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群形成的动因和机制
深圳新一代信息通信集群以承接“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补偿贸易)产业起步,以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自我蜕变,以自主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奠基:1979—1991年
借改革开放春风承接“三来一补”产业起步,借政策红利实现产业规模化聚集。在深圳设立特区之时,“亚洲四小龙”(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已是美国、日本及欧洲各国电子信息产业代工地,与深圳相比产业位势较高,在技术、资金、管理方面优势明显,而深圳则在土地、人力方面有成本优势。深圳的成本优势吸引了一大批港资率先北上在深圳设厂,台资及欧美资本也纷纷效仿,在深圳建立“三来一补”企业。到1985年年底,深圳电子信息产业产值为13.75亿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比1979年增长了113.5倍,基本形成了以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电话机、计算器为主的电子产业雏形。在吸引外资的同时,内地国资、民资纷纷在深圳设厂,如生产微机的中国长城、生产程控交换机的华为电子、生产光纤光缆的深圳光通、生产激光盘机盘片的深飞激光等,形成外资、国资、民资竞相发展的局面。到1990年,深圳的电子工业相关企业有600多家,产值达72.36亿元,形成了规模化发展态势。[1]
(二)蝶变:1992—2007年
借全球信息化浪潮,从规模化野蛮生长向高端化发展转型。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给国内外企业吃了颗定心丸,一大批企业加速向深圳集聚。从国外企业看,1993年随着巴黎统筹委员会解散,大量跨国电子科技企业对我国进行大规模投资,深圳审时度势,出台政策,完善产业平台,建立高新技术园区,如福田保税区、沙头角保税区、坂田工业区等,积极引进大型跨国企业。其间,IBM、康柏、伟创力、朗讯、惠普、斯比泰等一大批跨国电子信息领域的企业入驻深圳。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加速了深圳电子信息产业升级,从传统的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等转为手机、计算机、集成电路等高端信息通信设备,产业实现从贸工技向技工贸转型,国内科健、中兴、华为、康佳、桑达等一批高技术企业加速崛起。2006年,深圳与中国科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共建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2007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306.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0.9%。深圳的手机、程控交换机、通信基站、彩电、计算机、嵌入式软件等多项产品的产量位居全国乃至全球前列,手机产量占全国的30%,彩电产量占全国的21%,程控交换机产量占全国的32.6%。
(三)腾飞:2008年至今
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加速重塑,大批外资代工厂或压缩规模或关闭转移,本土代工厂和山寨产品企业在腾笼换鸟中被淘汰,创新发展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不再局限于低端产品规模化生产,逐渐进入高端产品领域。深圳紧跟产业发展形势,大力支持产业创新发展。2008年,深圳出台国内首部国家创新型城市规划——《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之后陆续出台自主创新“33条”、创新驱动发展“1+10”文件、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规划等系列政策,从财政金融支持、人才支撑、创新载体建设、科技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全面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在市场和政府的“双手”作用下,涌现出华为、中兴、大疆、深天马、腾讯、金蝶、同洲等一批创新型企业,引领深圳新一代信息通信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