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输第二
【题解】
“本”为根本、本源之意,可引申为重要。“输”指输穴。腧、输、俞三字古代通用。后世医家认为“腧”泛指腧穴;“输”指五输穴;“俞”指背俞穴。“本输”,即指重要的腧穴。因为本篇的主要内容是对各经的主要腧穴做了推本求原的论述,所以篇名定为“本输”。
【提要】
本篇共论述了四个问题。
1.重点论述了十二经脉之气在肘膝关节以下所出、入、流、注经过的部位,这些部位便是井、荥、输、经、合穴,简称“五输穴”。对各经五输穴的名称和部位也做了明确的规定。
2.叙述了六阳经与任督二脉在颈项的要穴,并对其穴名、部位、排列次序一一作了说明。
3.扼要地论述了脏腑的相合关系和作用。
4.提出了四时取穴的常法。
【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①,络脉之所别处②,五输之所留③,六腑之所与合④,四时之所出入⑤,五脏之所溜处⑥,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⑦,愿闻其解。
★提示★
首段提出本篇主要论述的内容是十二经脉的五输穴、五输所流、六腑所合,以及四时经脉气血出入浅深状态等,为全篇的总纲。
★注释★
①十二经络之所终始:指十二经及其络脉分布的终点和起点。张志聪:“本篇论五脏六腑之脉,皆出于指井,溜于荥,注于输,行于经,入于合,从四肢而通于脏腑,此经脉之终始也。”
②络脉之所别处:即十五络脉沟通表里所别出的处所。张介宾曰:“如十五络脉各有所别也。”张志聪:“络脉之所别处者,脏腑之经别大络,与经脉缪处,通血脉于孙络,渗出于皮肤者也。”
③五输之所留:指经脉的五输穴各有所留处,其均在四肢的一定部位。
④六腑之所与合:指六腑与五脏有表里相合的关系。
⑤四时之所出入:由于四时气候的不同,人体脉气的所在部位、邪气侵袭停留的部位皆有出入盛衰的变化。
⑥五脏之所溜处:指五脏之气血在经脉所流行和灌注的状况。
⑦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张志聪:“阔数,宽窄也……经脉宽大,孙络窄小。”本句指气血在经脉的流行和灌注与经络的宽窄形状、分布浅深及经脉气血上下循行情况有密切的联系。
【原文】
岐伯曰:请言其次也。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木①;溜于鱼际,鱼际者,手鱼也,为荥;注于太渊,太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输;行于经渠,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②,为经;入于尺泽,尺泽,肘中之动脉也,为合。手太阴经也。
★提示★
本段指出手太阴肺经井、荥、输、经、合五穴的名称及部位。
★注释★
①井木:十二经的五输穴,按五行配属,凡阴经均起于木。木、火、土、金、水分别合于井、荥、输、经、合。张介宾曰:“少商穴,乃肺经脉气所出,为井也,其气属木,此下凡五脏之井,皆属阴木,故六十四难谓之阴井木也。”
②动而不居:不居是不留居的意思,形容该处有动脉不停息地跳动着。
【原文】
心出于中冲①,中冲,手中指之端也,为井木;溜于劳宫,劳宫,掌中中指本节之内间也,为荥;注于大陵,大陵,掌后两骨之间方下者也,为输;行于间使,间使之道,两筋之间,三寸之中也,有过则至,无过则止②,为经;入于曲泽,曲泽,肘内廉下陷者之中也,屈而得之,为合。手少阴也。
★提示★
本段指出的手少阴心经的五输穴,实际上是手厥阴心包经五输穴的名称及部位。
★注释★
①出于中冲:中冲为手厥阴心包络脉气所发,而却说是少阴心经,因心与心包本同一体,其气相通,心包络为心的外卫,古人认为心经之病,在外经而不在内脏,心有病,由心包络代其受邪,所以在本篇少阴无输,其输出于心包络。下文劳宫、大陵、间使、曲泽义皆同。张介宾曰:“此下五腧,皆属手厥阴之穴,而本经直指为心腧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灵枢·邪客》曰:“手少阴之脉独无腧,正此之谓。”
②有过则至无过则止:过,指病变。至,到的意思。止,不到的意思。本句指有病时,间使穴部位脉气流行就会受影响,发生异常变化;无病变时,此处脉气就会正常地通过,或异常变化就会消失。
【原文】
肝出于大敦,大敦者,足大指之端及三毛之中也,为井木;溜于行间,行间,足大指间也,为荥;注于太冲,太冲,行间上二寸,陷者之中也,为输;行于中封,中封,内踝之前一寸半,陷者之中,使逆则宛,使和则通①,摇足而得之,为经;入于曲泉,曲泉,辅骨之下,大筋之上也,屈膝而得之,为合。足厥阴也。
