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通古今,大唐的复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5章 商讨对策

常梦锡离开庆王府后,整个书房陷入了一片寂静,只有李弘茂独自坐在书桌前。

他的眉头紧紧锁在一起,仿佛一个打不开的结,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

李弘茂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每一下都像是在叩问自己的内心。

他深知,这次的决定关乎庐州的未来走向,绝非一件小事。

庐州的土地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大批灾民流离失所。

他们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眼中满是绝望与无助。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地主们却坐拥大片良田,过着奢靡的生活,这种悬殊的差距让李弘茂无法坐视不理。

然而,他也十分清楚,这一决定必然会触动地主阶层的利益。

那些地主们在庐州根基深厚,势力庞大,他们必然会联合起来,引发强烈的反抗。

一旦处理不当,庐州可能会陷入一场动荡之中,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大人,马将军到了。”

管家那低沉的声音,像一道划破寂静的惊雷,打断了他的思绪。

“快请进来。”

李弘茂立刻起身,快速整理了一下略显凌乱的衣衫,神色凝重,眼神中透露出坚定。

马先进脚步匆匆,带着一阵微风走进书房。

他身姿矫健,面容刚毅,进门后单膝跪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洪亮。

“末将马先进,参见殿下!”

“起来吧,马都尉。”

李弘茂摆了摆手,示意他起身,语气平和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缓缓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景色,沉默片刻后,缓缓说道:

“我有要事相告,我决定没收庐州所有地主的土地,将其分配给外地来的灾民。”

马先进闻言,心中猛地一震,仿佛被重锤击中。

他的脸上瞬间露出震惊之色,双眼圆睁,嘴巴微微张开。

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又被他强行咽了回去。

不过,他毕竟跟随李弘茂多年,久经沙场,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马先进深知李弘茂的抱负与为民之心。

他亲眼目睹了李弘茂为了百姓的福祉,不辞辛劳,四处奔波。

他知道,李弘茂的决定绝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为了庐州的长远发展和百姓的幸福生活。

“殿下,末将明白您的意思。”

马先进单膝跪地,身姿笔挺,犹如一棵苍松,声音洪亮而坚定,在书房中回荡。

“若有地主胆敢违抗,末将愿率两千重骑兵,镇压那些不听话的地主,定保殿下计划顺利实施!”

他的眼神中燃烧着忠诚与无畏的火焰,紧紧盯着李弘茂,仿佛在向他宣誓。

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将毫不犹豫地冲锋在前。

李弘茂看着马先进坚定的眼神,微微点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在这复杂的局势中,有这样一位忠心耿耿、英勇无畏的得力助手,犹如在黑暗中握住了一盏明灯。

马先进的两千重骑兵,是他坚实的后盾。

有了这股力量,事情的成功基本上是板上钉钉。

“好,有马都尉相助,我心中安稳许多。”

李弘茂语气坚定,目光如炬,望向窗外,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庐州的繁荣景象。

“但此事还需谨慎行事,不可伤及无辜。我们的目标是让庐州的百姓过上好日子,而不是制造更多的仇恨和流血。”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百姓的关怀和对和平的渴望。

他深知,土地改革虽然势在必行,但不能以牺牲百姓的安宁为代价。

当然了,李弘茂也不是心慈手软之人。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冷峻,心中暗自思忖。

如果那些地主不知好歹,顽强抵抗,妄图阻挡庐州前进的步伐,他不介意动用强大的武力逼迫他们就范。

在他看来,为了实现庐州的长远发展,为了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必要的手段是不可或缺的。

“末将明白。”

马先进起身,双手抱拳,恭敬地拱手道,“殿下放心,末将一定谨慎行事。”

他的表情严肃而认真,微微颔首,眼神中透露出对任务的重视和完成任务的决心。

李弘茂点了点头,神色平静,示意马先进退下。

看着马先进离去的背影,他的心中思绪万千。

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庐州将不再平静,一场激烈的博弈即将展开。

但他丝毫不担心,凭借着手中强大的实力,那些地主翻不了天,。

在他的铁腕手段和坚定决心下,必然会老实屈服。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庐州的美好景象,百姓们在肥沃的土地上辛勤劳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庐州将在他的带领下,走向繁荣昌盛。

