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业的数字化发展之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3 万物互联带来的信息变化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凯文·阿什顿教授,基于互联网、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电子产品代码(Electronic Product Code,EPC)标准等,构造出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这是物联网概念首次被正式提出。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其内涵不断演进。我国对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各类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跟踪、定位、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可以理解为一种特殊的互联网,它以被独立标识的物作为信息网络连接和服务的对象,实现“万物互联”,满足特定的服务需求。

根据高德纳(Gartner)咨询公司发布的技术成熟度曲线,物联网技术在20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期望高峰期、泡沫破灭期和重新起步期,目前已逐渐进入成熟期,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也已显现。物联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慧交通、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据统计, 2010—202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19%;截至2020年年底,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达到126亿个,是全球手机用户数量的2倍多。上百亿个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机器人、无人机等物联网设备接入网络,实时产生海量数据,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更加智能化、网络化和精细化,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有人把受到线路、物理位置等制约的固线互联网称为一元互联网,把人人即为信息的移动互联网称为二元互联网,将连接着人与物、物与物的物联网称为三元互联网,并认为物联网正在推动信息传播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引领人类的信息通信需求,突破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边界,向更深的物理领域拓展。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涉及信息技术的方方面面,是一种聚合性、系统性的创新应用与发展,物联网带来的信息变化是巨大的。

从目前来看,物联网带来的信息变化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从虚拟连接到真实连接。固线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主要是虚拟连接,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大量的信息真伪难辨;物联网主要是物物互联,信息更加实时、准确,具有很大价值。二是海量数据信息涌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交互的信息量成倍增长,当这些数据信息被大量运用到生产和生活中时,可能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充分体现了数据要素作为生产力的作用。三是信息智能化推动社会智能化。物联网使用各种智能技术,对感知、识别、传送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实现监测与控制智能化,构建智能化的服务系统和服务环境,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智能化。物联网带来的信息变化如图1-3所示。

当物联网按需求连接万物后,其产生的海量数据推动了全社会数字化和智能化变革,最直接的影响是重塑生产组织方式,推动产业革命。例如,在工业互联网领域,企业利用实时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可实现生产过程及供应链的智能化管理,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在智慧农业领域,物联网数据可用于“精耕细作”,减少农民管理农作物所需的工作量,减少种植风险和资源浪费,实现智能耕种。

图1-3 物联网带来的信息变化

同时,基于物联网海量数据信息的智能分析,会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在社会环境中密集部署各类物联网设备,实时感知并反馈各种社会行为;各类物联网设备深入衣食住行的各个环节,感知和预测人们的行为,大量数据信息的汇聚、分析和判断,能够提升整个社会生活的智能化水平,提升对个体的智能化服务能力。例如,早上7点,当智能手环感知到用户起床,可以按照用户的预先设计,把这一数据信息传送到房间的控制平台,由平台根据用户的习惯行为信息,自动打开可控制的电灯、音乐等,提供智能化服务;早上8点,某一物联网平台汇聚分析某一区域内所有正在行驶的车辆的行走线路、速度等数据,为即将进入该区域的车辆实时设计更加智能的行驶线路。另一方面,在物联网环境下,整个社会状况及人们的行为轨迹、生理状态等完全可感知、可量化、可预测,对数据安全问题带来严重挑战。这时,人和物都变得“透明”,一旦出现数据安全问题,可能会造成极大危害。当然,我们更愿意相信,科技的进步让一切在可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