★提示★
本段指出足厥阴肝经五输穴的名称及部位。
★注释★
①使逆则宛(yù 郁)使和则通:宛,即菀,通郁,郁结不利的意思。中封穴是肝的经穴,肝经之所行也。针刺该穴时,逆脉气流行刺之则脉气郁滞,若顺其经气所行刺之则脉气通利。《太素·本输》注:“气行曰使,宛,不伸也,塞也。”
【原文】
脾出于隐白,隐白者,足大指之端内侧也,为井木;溜于大都,大都,本节之后,下陷者之中也,为荥;注于太白,太白,腕骨之下也,为输;行于商丘,商丘,内踝之下,陷者之中也,为经;入于阴之陵泉,阴之陵泉,辅骨之下,陷者之中也,伸而得之,为合。足太阴也。
★提示★
本段指出足太阴脾经五输穴的名称及部位。
【原文】
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为井木;溜于然谷,然谷,然骨之下者也,为荥;注于太溪,太溪,内踝之后,跟骨之上,陷中者也,为输;行于复溜,复溜,上内踝二寸,动而不休①,为经;入于阴谷,阴谷,辅骨之后,大筋之下,小筋之上也,按之应手②,屈膝而得之,为合。足少阴经也。
★提示★
本段指出足少阴肾经五输穴的名称及部位。
★注释★
①动而不休:指复溜穴的部位下有动脉跳动不休。
②按之应手:按之有动脉应手。《太素·本输》注:“按应手,谓按之手下觉异也。”
【原文】
膀胱出于至阴,至阴者,足小指之端也,为井金①;溜于通谷,通谷,本节之前外侧也,为荥;注于束骨,束骨,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输;过于京骨,京骨,足外侧大骨之下,为原②;行于昆仑,昆仑,在外踝之后,跟骨之上,为经;入于委中,委中,腘中央,为合,委而取之。足太阳也。
★提示★
本段指出足太阳膀胱经穴六腧穴的名称及部位。
★注释★
①井金:六阳经的五输穴(不包括原穴)与五行配属,起于金而会于土。其井、荥、输、经、合分别与金、水、木、火、土相配属。
②原:指十二经的原穴,古人认为“原”是十二经的根本。《太素·本输》注:“脐下动气者,人之生命,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是以五脏六腑,皆有原也。肺之原出太渊,心之原出大陵也,肝之原出太冲,脾之原出太白,肾之原出太溪,手少阴经原出神门,掌后兑骨之端,此皆以输为原者,以输是三焦所行之气留止处也。六腑原者,胆原出丘墟,胃原出冲阳,大肠原出合谷,小肠原出完骨,膀胱原出京骨,三焦原出阳池。六腑者,阳也。三焦行于诸阳,故置一输名原,不应五时也。所以六腑有六输,亦与三焦共一气也。”由上可见六腑六腧,即五输穴加原穴。五脏五输,即以输代原。
【原文】
胆出于窍阴,窍阴者,足小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侠溪,侠溪,足小指次指之间也,为荥;注于临泣,临泣,上行一寸半,陷者中也,为输;过于丘墟,丘墟,外踝之前下,陷者中也,为原;行于阳辅,阳辅,外踝之上,辅骨之前,以及绝骨之端也,为经;入于阳之陵泉,阳之陵泉,在膝外陷者中也,为合,伸而得之。足少阳也。
★提示★
本段指出足少阳胆经六腧穴的名称及部位。
【原文】
胃出于厉兑,厉兑者,足大指内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内庭,内庭,次指外间也,为荥;注于陷谷,陷谷者,上中指内间上行二寸,陷者中也,为输;过于冲阳,冲阳,足跗上五寸,陷者中也,为原,摇足而得之;行于解溪,解溪,上冲阳一寸半陷者中也,为经;入于下陵,下陵,膝下三寸,胻骨外三里也①,为合;复下三里三寸,为巨虚上廉,复下上廉三寸,为巨虚下廉也②;大肠属上,小肠属下③,足阳明胃脉也。大肠小肠,皆属于胃④,是足阳明也。
★提示★
本段指出足阳明胃经六腧穴和下合穴的名称及部位。
★注释★
①下陵膝下三寸胻骨外三里也:下陵,就是指足三里穴的部位。这句话的意思是下陵就是在膝眼下三寸、胻骨外缘的足三里穴。
②复下三里三寸……为巨虚下廉也:指足三里穴下三寸的上巨虚穴、上巨虚穴下三寸的下巨虚穴。
③大肠属上小肠属下:上指上巨虚穴,下指下巨虚穴。大肠经的脉气在上巨虚与胃经相合,大肠有病可取该穴治疗,故曰“大肠属上”。小肠经的脉气在下巨虚与胃经相合,小肠有病,可以取下巨虚穴治疗,故曰“小肠属下”。《太素·本输》注:“足阳明脉行此虚中,大肠之气在上廉中,与阳明合。小肠之气在下廉中,与阳明合。故曰大肠属上,小肠属下也。”