与此同时,常梦锡也按照李弘茂的吩咐,派出数名精明能干的衙役,骑着快马,奔赴庐州的每一个角落,将土地将被没收的消息通知给每一个地主。

这消息如同呼啸的狂风,迅速席卷整个庐州,又似一颗威力巨大的重磅炸弹,在地主们中间掀起了惊涛骇浪。

庐州最大的地主刘员外,平日里养尊处优,生活富足,手中良田千顷,家财万贯。

此刻,他正悠闲地坐在自家宽敞的庭院中,享受着午后的惬意时光,手中端着一杯香气四溢的茶水。

当听到这个如晴天霹雳般的消息后,他的手猛地一颤,手中的茶杯“啪”的一声掉落在地。

精致的茶杯瞬间摔得粉碎,滚烫的茶水溅湿了他昂贵的长袍。

他却浑然不觉,双眼直勾勾地盯着前方,嘴唇微微颤抖,只是喃喃自语。

“这可如何是好,这土地可是我刘家几代人的心血啊!从我的祖父那辈起,就开始苦心经营这些土地,历经无数艰辛,才积攒下如今的家业,怎么能说没就没了呢?”

刘员外的管家一直在一旁侍奉,见状,连忙快步上前,伸手扶住他微微颤抖的身体,焦急地说道:

“老爷,您可千万要冷静啊!事已至此,着急也没用,咱们得想想办法。”

“冷静?”

刘员外抬起头,眼中满是惊慌,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

“庆王要没收我们的土地,这可是关乎我们身家性命的大事,叫我如何冷静得下来?”

管家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建议道:“老爷,不如我们先和其他地主商议一下,人多力量大,看看大家有没有什么办法应对。说不定能找到转机呢。”

刘员外听后,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

多年的阅历让他明白,此时慌乱无济于事,必须冷静应对。

“好,你去通知其他地主,今日下午在我府上议事。务必让他们都来,此事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胆小怯懦的王地主,听到消息后,仿佛被一道惊雷击中。

他双腿一软,直接瘫坐在椅子上,脸色苍白如纸,没有一丝血色,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完了,完了,这下全完了……我这大半辈子的积蓄都在这些土地上,没了土地,我以后可怎么活啊?”

他的妻子在一旁急得直跺脚,双手不停地比划着,大声说道:“你倒是想个办法啊!就知道在这里唉声叹气,有什么用?咱们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啊!”

“我……我还能有什么办法?”

王地主双腿发软,瘫坐在椅子上,声音颤抖着,带着无尽的惶恐与绝望。

“庆王的决定,我们能违抗吗?他手握大权,我们这些小地主,在他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

他的眼神空洞,仿佛失去了焦距,望着前方,整个人都沉浸在巨大的恐惧之中。

“你这个没用的东西!”

王地主的妻子气得满脸通红,双手叉腰,不停地跺脚,嘴里直骂。

“你平时不是总吹嘘和那些官府的人有交情吗?怎么现在一遇到事儿就吓成这样?那些交情呢?关键时刻怎么一点用都没有?”

她的声音尖锐而刺耳,在房间里回荡,更增添了几分焦虑的气氛。

王地主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写满了沮丧。

“官府的人?现在庆王都发话了,谁还敢违抗?他们一个个都明哲保身,怎么可能为了我们去得罪庆王?”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无力感,曾经的那些所谓交情,在这一刻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两人正说着,管家神色匆匆地推门进来,脚步急促,脸上带着一丝紧张,禀报道:

“老爷,刘员外派人过来,说是让大家去他府上议事,商量一个对策。”

王地主一听,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连忙起身,手忙脚乱地整理了一下有些凌乱的衣衫,连头上的帽子都戴得歪歪斜斜,便匆匆赶去刘员外府邸。

一路上,他的心里七上八下,既期待着能在这次议事中找到解决办法,又害怕一切都是徒劳。

此时,刘员外府上的议事厅里已经坐满了地主。

宽敞的议事厅里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每个人的脸上都阴云密布,面带怒色。

“这庆王也太过分了,我们的土地都是祖上传下来的,历经几代人的辛苦经营,怎能说没收就没收!”

一位身材魁梧的地主满脸涨红,愤怒地拍着桌子,桌上的茶杯被震得跳了起来,发出清脆的声响,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变得有些沙哑。

“就是,我们得想个办法,不能就这么轻易地让他得逞!我们的家业不能就这么没了。”

另一位地主也站起身来,挥舞着手臂,大声附和道,眼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

刘员外坐在主位上,神色凝重,他缓缓环视众人,沉声道:“诸位,今日我们齐聚于此,是为了商议对策。庆王的决定虽然让我们措手不及,但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我们都是庐州有头有脸的人物,不能任由他这样践踏我们的权益。”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试图稳住众人的情绪。

“那你说该怎么办?”

