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5章 钟鸣鼎食论天才
王允抬头看着沈稻,一脸的欢喜。
沈稻内衬白兰绣锦袍,外披裘绒大衣,如此穿扮之下身材仍不显肥胖,加之面容本就俊秀,当真为温润公子也。
“你且坐于此处,与老夫共鼎烹羊如何?”王允用手指着主位的位置,很快就有仆人会意的搬来马扎与饮食餐具。
“谢过王司徒。”沈稻知道如今的态势,也理解王允现在位极三公后的心情,自己此时再低调也无济于事,倒也不怕出这个风头,当下缓缓点头。
府外是漫天大雪,府内的二人则是坐着小马扎,烤着银屑炭,吃着代表权力的青铜鼎烹煮的羊肉。
“沈稻,你以为这青铜鼎中的羊肉如何啊?”王允面带微笑,让人有一种如沐春风之感。
他的眼神已经透漏了一切,意思就是沈稻快点夸赞一番,这可是非王候将相之类不可吃食的青铜鼎烹。
沈稻微微颔首,心说用青铜来煮火锅,完全就是在慢性服毒,不过以科学的角度来讲,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而且在这个节点不识趣,惹怒了王允可能真就是吃不上羊肉反惹一身骚。
沈稻用筷子夹起一片羊肉放进嘴里,品尝后稍有措词道:“回司徒,此羊羶香足味淡,烹煮之时定放了松木调味,其肉质鲜而不腻,必是野类。”
王允忽的起身,朗声大笑:“哈哈哈,老夫今日算是开了眼界,这羊肉之味,经你一说,竟仿佛多了几分韵味。”
沈稻一句话也没说错,羊是袁家送来的替罪羊,烹煮之时家中厨子也放了类似松木之类的草木调味。
王允笑声渐歇,目光紧紧盯着沈稻:“老夫官宦沉浮多年,也算得上是个名士,而在知天命之年,遇你得天工巧匠之能相助,依我看你已与水镜先生所说的天才二境并无差别!”
“天才还有境界?”沈稻眨了眨眼睛,有些不理解。
“莫非你不知道水镜先生的天才论?”王允表情有些吃疑,随后解释道:“水镜先生将天才分为众生之上的天才一境,名士之上的天才二境,天才之上的天才三境。”
沈稻诚实的摇头表示不知道。
对于水镜先生,他只知道这人历史上喜欢推荐人才,再者就是喜欢装糊涂,别人无论讲什么事,不管是好是坏,他都只回答好,故而又有“好好先生”之称。
王允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补充道:“水镜先生,复姓司马,名徽,字德操,颍川人,素有镜湖名士之名,你若能得他评价,名望有矣。”
“袁氏四世三公,名望深重,门徒众多,一呼百应,袁家答应老夫对袁泰之死不予追究,你也不可再去找袁家麻烦了。”
门第,出身,这是世家大族最看重的。
哪怕王允再器重沈稻,但现实就是现实,出来混没人惯着。
沈稻祖上出了个述善候那又怎样,在真正的豪门大族眼里狗屁都不是,毕竟谁家祖上或者族内还没有几个公卿候爵了?
离任三公只是存在权力上的威慑,但在任三公却是实实的握住了大权,袁家也并非是怕他王允,而是不想为了旁系支脉而得罪权力。
没有世族豪门相助,个人想要发展壮大起来太难了,这个时代掌握话语权的终究还是世家。
“两两互不追责,自是好的很。”沈稻乖巧的坐在座位上,看着面前的王允。
王允摸着胡须点了点头,沉吟片刻之后道:“天子让老夫找人接任雒阳令一职,你以为谁能胜此重任?”
若想结交能人,则必定要有付出,仅请人家吃一顿羊肉可不行,既想诚心结交,那就得献出一块好地,这是王允官宦沉浮多年来痛的领悟。
沈稻站起身来,躬身施了一礼:“在下不过一介白身,雒阳令任命乃官家之事,况沈稻初来雒阳,人地皆生,实是不敢妄言推荐。”
句句属实,可每一个字王允听起来都不像是英才俊杰该说的话。
王允情绪有些激动,愣了半息之后,沉声措词道:“沈稻,难道你此来雒阳真就愿意空无一职,面对这权高位重的雒阳令没有什么想法吗?”
沈稻眼神微微眯起,些许的精芒自瞳孔间幽幽的透出。
然后,传出的是他那不容置哙,掷地有声的话语:“了解我们沈家的人都知道,从我曾祖父沈戎开始,一直到稻这十代人都不喜为官,做别的事尚可,为官欠缺矣。”
王允闻言大怒道:“春才祖上也是汉室功臣,既食汉禄又岂能不报国恩?今朝政昏暗,十常世乱汉江山之社稷,你又何能无策?”
“十常侍乃是当今天子家奴,沈稻不过只是寻常百姓,还没有资格处理天子家奴。”沈稻没料到古代人也会职场PUA,再次解释了一句。
王允沉默了,看着沈稻默然无语。
此子讲起道理来,简直就是不讲道理。
不过想想也对,如今朝廷内钻营之辈比比皆是,官员不思君恩报国,只求功名利禄,以致国事日衰。
沈稻尚不是官身,更何故此?
王允平静地看向涮着羊肉的沈稻,忽然间产生了一个想法。
自己想要实现复兴大汉的目标,需要很多的帮手,但是合格的帮手也是需要挑选、且今时今日这样的人不会太多。
而眼前的沈稻,不正好就是这样一个难得的合格的人才吗?
他有足够的能力,尚还不存有官场之上的贪名欲利,有此两点就足够了。
“依你所言也不是不无道理。”过了许久,王允顿首坐下。
“王司徒,沈稻在雒阳开设了一家酒楼,用以结交天下名士豪杰,但需托名于汉为二字,不知司徒可帮否?”
沈稻见气氛有所缓和,随即将酒楼欲挂名“汉为”的正事说了出来。
毕竟在封建王朝,想得到官方的认证,可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善!”王允双目放光,沉声道:“你既以‘汉为’命名,定是会为大汉结交有所作为之人,托名于大汉之事,老夫自当竭力为你向天子请命!”
沈稻没有因为商人的身份而自卑,反敢向位权臣之高的三公寻求帮助,从此可见这不是一般的商人,王允自也不会用世俗的眼光去看待这位喜好经营的世家公子。
王允对于沈稻的看法,其实很简单,不是池中凡物,才能颇佳,实有天才二境,唯志向不够远大,无多大济世之怀。
不过这倒也没什么,谋计者有才有能,心中有大局便好,无志无怀并不影响其成为的名士。
“多谢王司徒。”沈稻微微一笑,汉为得到官方认证虽只是现阶段迈出的一小步,但也却是决定汉为日后营销策略,能否迈出的关键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