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扛把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6章 人戏合一

换个《雷雨》,他们中戏那些青年演员接的住吗?

肯定接不住,老戏骨都不一定能接的住。

《雷雨》才是华国话剧百年第一戏。

毫不夸张的说,越演越难!

因为这戏不是一层不变的,它积累了几代话剧人的智慧,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每一次的排演,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解读,会让人感觉之前演的不对,怎么演怎么不对。

不管你演技有多牛逼,越演越有这种感觉。

虽然如此,但每次演都是一种全新的理解,对演员是一种锻炼。

赵鸿道:“换啥本子我在短时间内也背不了台词呀!”

“你小子太鲁莽了些,这事怎么能让对方决定呢!”王红海也是有些责怪道。

这关乎到他们北电的脸面,能不能赢两说,演不好就是他们教不好,脸全没了。

虽然他们没教过这小子,但别人不知道啊!

赵鸿无奈,怎么都来教训他!

到底是你们打擂台还是他打擂台,他打擂台,他出什么招式,你们看着就行了吧!

“小赵,你行不行?可别丢我们的脸。”张辉君沉默了一会,忽然道。

他和那个李力兵可是在暗暗较劲,这要是败了还好说,大不了从头再来嘛,反正也没赢过。

如果要是演砸了,不仅他的脸丢没了,传出去北电的脸都丢没了,让业内白白笑话。

他现在有点后悔了,后悔让赵鸿做决定,他自己来和对方商量说不定还好些。

还是太急了,看到一个好苗子就想打中戏的脸,应该让这小子在温室里锻炼个几年的话剧再来砸场子的。

太不知天高地厚了!

赵鸿觉得要给他们一点信心,于是道:“张院长,王院长,您们就把心放下来认真看就是了。”

“话剧可跟你平时演的电影不一样,那是连续性的表演。”张辉君道。

他们承认赵鸿演技是有的,但那都是一段一段的,最多五分钟的表演,时间根本不长。

话剧就不一样了,话剧动辄一个半小时,两三个小时,比电影还长,还不能“咔”。

虽然也有一幕、二幕、三幕之分,但依然是长时间连续性的表演,跟平时演戏是两码事。

况且赵鸿没排练,怎么能保持长时间的演技在线?

“现在我说什么您们也不相信,我只能跟您们说我能应付。”赵鸿自信道。

“有信心是好事,但一定要稳重。”张辉君道。

哪里不稳重了?赵鸿继续给他们信心道:“放心吧张院长,除非他们让巩皇来和我对,那我自愿认怂。至于其它人,我还是能过两招的。”

巩皇太牛逼了,欧洲大满贯,实在是神一般的存在,赵鸿也怵她。

赵鸿为什么怵她呢?

因为巩皇演戏有个特点,就是遇强则强,你强人家不怕你,还能比你强,就这么牛逼!

但这也是她的弱点,就是对搭戏的人和导演的要求很高,如果这两方能力都不行,她也就发挥不出她应有的实力,演技水平也会掉几个档次。

这跟和谁演对手戏关系很大!

人家虽然不能一直保持巅峰,但保持演技稳定还是可以的。

国际章就不行了,她演技好的时候非常好,能明显看到进步。

但崩盘的时候崩的也非常彻底,隔三差五就有一部演技崩盘的电影放出来恶心观众,这是她不能比肩巩皇和曼神的原因。

保持不住演技稳定,是国际章的最大弱点。

赵鸿已经把话说的很满了,让在座各位不由打量起这小子来。

确定不是在吹牛皮?

张辉君和几位教授互相对视一眼,眼里都有这不同程度的忧虑,忧虑这小子自视甚高。

他问道:“那你能把台词记住吗?”

“你们不打扰我,我就能。”赵鸿肯定道。

其实演话剧第一件事并不是要背台词,是要围读剧本。

就是共同熟悉各演员对戏的角色,想法等,然后就是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而这个话剧中戏演员肯定是已经排练过很多遍,也围读过很多次,把台词都背了个滚瓜烂熟的。

这么短的时间,赵鸿肯定记不住这么多台词。

因为话剧除了肢体动作,台词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大段大段的独白,那台词多到麻木。

但话剧这东西,台词重要也不重要,重要是你不知道怎么演,怎么说。

那就按部就班,多多排练就是了。

不重要是你知道怎么演,那就没必要一定要按照剧本上的台词去说,可以按照自己的话来表达。

比如,剧本写的是,角色:“读者大大为什么不投月票,不追读?”

按角色和故事应该是很愤怒的状态。

而赵鸿这么演,只见他怒目圆瞪:“赶紧给我投月票,给我追读!”

同样是愤怒,只要表现方式到位了,台词虽然不是那么个台词了,但意思是那么个意思,能推动剧情发展就可以了。

同样,知道怎么演,台词也就记住了。

演话剧一定要懂的一个道理:

演的是戏,不是词!

词可以忘,戏不能忘!

如果忘了戏,那毁掉的就是整部戏。

忘了词的话,用自己的话临场应变就可以了。

在舞台上一定要记住,你不是你,你是戏。

陈到明说过:戏就是人,人就是戏。简称戏人。

人戏合一!至高境界!

“那你好好准备吧,我们不打扰你。”

张辉君他们觉得自己在浪费赵鸿时间,叮嘱了一句,便携伴走了出去,把空间让给他。

人家都接了,那还能怎么办呢?

他们走后,赵鸿也没有背台词,现在背肯定是来不及了。

他将台词进行拆分,就是演的同时,看需要说什么话,对每一段台词进行理解,知道怎么演,就知道该说什么台词了。

其实最好进行一下剧本围读,这样大家在一起有了氛围,对各自的角色都有理解,对对手的角色也有了个概念,是最好的。

但中戏显然没这么个意思,人家看你来砸场子,还给你好脸色?

其实中戏学子去北电交流也一样,一样的不会给好脸色。

不过人家也不怂,什么样的话剧都排练过,能交流肯定有准备。

你还别说,两家就是这么刚。

嘴上笑呵呵,心里MMP,可以这么理解。

不过中戏本来就侧重培养戏剧演员,他们的强项就是话剧表演,气场和台词功底相当厉害。

赵鸿嘛,野路子出身,自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