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港澳研究(2015年第2辑/总第47辑)](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30/48395630/b_48395630.jpg)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港珠澳大桥建设与香港经济产业发展的演进
二战以来,香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实现赶超的亚洲“四小龙”之一,成绩斐然(见图1)。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香港总能抓住机遇,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1950年前后,由于承接内地躲避战乱的移民、资金、技术,香港的转口贸易大大发展,出口型轻工业成为香港发展和繁荣的主要动力。制造业对GDP的直接贡献在1970年达至顶峰,为30.9%,对就业的直接贡献达45.3%[3]。自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香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开始向土地、劳动力成本低下的内地转移,尤其是向毗邻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香港提供各类生产服务的功能,而珠三角集中成为其生产基地,逐渐形成了一个“前店─后厂”的地域分工模式。这也实现了香港经济的第二次转型。同时,内地廉价的资源维持了香港制造业的成本优势,产品通过香港港口转到世界各地,也进一步拉动了香港港口、航运、物流、资本市场以及相关其他服务业的发展。80年代开始,香港传统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贸易、航运、金融等经济成分进一步上升的同时,香港经济也从一种多元化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香港逐步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四大支柱产业。这四大支柱产业包括金融服务业、贸易及物流业、旅游业、专业服务及其他工商业支持服务业(见表1)。2012年,四大支柱产业占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58%。[4]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一方面是延续香港产业发展的脉络,有助于巩固航运、物流、旅游等支柱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会改变香港区域发展格局,对发展大屿山地区有重要作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929655/27976384204879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b0000001000000200000000000000901.jpg?sign=1738856839-CgXmJPASEy6n7ztb1ykMNJ4xGcPRgJVy-0-e3ff3da6ddb16317a8862468995984fb)
图1 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与增长率(1962~2013年)
表1 香港四大产业及本地生产总值情况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929655/27976384204879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b0000001000000200000000000000902.jpg?sign=1738856839-eymMboyjRHdcQAe2i5bdyabjYrwlNN27-0-0d2c5b4b6f8361777b7820c37bd0e895)
续表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929655/27976384204879806/epubprivate/OEBPS/Images/b0000001000000200000000000001001.jpg?sign=1738856839-xZujruER5Xvr9JarRhnAuONqc1Hc2dMT-0-9618cf609611c5c0604f6016f17e21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