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学堂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无我是人生最高境界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老子·第十三章我们之所以会有忧患,是因为我们有自我的存在。如果我们忘掉自我,我们还有什么忧患的呢?

老子所说的“无身”,也就是“无我”。老子认为,人一旦达到“无我”的境界,就没有什么忧患了。道家一向呼吁“无我”的最高境界,老子以及后来的庄子都是如此。道家的另一本经典著作《庄子》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天,庄子打柴回来,很累,就躺在自己的茅屋旁睡着了。恍惚中,庄子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欣然自得地飞舞着的一只蝴蝶,他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竟然忘记了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来,惊惶不定之间好像来到另一个世界。庄子很惊诧,掐了掐自己的大腿,方知原来是自己。这是《庄子》里一个有名的故事,这个故事一般称为“庄周梦蝶”。在这个故事里,庄子不知是自己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子。

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是不真实的。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同的;庄子是庄子,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同的。

但这不是庄子的感受。李白《古风》云:“庄周梦蝴蝶,蝴蝶为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也就是说庄周与蝴蝶已经“物化”为一体了。庄子已经看不到自己,而是和自然合二为一了。这就是“无我”。

对此,可以作以下推理:如果“我”一会儿可以是庄周,一会儿可以是蝴蝶。那么,“我”究竟是什么就成了不确定的了。所以说,“我”之所在是始终处于变幻不定之中,庄子称之为“物化”。

庄子认为:世上万物,尽管千变万化,都只是道的物化而已。庄周也罢,蝴蝶也罢,本质上都只是虚无的道,是没有什么区别,这叫“齐物”。“齐物”和“物化”的本质就是“物”“我”两忘,也就是“无我”。庄子的这种“物”“我”两忘,其实是对老子“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的继承和发展。

老子的“无我”,不仅是指四肢肉体会“无我”,连精神也要“无我”。按照老子的“无我”哲学,我们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世间的其他动物或植物本身并不卑贱,人自身也并不高贵。大家都是平等无二,合二为一的。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达到“无我”的人生最高境界。

如果我们将老子的这种“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的智慧予以总结,至少有以下两点:

(1)通过瞑目存神,屏息万缘,而忘掉自己的四肢五体,从而使灵魂逍遥自在。人类的身体就是一个很大的障碍,我们不得不去每天为它谋衣糊口,去奋斗,去抗争,这样自然会惹出许多的烦恼和痛苦来。等到我们物我两忘,就不受时空的限制,心中没有牵挂障碍时,就可以光灼灼而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了,自然也就不会为了那些衣食住行而操心烦恼了。那个时候,我们还会有什么灾难和不快呢!

(2)将生死寿夭、苦乐悲欢、是非荣辱、高低贵贱放在心上是愚人的悲哀,这样的人还在“有我”的境界里苦苦挣扎。在老子看来,既然人间的生死寿夭、苦乐悲欢、是非荣辱、高低贵贱没有什么区别,是虚幻不实的,是梦,人们就应该把它们看淡,身处其中而心处其外,不去辨识,不去执着,来了就让它们自然而然地来好了,去了就让它们自然而然地去好了。可是人们却往往做不到,结果是自寻烦恼,等到事情过去了,才醒悟过来,悔不当初。

烦恼的根源就在于考虑自己太多了,心有所求,患得患失间烦恼丛生。无我亦无烦恼,忘我亦为安然。无我无畏,无私无忧才是最高境界。烦恼的时候,试着放下一些东西。大千世界如过眼烟云,何必执着呢?既在人世,内心常想着为社会、为大众、为众生服务,又何惧烦恼呢?

世上只缘认得“我”字太真,故多种种嗜好、种种烦恼。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不复知有我,安知物为贵。知身不是我,烦恼更何侵。人一旦达到“无我”的境界,就没有什么忧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