④大肠小肠皆属于胃:《素问·灵兰秘典论》:“小肠者,受盛之官。”“大肠者,传道之官。”二者皆在胃之下,受盛传导的东西都来自胃腑。二者功能密切相关,共为后天水谷之气的来源,而胃为六腑之长,所以说大肠小肠皆属于胃。
【原文】
三焦者,上合手少阳①,出于关冲,关冲者,手小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液门,液门,小指次指之间也,为荥;注于中渚,中渚,本节之后陷者中也,为输;过于阳池,阳池,在腕上陷者之中也,为原;行于支沟,支沟,上腕三寸,两骨之间,陷者中也,为经;入于天井,天井,在肘外大骨之上陷者中也,为合,屈肘乃得之;三焦下腧②在于足大指③之前,少阳之后,出于腘中外廉,名曰委阳,是太阳络也④,手少阳经也。三焦者,足少阳、太阴(一本作阳)之所将⑤,太阳之别也,上踝五寸,别入贯腨肠,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
★提示★
本段指出手少阳三焦经穴腧穴和下合穴的名称及部位,并简要提出其虚实之证均属水液代谢障碍。
★注释★
①上合手少阳:三焦的气化功能出于肾,游行于上中下三部,其脉气在上与手少阳相合。张介宾曰:“诸经皆不言上合,而此下三经独言之者,盖以三焦并中下而言,小肠大肠俱在下,而经则属手,故皆言上合某经也。”
②三焦下腧:此处的“下腧”即“下合穴”,是三焦脉气下行气聚之处。《太素·本输》注:“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三焦之气,上下皆通。故上腧在背第十三椎下两旁各一寸半。下腧在此太阴之间,出腘外廉足太阳络,三焦下行气聚之处,故曰下腧也。”
③足大指:《太素》《甲乙》《千金》《外台》均认为“足大指”当系“足太阳”之误。周学海曰:“太阳原作大指,考邪气脏腑病形篇曰:三焦病者,候在足太阳之外大络,在足太阳少阳之间,取委阳。于大指何涉?”由此可见,应更正为“足太阳之前”似较妥切。据经脉循行系统,张介宾、马莳等人认为“足大指”是“足小趾”之误,这种见解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如前者贴切。
④是太阳络也:太阳别络后以“手少阳经也”承之,不合义。《甲乙》置此于“足太阳”条内,若按此移“三焦下腧”三十字于上文“手太阳也”之后,于前后各经文次也不一致,疑有错倒。
⑤三焦者足少阳太阴(一本作阳)之所将:“太阴”应作“太阳”。张介宾曰:“阴阳二字互谬也,当作少阴太阳。盖三焦属肾与膀胱也。”从文义及上下文内容来分析,三焦的制水功能和肾、膀胱的联系极为密切,句中的“将”字是带领、偕同的意思,所以,张介宾的解释似更加贴切。本篇各经皆论腧穴,而此处忽言证治,与前后文不类,疑有窜误。
【原文】
手太阳小肠者,上合手太阳,出于少泽,少泽,小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前谷,前谷,在手外廉本节前陷者中也,为荥;注于后溪,后溪者,在手外侧本节之后也,为输;过于腕骨,腕骨,在手外侧腕骨之前,为原;行于阳谷,阳谷,在锐骨之下陷者中也,为经;入于小海,小海,在肘内大骨之外,去端半寸,陷者中也,伸臂而得之,为合。手太阳经也。
★提示★
本段为手太阳小肠经六腧穴的名称及部位。
【原文】
大肠上合手阳明,出于商阳,商阳,大指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本节之前二间,为荥;注于本节之后三间,为输;过于合谷,合谷,在大指歧骨之间,为原;行于阳溪,阳溪,在两筋间陷者中也,为经;入于曲池,在肘外辅骨陷者中,屈臂而得之,为合。手阳明也。
★提示★
本段为手阳明大肠经六腧穴的名称和部位。
【原文】
是谓五脏六腑之腧,五五二十五腧①,六六三十六腧也②。六腑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③。
★提示★
总结性地指出五脏共有二十五腧,六腑共有三十六腧,并指出六腑的经脉为手足三阳经。
★注释★
①五五二十五腧:即前面所指出的五脏之五输穴,共二十五穴,但本篇五脏五输穴中,心经的五输穴皆在心包经上,在此心经并无五输穴。自《甲乙经》才开始补入心经的五输穴。
②六六三十六腧也:本篇六腑比五脏多一原穴,每经有井、荥、输、原、经、合六腧,所以六腑共三十六腧。其实,五脏五穴中亦有原穴,只是它是“以输为原”。
③六腑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六腑的经脉为足三阳经和手三阳经,亦称手足三阳经为六腑的经脉。
★分析讨论★