一位瘦高个地主皱着眉头,急切地问道,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焦虑。

“我们这么多人,一起去找庆王,说不定他能收回成命。”

刘员外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庆王虽然强硬,但毕竟还要顾忌我们在庐州的影响力。我们联合起来,向他表明我们的态度,或许他会重新考虑。”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确定,但这也是目前他们能想到的唯一办法。

“对,我们一起去!人多力量大,他总不能不顾及我们所有人。”

众地主纷纷点头,异口同声地说道,声音在议事厅里回荡。

一时间,大家仿佛又找回了一丝希望。

于是,地主们决定第二天一早,集体前往庆王府施压,要求庆王收回成命。

他们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各自回家准备,心中默默祈祷着这次行动能够成功,保住他们的土地和家业。

然而,地主们并不知道,庆王要没收土地重新分配给灾民的消息。

就像一阵春风,吹遍了庐州的每一条大街小巷、每一片田野村落。

与地主们的惊慌失措和暴跳如雷截然不同,老百姓们得知此事后,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个个欢呼雀跃,纷纷拍手称快,用最热烈的方式对庆王的英明决策表达着强烈的支持。

尤其是那些刚从外地逃难来庐州的灾民,他们一路上风餐露宿,饱受饥饿与寒冷的折磨,生活早已陷入了绝望的深渊。

如今听到这个消息,就如同在干涸的沙漠中遇到了一泓清泉,一个个欣喜若狂,黯淡的眼神中重新闪烁起希望的光芒。

原本布满愁容的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美好生活的模样。

在庐州热闹非凡的集市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

一位卖菜的大叔,皮肤黝黑,双手粗糙干裂,满是岁月的痕迹。

但此刻却兴奋得满脸通红,像个孩子似的挥舞着手中的青菜,扯着嗓子大声说道:

“庆王真是咱们的大恩人呐!那些地主平日里坐拥那么多肥沃的土地,却只顾自己花天酒地,奢靡享乐,任由大片土地荒废,让许多人食不果腹,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现在庆王要把土地分给我们这些受苦的百姓,这不是救我们于水火之中吗?真是太好啦!”

他的声音在嘈杂的集市上格外响亮,引得周围的人纷纷投来赞同的目光。

旁边一位大娘,头发花白,脸上刻满了皱纹,正弯腰挑选着蔬菜。

听到大叔的话,也连连点头,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是啊,是啊,庆王这是实实在在地为咱们老百姓着想啊!我们都得支持庆王!他心里装着咱这些穷苦百姓,咱也得对得起他这份心意,以后可得好好跟着庆王干。”

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庆王的感激和信任,那朴实的情感溢于言表。

在街角那家古色古香的茶馆里,茶香袅袅,几个年轻人围坐在一起,正热烈地讨论着。

其中一个穿着蓝色衣衫的年轻人,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地说道:“庆王这一招,简直是高瞻远瞩啊!既妥善地解决了灾民的安置问题,让他们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又能让那些被闲置的土地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发挥出最大的价值,真是高明!那些土地在地主手里,不是用来谋取私利,就是白白浪费,现在分给真正需要的人,能让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让更多人吃饱饭,过上好日子。”

“可不是嘛,那些地主平时作威作福,仗着自己有几亩地,就欺压咱们老百姓,在这庐州城里作威作福,现在终于有人管管他们了!庆王真是给咱们出了一口恶气。”

另一位年轻人附和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脸上满是对庆王的敬佩之情。

整个庐州城,百姓们议论纷纷,对庆王的拥护之声此起彼伏,犹如汹涌澎湃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

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田间地头,人们都在传颂着庆王的善举,言语中满是对他的感激与赞扬。

这声音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表达着百姓们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庆王的衷心拥护。

李弘茂在庆王府中,听着手下详细的汇报,得知百姓们的态度后,心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他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繁华的庐州城,目光坚定而自信,仿佛已经看到了庐州未来繁荣昌盛的景象。

百姓们的支持,就像一股源源不断的动力,给予他无尽的勇气和力量。

让他更加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庐州的百姓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哪怕前方布满荆棘,他也将义无反顾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