去,高卫华的话竟然有几分道理。
赵桓章又不是隐士,拍电影图的不就是广而告之吗?
他微微点头。
“我来撰稿,赵导给点儿素材。”
高卫华看出赵桓章意动,趁胜追击:“咱们就以‘华国好儿媳’为主题,难道《大众电影》会拒绝宣传道德风尚?”
好儿媳?
那不就是电影里的水莲吗?
水莲是朱晽扮演的,高卫华的小心思完全暴露。
赵桓章斜睨高卫华一眼,却没有点破。
好儿媳的确是电影应该提倡的,这个主题的确有希望捆绑《大众电影》。
到时宣传到位,电影肯定会备受关注,何乐而不为?
“好!”
赵桓章点头同意。
当晚高卫华奋笔疾书,将稿子和跟朱晽相关的剧照,一并寄到沪城《大众电影》编辑部。
【《大众电影》在影视圈颇有影响力,那就更应该承担宣导作用】
【沪影制片厂响应号召,拍摄《喜盈门》电影,旨在树立时代新风向】
……
稿子先声夺人,先抬高《大众电影》,再讲述《喜盈门》的故事内容,最后图穷匕见。
【《大众电影》求的是千花齐放,就该给农村电影一席之地!】
【剧照刊登到封底,势在必行,也刻不容缓!】
……
4月26日,《大众电影》定5月排版时,主编林山召集各部门负责人,专门讨论高卫华的要求。
“他是在挟裹我们,咱们不能妥协。”
副主编唐佳仁愤懑难耐:“都像高卫华这样搞,《大众电影》不是授人以柄吗?”
“我觉得还行!”
另一个副主编崔博全有另外的看法:“《喜盈门》小说去年刊登,引起强烈轰动。”
“现在拍成电影,符合时代要求。”
“高卫华其实说得没错,我们也该关注一下农村,乡亲们也是我们《大众电影》的潜在读者。”
……
“说得好!”
林山听得眼睛闪亮,当即拍板:“封底就用《喜盈门》里水莲整理大衣橱那张照片,再配上文字,就这样刊登。”
就这样第五期的封底,是以朱晽为主题的《喜盈门》剧照。
高卫华的目的达成了!
但始作俑者并不知道这个情况,他此刻正在魏蕙丽工作的戏剧团,等着接朱晽拨来的电话。
他们俩的感情已经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