1.本书“九针十二原”篇中“五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腑六腧,六六三十六腧”所记载腧穴的数字与本篇中所记的数字相同,但所指的十二原完全不同。“九针十二原”篇中所指的原穴是五脏五输穴中的输穴左右各一,共为十原穴,再加上膏肓各一穴,统称十二原。后世所指的十二原是五脏五输穴(以输代原)加心经的神门,再加六腑之原穴,亦统称“十二原”,其名虽同而内容各异。
2.前文详述了脏腑经脉的终始,其出于井,溜于荥,注于输,过于原,行于经,入于合,其处肌肉由薄而丰,其脉气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窄变宽。本篇对各经五输穴的名称和部位,以及五行配属关系都作了明确规定,现列表3、表4如下。
表3 五脏五输总表
表4 六腑五输(原)总表
【原文】
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二次脉手阳明也,名曰扶突;三次脉手太阳也,名曰天窗;四次脉足少阳也,名曰天容①;五次脉手少阳也,名曰天牖;六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七次脉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腋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曰天府。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
刺上关者,呿不能欠;刺下关者,欠不能呿。刺犊鼻者,屈不能伸;刺两关者,伸不能屈。
足阳明挟喉之动脉也②,其腧在膺中③。手阳明次在其腧外,不至曲颊一寸。手太阳当曲颊④。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后。手少阳出耳后,上加完骨之上⑤。足太阳挟项大筋之中发际⑥。阴尺动脉在五里⑦,五腧之禁也⑧。
★提示★
本段按先后排列次序,详述六阳经与任督二脉在颈项间的要穴名称和部位,并指出腋部的动脉要穴,以及针刺某些穴位时应注意的体位(表5)。
★注释★
①四次脉足少阳也名曰天容:次于中行任脉第四行的是足少阳胆经,名叫天容穴。其实,今之天容穴不属足少阳经,而属手太阳经。张介宾认为耳曲颊后是太阳经之天容穴,疑天容穴古代属于足少阳胆经。张介宾曰:“耳曲颊后,亦仍是指手太阳之天容穴,此非足少阳之穴,意者古以此穴属足少阳经脉。”马莳认为天容为“天冲”之误,丹波元简认为不妥。以上说法,以张氏的可取。
②足阳明挟喉之动脉也:张介宾曰:“挟喉动脉,即足阳明人迎也。”
③其腧在膺中:膺,指胸前两侧高起处。为足阳明胃经穴分布处。顺次而下有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等穴,“其腧在膺中”就是指这些穴位。马莳曰:“胸之两旁,谓之膺也。”张介宾曰:“自挟喉而下行于胸膺,凡气户、库房之类,皆阳明之腧,故曰其腧在膺中。”
④曲颊:指下颔角的部位。《太素·本输》注:“手太阳循颈上颊。颊,曲颊也,近牙车是也。”
⑤上加完骨之上:《太素》注:“手少阳上项挟耳后,故直上出耳上角,完骨在耳后,故上加完骨上是也。”张介宾曰:“此复言天牖穴也。”
⑥足太阳挟项大筋之中发际:此言天柱穴部位。在项后发际内,大筋外陷中。《太素·本输》注:“两大筋中发际,此太阳腧也。”张介宾曰:“此复言天柱穴,挟后项大筋中发际也。”
⑦阴尺动脉在五里:指用尺泽穴的动脉作五里穴的别称。
⑧五腧之禁也:指五里穴。其上有动脉,是古代医家所公认的禁针穴位。并认为误刺五里穴会使五脏气竭尽。《灵枢·小针解》:“夺阴者死,言取尺之五里。”其义即此。《太素》注:“五脏动脉,在肘上之五里腧大脉之上。”《明堂》云:“五里在肘上三寸,手阳明脉气所发,引向里大脉中央,禁不可刺,灸十壮,左取右,右取左。大脉,五脏大脉气腧也,故禁刺不禁灸也。”现在认为五里穴可“避开动脉。直刺0.5~1寸”(四版《针灸学》教材)。
表5 颈项部要穴表
说明:今之天容穴不属足少阳经,而属手太阳经。
【原文】
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腑;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肝合胆,胆者,中精之腑①;脾合胃,胃者,五谷之腑;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也。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腑也②,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
