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说明
经方是经典方的简称,也是历代相传经验方的简称。经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应用天然药物的经验结晶,是中医的临床规范。古往今来,名医无不研究经典,擅用经方者无不成为临床高手。但是,经方的应用绝非易事。方证简略不详,现代应用范围不明,影响了经方的普及与推广。30多年来,本人专注于经方现代应用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这本小册子是本人使用经方的常规,经验性比较强。
本手册收集的处方以汉代医学典籍《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经典方为主,少数后世的经验方因配伍严谨,疗效确切,且沿用日久,本人也经常使用,故一并收录其中。10余首本人的经验方其实是经方的合方或加减方,应用上虽有比较明确的范围,但不可与经方同列,故附录最后。
使用经方,首先是要熟悉【经典配方】和【经典方证】。这些记载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配方来源于千百年来上亿人的亲身尝试,配方用什么药物,每味药物用量多少,如何煎煮加工,如何服用,服后将有何反应等,古人都有严格的规定。而且经方有方必有方证,这些经典原文是安全有效使用本方的临床证据,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使用天然药物的经验结晶,也是经方应用的密码。要用好经方,原文是必须细读的。虽然经典原文的叙述比较简略,但真实质朴,是我们学习应用经方必须遵循的规范。
为了帮助读者应用经方,本手册将经典配方的用量做了换算。如为《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其推荐处方的用量原则是按经典配方一两等于5g 换算后,并结合临床实际推荐。少数后世方则根据临床习惯用量推荐。【推荐处方】用量通常是成人一日用量,老人用量一般为成人量的2/3,3~ 6岁小儿用量为成人量的1/3,6~ 12岁为成人量的1/2。由于用量问题非常复杂,涉及患者年龄、体质、气候、地域、疾病以及药材质量及加工、药物的配伍及剂型、服药方法等诸多因素,本手册的推荐处方用量只能供临床参考,应用时需斟情处理。使用某些含有附子、麻黄、细辛、大黄、芒硝等作用较强药物的经方,更应谨慎斟酌其用量。
本手册每首方条下的【方证提要】以及【适用人群】【适用病症】【加减与合方】【注意事项】等内容,都是对经方现代应用所做的通俗表述。
【方证提要】 是《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的归纳,以及结合后世应用经验的补充,力求简洁、醒目、易记。
【适用人群】和【适用病症】是经典方证的现代表述。【适用人群】描述了该方适用人群在体型体貌、心理行为、发病趋向以及脉、腹、舌等方面的特征,具有望、闻、问、切的传统诊疗特色。为便于读者熟悉并记忆各方剂的表现特征,本书在部分方剂条目下配以面证参考图。【适用人群】的内容是安全使用本方的重要参照,特别是在慢性病临床应用本方以及长期服用本方时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适用病症】 列举了该方相对适用的疾病名。对病用方,是保证疗效的前提。我们推荐首先要符合本方适用人群的特征,其次也可以基于循证医学的证据辨病使用本方。本书推荐适应证均标明循证医学证据强度,以期客观、准确地体现经方疗效。与现代医学相比,经方的循证研究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因此本书制定了不同于现代医学的证据强度标准。本书列举的适用病症,至少依据编者的临床经验和个案报道(C 类证据,不予特殊标识);有病例系列研究、单臂研究、回顾性研究证据者标识为B 类推荐;有荟萃分析、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证据者标识为A 类推荐(表1)。附录中列出A、B 类证据的主要研究结果和所有参考文献。
本书循证医学证据强度标准
考虑到临床的复杂性,【加减与合方】介绍了常用的加减法。合方是两方或数方联合使用的治疗方法,其目的是适合病情错综复杂多变的需要,是经方临床的常用方法。合方的服用,可以同煎共服,也可以分煎分服。
【注意事项】 这是有关安全用药以及有效用药上的注意点。一些经方应用后不良反应的临床报道虽然不多,甚至可能是个别现象,但也应该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