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外脑:成为一个善思、会学、能写的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知识网格:知识管理的基本单元

用一条随手记录练习并提升思考力

知识网格化理念强调在整理知识时,要以思考为旋涡,把复杂的知识放入具体场景,总结成通俗易懂的道理、操作方法或步骤,然后分享出去,给他人提供价值。

我们可以把每个知识网格都看成一个制作小产品的平台,我们在里面输入文字,输出思想,用简单的动作沉淀高价值的产品。这个动作简单到只有一个“写”字,你去做了,就会有奇迹发生。正如我用每天写一条想法的方式,积累了一本书的素材。

我们强调用知识管理知识,本质是要通过知识管理拓展认知边界。我们在阅读一些专业书籍时,经常会有“每个字都认识,但一句话也看不懂”的感慨,这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边界,要想掌握认知外的知识,一要有恒心,二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常识。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急不可耐只会产生焦虑,很难获得想要的结果。很多人想走捷径却绕了弯路,就是因为总喜欢逃避常识。当我们想解决一个问题时,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不是寻找解决问题的诀窍,而要先思考一下,你面临的问题违背了哪些常识。

知识网格化理念强调做知识管理的本质是使用知识,任何不被使用的知识都不曾被你拥有,“知识越用越多”是不争的事实。当你把知识网格化之后,通过思考找到连接知识网格的逻辑,就可以生成新知识,拓展你的认知边界,提升你思考问题的能力,使你变得更有智慧。

我们做知识管理,既要承认并理解知识本身的含义,遵守学习成长的基本常识,又要以批判的态度去思考和验证特定知识的适用场景。

有人说“创新就是要反常识”,这句话有些道理,但也不是绝对正确。我以为,创新应该是在传承精华的基础上,发现更适合当前环境的知识应用方案。如果一味地追求反常识的创新,可能会陷入为创新而创新的误区,做出很多华而不实的方案。

前面我们已经把知识网格定义为知识管理的基本单元,并说明它由知识净荷、元知识和知识连接线组成,其中知识净荷是纯粹的知识点。

在日常管理中,能与外界沟通协调事情并说了算的是什么呢?当然是管理者,所以元知识既对内管理知识本身,又承担与其他知识发生联系的职责。

元知识与元知识之间存在逻辑联系,即知识连接线。这种连接线索可以是外在的关键词,也可以是内在的变化、成长逻辑。

知识网格并非一张记录知识的卡片,还需要设置管理知识的标签,同时具备与其他知识发生联系的接口与逻辑。记录的知识即为知识净负荷,管理知识并对外提供接口的知识即为元知识,提供知识连接逻辑的想法或线索即为知识连接线。我们在做知识网格化管理时,每个网格都要包含这些要素,你对这些要素的思考深度和掌控能力,决定了自身知识管理效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