★提示★
本段叙述了脏腑的表里配合关系,以及六腑的生理功能;还特别提出了肾、肺、膀胱、三焦等脏腑对体内水液代谢的重要作用。
★注释★
①胆者中精之腑:《太素·本输》注:“胆不同肠胃受传糟粕,惟藏精液于中也。”
②中渎之腑:渎就是水道。三焦是人体主持气化和通调水道的器官。它除了运化水谷之外,其主要功能是通调全身水道,所以称为“中渎之腑”。
★分析讨论★
(一)脏腑相合的意义
“合”是配合、合作的意思,有相互联系、相互为用的意思。也就是说脏腑的功能活动,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彼此合作,构成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系,共同进行生理功能活动。
其脏腑相合的关系是:肺合大肠,肝合胆,脾和胃,肾合膀胱,三焦为孤腑。这种关系并不是古人凭空设想的,其理论根据可以从经络和生理病理两方面来看。
1.从经络看
(1)肺合大肠:手太阳之脉属肺络大肠;手阳明之脉属大肠络肺。
(2)心合小肠:手少阴之脉属心络小肠;手太阳之脉属小肠络心。
(3)脾合胃:足太阴之脉属脾络胃;足阳明之脉属胃络脾。
(4)肝合胆:足厥阴之脉属肝络胆;足少阳之脉属胆络肝。
(5)肾和膀胱:足少阴之脉属肾络膀胱;足太阳之脉属膀胱络肾。
2.从生理病理看
《素问·咳论》:“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脾咳不已,则胃受之……肝咳不已,则胆受之……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心咳不已,则小肠受之……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这说明脏病不愈则传之于腑。反之,腑病亦可引起其所合之脏发病,如脾不运化,可引起水湿内停,影响胃的腐熟功能,产生腹泻。反之胃病食滞内停,也可影响脾的运化功能,产生腹胀腹痛、四肢无力等症。
从上可见,尽管脏和腑的部位不同,可是二者在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上都有密切的联系。这就是脏腑相合的意义。
(二)对“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的理解
历代各家见解不一,现列出有代表性的几家以供讨论。
1.《甲乙经》以“少阳”作“少阴”,原文就成了“少阴属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两脏”指肺和膀胱。
2.《医经精义》认为,少阳三焦为水液之道路,而须受肾和肺的统帅。
3.张介宾曰:“三焦为中渎之府,膀胱为津液之府,肾以水脏而领水府,理之当然,故肾得兼将两脏。”
《甲乙经》认为少阴属肾而统领肺与膀胱,于前后文不符。原文中的“将”字,有统帅、带领的意思。《医经精义》认为少阳要受肾和肺的统帅,不合文义,亦不足取。张介宾认为肾为水脏而统帅膀胱与三焦两个水府,此见解较确切。因就功能而言,肾与膀胱、三焦的联系非常密切,这与脏腑相合的理论相吻合。《灵枢·本脏》有“肾合三焦膀胱”的理论,也可作为这个观点的旁证。以上三种见解,后世多从张介宾。
(三)关于“三焦为孤府”的讨论
孤是孤独、孤单的意思。此处六腑之中,唯独只有三焦没有一脏一腑的配偶关系,所以称它为“孤府”。《医宗必读》和张介宾认为由于三焦的气化功能贯穿体腔的上、中、下三部。十二脏中它最大,没有能和它相配合的,所以称为“孤府”。考“孤”字古代无“大”的含义,封建帝王以“孤”自称是“少”的意思,所以后说与原文之意不相符。
《灵枢·经脉》指出“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隔,历络三焦”“三焦手少阳之脉……散络心包,下隔,循属三焦”。《灵枢·经别》根据表里经经别的“六合”关系,明确指出心包与三焦相合。由此可见,三焦并非孤腑,其与心包络相合,后世均从此说。
【原文】
春取络脉诸荥①大经分肉之间②,甚者深取之,间者浅取之③。夏取诸输孙络肌肉皮肤之上④。秋取诸合⑤,余如春法⑥。冬取诸井诸腧之分⑦,欲深而留之。此四时之序,气之所处⑧,病之所舍⑨,脏之所宜⑩。转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已。痿厥者,张⑪而刺之,可令立快也⑪。
