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医药的起源
伴随着人类生命的出现,疾病也随之而来。原始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发明创造了许多原始的治疗疾病的方法。
(一)药物的起源
随着人口的增多,人们需要不断扩大食物来源。《淮南子·修务训》中说: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这显然不是因为得病去寻找药物,而很可能是在改变食谱、扩大食物来源时,进行艰辛探索的记载。因此,关于药物的知识,很可能是在寻求食物的过程中发现并积累起来的,所谓“药食同源”就是这个道理。人类在采食野菜、野果、种子、植物根茎的过程中,首先尝到了酸、辛、苦、甘、咸各种味道,进而发现:有的植物吃了以后会引起呕吐、腹泻,甚至昏迷、死亡;有的植物吃了以后,原有的病痛得以减轻甚至痊愈。久而久之,便逐渐熟悉了一些植物的形态和性能,了解到它们的毒性和副作用,体验出某些植物的治病疗效。这个过程极其漫长,而且是无数人经过口尝身试才总结出来的。中国自古称药物为“本草”,欧洲自古称药物为“drug”(即干燥的草木),这都说明药物是从植物开始的。
原始人在食用动物的过程中,也逐渐地发现了一些动物的治疗作用,从而积累起一些动物药知识。《山海经》中有些记载,如“河罗之鱼……食之已痈”,“有鸟焉……名曰青耕,可以御疫”,表明我国古代先民从食用动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它们的治疗和防疫作用。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采矿、冶炼业的出现,人们对矿物的性能有所了解,并认识到某些矿物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如通过煮盐,逐渐发现了盐水明目和芒硝泻下的作用;通过冶炼,了解了硫黄壮阳和水银杀虫的作用。
由此可见,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的知识,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和积累起来的,经历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漫长过程。由于历代中药著作中记载的植物药数量最多,因此后世绝大多数的中药典籍都以“本草”名之。
(二)外治法的起源
原始人在发生体表部位创伤出血时,最可能采取的措施是迅速地用手掌紧紧压住伤口,这是一种简单的压迫止血法。根据现代某些民族中保留的一些较原始的敷裹创伤的方法推测,原始人也可能用一些随手可得的诸如泥土、灰烬、树叶、草茎、苔藓、树皮等物涂敷、压迫伤口。久而久之,发现某些植物的叶子、根茎等止血和减轻疼痛效果比较明显,这些经验积累并传承下来,便是原始的药物止血止痛法。
人们在出现伤痛时,很可能会不由自主地用手抚摸患处,或为其他人按揉,以减轻伤者的痛苦,有时能起到散瘀消肿、减轻伤痛的作用。人们吃了某些食物引起消化不良,腹部不适时,用手抚摩也能减轻痛苦。这些便形成了原始按摩疗法。
在新石器时代,穿颅术(又称作“钻孔术”或“环钻术”)已很流行。在欧洲发现公元前6000年左右甚至1万年前做过钻孔手术的颅骨。1995年,在山东省广饶傅家大汶口文化遗址发掘出土的一具5000年前的成年男子颅骨上的近圆形缺损,是人工开颅手术所致(图1-1)。在印加考古中也发现了关于颅脑手术的壁画。牙医的最早例证来自于石器时代的丹麦,考古发现那里有一具尸骨的臼齿上有用燧石钻具钻出的一个小孔,可以排出脓液。
图1-1 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带有圆形缺损的颅骨
(三)针灸的起源
针灸是中医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包括针刺与艾灸两种治疗方法。由于最早的针砭工具是石头加工制作的,称作砭石,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灸法所用的材料是用作引火的艾绒,点燃以后,熏灼身体某个部位,因而灸法的起源也可以上溯到发明人工取火的时代。原始人在生活中偶然被一些尖硬器物,如尖石、荆棘等触刺了体表某个部位,甚至被碰伤出血后,会发生意想不到的疼痛减轻的现象。类似情形多次重复出现时,便可能有意识地用一些石块来刺激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伤出血,用来减轻病痛。特别是当皮肤出现化脓性感染时,往往切开脓肿,使脓排出,得以很快痊愈。到了新石器时代,原始人利用已掌握的技术,制作出了砭石这种有效的治病工具。砭石可谓最古老的医疗器具。《说文解字》曰:“砭,以石刺病也。”形制决定用途,除一端尖锐的砭石可用来刺病外,还有具有锋利刀刃的砭石,则可用于手术切割,故又称针石或砭石(图1-2)。它具体运用到临床治疗上,主要是用来切开脓肿,排脓放血,清除腐败。
图1-2 仰韶文化砭石
近年来,考古发掘出越来越多的新石器时代的各种砭石,其形状有锥形、刀形、剑形、针形、镰形、卵圆形等多种。如1963年在内蒙古多伦旗头道洼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一枚经过磨制的石针,一端有锋,呈四棱锥形,可作针刺之用,另一端扁平有弧刃,可切肿排脓。在山东日照两城镇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有两枚锥形砭石,其中一枚粗端为三棱锥体,细端为圆锥体,另一枚尖端为长而锐利的三棱锥体。
考古发掘中,常有骨针出土。在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两枚灰黑色陶针,这些一端有锋而另一端无孔的骨针、陶针,有可能是用作刺病的工具。
砭石这一原始医疗工具,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原始形式。从夏至西汉时期的出土文物中,可看到金属医针与砭石的渊源关系。如1978年在内蒙古达拉特旗树林召公社发现的一枚青铜砭针,其形状、大小都与内蒙古头道洼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砭石相似。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金针,亦与头道洼出土的砭石有共同的方柄特征。再如《黄帝内经》中提到的铍针和圆针,则分别与河南郑州商代遗址出土的小剑形玉质砭石、河南新郑春秋战国时期的郑韩故城遗址出土的一枚砭石极为相似。
灸法是通过对人体某些部位进行固定的温热刺激来达到治病的效果,因而它的起源很可能与热熨法有关。原始人在烤火取暖的过程中,可能经常将烧热的石块或土块紧贴在身上,除温暖舒适外,还能减轻某些病痛,如因受寒引起的腹痛及关节痛等。考古工作者在北京猿人居住过的山洞里发现了大量的火烧石块,认为是原始人局部取暖用的。这便是原始热熨法的起源。这种方法在后世被不断改进,用于熨法的石块形状亦有球形、扁圆形等多种。如在江西省上高县战国墓中出土的一种磨光穿孔石器,可用绳索系住放入鼎内水中煮热,用作热熨。在湖南长沙下麻园岭战国墓中出土的扁圆形石器,两端有琢磨痕和火烧裂纹,一面光滑如镜,经考证是煨热后作热熨用的。
原始人在烤火取暖的过程中,可能被烧灼烫伤皮肤,但有时局部的烧灼会减轻某些疾病的症状。受此启发,原始人可能有意识地选用一些干枯的植物茎叶作燃料,进行局部温热刺激。由于艾叶具有易燃、气味芳香、遍地生长且易于加工贮存等特点,故被后世作为灸治的主要原料。
当然,医药的起源,并非我们设想的那么简单,以针灸为例,世界其他民族也曾经历过新石器时代,也有过用火的历史,但是,为什么只有我们的祖先发明了针灸治疗的方法呢?这些尚未解开的谜团,需要更深入的探索来加以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