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迁大爷首徒,德云救世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4章 我字系列

这个演员大伙都知道——驴迁。在相声界......

不不不,于迁。

于?

哎,对了。

马户于嘛。

还是驴啊这个。马户还念驴。

哪个?

于呀,干勾于呀。

干勾......干勾驴啊?

……

何意写着写着就停不下来了。

老郭和于老师早期的作品都是《叫卖图》、《杨乃武》《批三国》、《大保镖》这种风格偏传统的本子。

不是不好,这些本子郭班主和于老师说起来,一样的满堂彩,搞笑得很。

但是相声演员不光是搞笑,还要有辨识度,要有代表作。

要有一些一听就是某某某的东西。

最典型的甄玲的师父冯先生,只要一张口,“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全国人民都知道是谁。

冯先生的相声功底当然深厚,情商也高,但是能达到这个知名度,辨识度非常重要。

在何意看来,于老师的捧哏功底没得说,加上抽烟喝酒烫头的人设辨识度很高,还是比较容易让人记住的。

郭老师反倒费点劲,要让电视机前面的观众,通过相声记住这个小黑胖子,就一定要靠非常有辨识度的代表作。

何意最喜欢的,就是老郭的“我”字开头的一系列。

“我要上春晚”、“我是黑社会”、“我要反三俗”、“我要闹绯闻”、“我是科学家”等等。

当然了这里边确实有很多电视台不让播的,不过可以改。

想听未删减版的?

对不起到剧场卖票听去。

这也是积累铁杆粉丝的重要途径。

何意越想越来劲,状态起来了,落笔如有神,键盘敲得噼里啪啦。

很快一个又一个的新段子就写出来了。

在何意策划的节目方案里面,比赛大概分五轮,两次淘汰和替换之后进入总决赛。

刚好到总决赛的时候,播出时间在年底,大家都有空,可以抢一抢春节档的收视率。

到了早晨天都快亮了,何意总算写好了内容,心满意足的关了电脑。

点上一支烟,走到自己的院子里,看着满天星斗和院子里面的葡萄架金鱼池。

系统里面德云社的百万关注度任务已经完成到接近十八万了。

随着大棚那边在电台不断的播放德云社的相声,关注度差不多一天涨一两万。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何意赶到德云社,将写好的新本子打印出来,直接交给了郭班主。

“老郭,这东西可只有你和于老师能看,你们俩琢磨琢磨这些本子怎么样?还有有些东西上电视台说不合适,具体怎么改,分寸怎么拿捏,这事儿就交给你们俩了。”

何意不想把所有的活儿都揽在自己身上。

再说了郭班主和于老师的能力那都是拔尖儿的,本子怎么改,怎么润色交给他们没有更合适的了。

郭班主和于老师看着何意手上递过来厚厚的一沓A4纸,下巴都快掉下来了。

听说过大才子七步成诗的,但那个毕竟只有几十个字儿不是,而且还是被亲哥哥逼着要杀他的时候才激发出来的。

像何意这种连夜写相声段子,而且还一写就是一个系列的,真是没见过啊。

等到郭班主和于老师仔细看这些段子的时候,心情已经不能用震惊来形容了。

还真的是一个系列。

原本俩人也没打算何意个个本子都能有《我要上春晚》这种质量。

那是可遇不可求。

没想到何意拿出来的这一个系列,质量都很硬。

郭班主和于老师可是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

正所谓见猎心喜,俩人也顾不上别的,开始一个又一个的研究起新本子。

怎么润色,上电视怎么修改,包袱怎么抖,肢体动作面目表情怎么来,郭老师和于老师的状态也彻底被何意带起来了。

两个人都进入到创作状态,不停的拿笔在本子上写写画画。

何意可不是那种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完全动不得的。

他知道以郭班主和于老师的水平,不断打磨润色,这些本子一定能够焕发出更大的光彩。

只不过这些光彩的光源,是何意点亮的罢了。

德云社的节目这边告一段落,何意刚刚松了一口气,宋慈的电话又来了。

“请替补嘉宾的事情已经在安排了,对了,你下午有空的话来一趟台里。这个节目你出力很多,没有你拍不下去,我得跟台里领导介绍一下,顺便给你要个职务。”

宋慈说完之后,停顿片刻,又补充了一句,“算了我来接你,你就在德云社那边等着吧。”

何意嘴角微微一笑,宋慈还挺有眼力见的嘛,要的就是这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