★提示★
本段论述取穴原则和针刺方法应顺随四时的变化,并指出针刺转筋与痿厥者的注意事项。
★注释★
①春取络脉诸荥:春天经气初发于外,邪气侵及体表,所以治疗取穴应以络穴和荥穴为重点。络脉指十五络穴,诸荥指各经的荥穴。
②大经分肉之间:经脉与肌肉间的空隙。
③间者浅取之:间,病轻或病减的意思,与“甚”相对。病轻或病减者针刺宜浅。
④夏取诸输孙络肌肉皮肤之上:诸输是指各经的输穴。孙络,是指细小表浅的支络。夏季阳发于外,经气表浅,宜浅刺腧穴和孙络。张介宾曰:“诸输者,十二经之输穴,如手太阴经太渊之类是也。络之小者为孙络,皆应夏气。夏以老阳之令,阳盛于外,故宜浅刺于诸腧孙络,以及肌肉皮肤之上也。”
⑤秋取诸合:诸合,指各经的合穴。秋天阳气衰少,针刺时应取合穴。《太素·本输》注:“阴气始杀,犹未能盛,故取于腧及以合也。春时阴气衰少为弱,阳气初升为微;秋时阳气衰少为弱,阴气始生为微。”张介宾曰:“诸合者,十二经之合穴,如手太阴尺泽之类是也。诸合应秋,故宜取之。秋以手少阴之令,将降未降,气亦在中。”
⑥余如春法:《太素·本输》注:“病间,故如春法,取络荥大经分间,亦随病间甚浅深为度也。”张介宾曰:“故余如春法,谓亦宜中取大经分肉之间,而可浅可深也。”
⑦取诸井诸腧之分:张介宾曰:“诸井者,十二经之井穴,如手太阴少商之类是也。诸腧者,脏腑之俞,如肺俞、心俞之类是也,非上文五输之谓。”有说“诸腧”包括背俞穴和五输穴中的输穴。因古代“俞”“输”“腧”三字通用,两说均有可取之处,但后世多从前说。
⑧此四时之序气之所处:人体经脉气血在不同的季节,所处的深浅部位亦不同,取穴与针刺应随四时变化顺序而变化。
⑨病之所舍:指病邪所停留的部位。
⑩脏之所宜:指脏腑病变时,针刺取穴所适宜的部位。
⑪张:即卧而张开四肢的体位。
⑪可令立快也:进行针刺后,病人立即有轻快的感觉。
★分析讨论★
(一)四时取穴及针刺常法
表6 四时取穴及刺法
由上表6可以看出,四时所取的穴位及部位均不同,四时针刺的深浅也有差异,这是因为四时温热凉寒的气候不同,人体阳气和脉气所在部位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邪气所侵袭停留的部位也不一样,所以针治脏腑病时选取的腧穴和部位也应随之而异。
目前,临床据四时取穴法运用较少,但刺法用得较普遍,即重者深刺,病轻及病减者浅刺。
(二)针刺某些穴位的注意事项
1.关于针刺某些穴位所应取的正确体位及禁刺的问题
(1)“刺上关者,呿不能欠;刺下关者,欠不能呿”。
(2)“刺犊鼻者,屈不能伸;刺两关者,伸不能屈”。
(3)“转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已”。
(4)“痿厥者,张而刺之,可令立快也”。
(5)“阴尺动脉在五里,五腧之禁也”。
前四点临床运用价值较大,沿用至今。关于五里穴禁刺的观点,并不尽然,我们曾针刺过此穴(避开动脉缓慢捻转进针),无特殊情况发生,亦无“使五脏气竭尽”之弊。
2.有关刺法顺序的理解
“转筋者,立而取之,可令遂已。痿厥者,张而刺之,可令立快也”,本段话宜放在“刺上关者……伸不能屈”之后,因二者都属刺法的注意事项,与此段内容相合。现放在四时取穴法之后,疑为脱简至此。
(四)五输穴的运用
井、荥、输、经、合是分布在肘膝以下的五个特定穴,简称为“五输穴”。五输穴的运用范围颇为广泛,治疗效果甚佳,具有一定的理论根据和科学依据。五输穴的运用,首提于本篇,《灵枢》后几篇亦有所论及,继后《难经》又有发挥,明确指出五输穴的主病、母子补泻法及“泻井当泻荥”的变通法,后世医家又补充了“补井当补合”和子午流注补泻法。
1.本书及《难经》对五输穴运用的有关记载
(1)本书对五输穴运用的论述
①首篇《九针十二原》便提出:“五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脏六腧,六六三十六腧。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此篇以水流作比,形容脉气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远到近的运行,并用水流名称命名了五输穴。
②本篇确定了五输穴的部位和名称,并论述了不同病的取穴,针刺深度和留针时间。
③《邪气脏腑病形》:“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指出了荥穴、输穴脉气浮现于浅层,适应治体表病和经脉病,合穴脉气位于深层部位,适用于治内脏病。
④《根结》:“四肢为阴阳之本。”说明了五输穴与根结是为“根”为“本”的关系。
⑤《寿夭刚柔》:“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荥输;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经;病在阴之阳者,刺络脉。”指出据疾病阴阳选配各经的五输穴治疗。
⑥《官针》:“病在脉,气少当补之者,取以鍉针,于井荥分输……病在五脏固居者,取以锋针,泻于井荥分输,取以四时……一曰输刺,输刺者,刺诸经荥输、脏俞也。二曰远道刺,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腑腧也。三曰经刺,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四曰络刺,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指出用不同的针具刺不同的五输穴可治不同疾病的虚实之证。
⑦《四时气》:“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者深刺之,间者浅刺之。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秋取经输,邪在腑,取之合。冬取井荥,必深以留之。”记载了不同季节、不同气候与不同病证应选用不同的五输穴。
⑧《五乱》:“气在于心者,取之手少阴、心主之输。气在于肺者,取之手太阴荥、足少阴输。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气在于头者,取之天柱、大抒,不知,取足太阳荥输。气在于臂足,取之先去血脉,后取其阳明、少阳之荥输。”提出了经气逆乱的不同部位,即取该经不同的五输穴。
⑨《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脏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荥;时主夏,夏刺输;音主长夏,长夏刺经;味主秋,秋刺合。是谓五变以主五输……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合,故命曰味主合,是谓五变也。”论述了治疗时,要顺应时气的盛衰,据脏腑五变而取五输穴。
2.《难经》中有关五输穴的运用
(1)《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此五脏六腑井、荥、输、经、合所主病也。”指出了五输穴的主病。
(2)《六十九难》:“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当先补之,然后泻之。不实不虚,以经取之者,是正经自生病,不中他邪也,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提出据五输穴的不同五行属性,运用补母泻子之法。
(3)《七十五难》:“东方木也,西方金也。木欲实,金当平之;火欲实,水当平之;土欲实,木当平之;金欲实,火当平之……东方者肝也,则知肝实,西方者肺也,则知肺虚。泻南方火,补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胜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故泻火补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提出泻南补北的用法。
(4)《七十三难》:“诸井者,木也,荥者,火也。火者,木之子,当刺井者,以荥泻之,故经言补者不可以为泻,泻者不可以为补,此之谓也。”论述了泻井当泻荥的变通法。
3.五输穴的几种运用方法
(1)“荥输治外经,合治内腑”
荥穴、输穴现于浅层,运用治体表和经脉病证,合穴位于深层,适用于治内脏病。
这里所指的合穴,又以足三阳经的下合穴为主。大小肠三焦虽上合手经,同时出于足三阳,此因六腑皆居于腹部,与足经关系密切,所以大肠合于上巨虚,小肠合于下巨虚,三焦合于委阳。“合治内腑”可理解为六腑有病,可取其下合穴治疗。此法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
(2)春夏秋冬主用法
表7 不同篇名的五输穴四时取穴、刺法表
由表7可见,三篇经文中所叙述的春夏秋冬取穴法,大同小异,此法目前临床运用较少。后世医家认为春夏阳气在上,经气行于浅表,刺宜浅,秋冬则相反,五输中井荥所在部位肌肉薄,经合所在部位肌肉较丰厚,故主张春夏取井荥,秋冬取经合。
(3)《难经》六十八难中五输穴的主病
①“井主心下满”:指井穴可治热邪壅闭心窍的症状,因其有醒神开窍泄热的作用,临床一般用于急救,多用放血法。另外,井穴尚有回阳固脱、行血助气之功,这一作用往往被忽视,如厥逆和乳痈乳汁不通均可刺井穴收效。
②“荥主身热”:身热泛指一切热病。荥穴有清泄脏腑火热的作用。临床上口臭、牙痛、便秘等属胃之实火的可泻内庭,属肝经虚火的可泻行间。
③“输主体重节痛”:指输穴可主治经脉病症,临床上常取后溪治腰痛,中渚、足临泣治偏头痛。
④“经主喘咳寒热”:即经穴可兼治内脏病、经脉病。如能治少阳经气郁滞的耳鸣、耳聋、胁痛之经脉痛,又能通调腑气治便秘症。
⑤“合主逆气而泄”:逆气指脏腑之气不和,合穴有通调内脏功能的作用,如尺泽治喘咳、阳陵泉治胁痛等。
(4)母子补泻法
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法,此法首提于《难经》,认为母能令子实,子能令母虚。本法又可分为同经和异经的母子补泻法。
①同经补泻法:如肺属金,土能生金,肺气虚证,补本经母穴太渊(属土)。水为金之子,肺气实证,泻本经子穴尺泽(属水)。
②异经补泻配穴法:如脾土为肺金之母,肺气虚,可取足太阴脾经的输穴太白(属土)。肾水为肺金之子,肺气实,可泻肾经的合穴阴谷(属水)。
(5)变通法
《难经》七十三难,首先提出“泻井当泻荥”法,后世医家又提出了“补井当补合”之法。
井穴位于四肢末端,肌肉浅薄,难以“游针于巷”以候气,且感觉敏锐,不宜施用补泻,故在母子补泻法的基础上加以变化,以此变通之法代替井穴的补泻法。临床亦有显著疗效,如属胃经实热的上齿痛,按补母泻子法,应泻木经井穴厉兑,以荥代之泻内庭,即能止痛。若刺厉兑,则病人痛苦且效果不佳。
(6)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运用
“子午流注针法”的运用,可分为两种,一为按天干开穴,一为按地支开穴,前者称为纳甲法,后者称为纳子法。
关于纳甲法中按时开五输穴的推算方法,以及纳子法的补母泻子取穴法,详见《针灸学》第四版教材。
(7)诊断与预防方面的应用
①在诊断方面:《黄帝内经》中的三部九候之诊,中部太渊、经渠、合谷,下部太冲、太溪、冲阳都属五输穴原穴。
②在预防方面:《素问》刺法论指出针刺可“折郁扶运,补弱全真,泻盛蠲余,令除斯苦”。并认为凡属五运六气升降失常而尚未发病者,均可取五输穴以预防。如木气不能升可取大敦,木气不降当取手太阴之所出(少商)、手阳明之所入(曲池),如此等等。后人主张常灸足三里,摩擦涌泉穴以增强先后天生生之气,预防疾病,却病延年。
以上各法,以(2)、(3)、(4)的应用较为广泛,但几种方法若在临床一起应用时,有时亦有相互矛盾之处,可据病情酌取某法治疗。
(三)现代科学依据
李复峰等认为五输穴所在部位,在大脑皮层投射区最大。从神经系统整合功能来看,五输穴位于肢体远端,是肢体功能最灵活、感觉最敏锐的部位。若接受同等量刺激,五输穴与机体其他部位相比,传入冲动要强得多,对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影响也大得多。其神经反射调节或神经体液调节机体各种功能的活动就愈活跃和广泛,所以疗效必然高。古代医家将井、荥、输、经、合穴定在四肢远端,其疗效显著,治疗范围广,至今在临床上仍具有指导意义。
关于五输穴的临床运用,方法可综合以上九种,据病情,因时、因地和因人选择应用。
【结语】
本篇分别论述了五个问题。
1.详述五输穴,即详细指出了五脏五腧(井、荥、输、经、合五种穴,其中心经的五输穴实为心包经五输穴)、六腑六腧(井、荥、输、原、经、合六种穴)的名称和部位及五行属性。
2.列出了颈部要穴的排列顺序。
3.提出了“脏腑之所与合”,即脏腑表里相合,以共同完成其生理功能,并指出了肾、肺、膀胱、三焦对体内水液代谢的重要作用。
4.指出了针刺某些穴位的正确体位及注意事项。
5.论及了四时取穴常法。
以上五个问题,自古至今,从理论到临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五输穴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各地医者均有不少临床经验有待搜集整理,其理论机制尚待进一步用科学实验证实。至于四时取穴常法,目前临床运用不够广泛,其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