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子:昆仑一梦入仙界 众仙高唱《黑暗传》
东边一朵红云起,西边一朵紫云开。
谁家孝子开歌场?引得四方歌师来。
脚踏山来山也动,鞋带水来水也抬。
来到孝家大门口,千山万水聚拢来。
昆仑歌师下山来,天地开张月开怀。
五道高门五光彩,龙头兽脊并满排。
起歌楼,搭歌台,开歌路,歌路开。
整顿锣鼓开歌场,日吉时良开开开。
……
一首流传在湖北神农架地区的民间小调,引出了一个故事——
民国年间,神农架密林中有一户人家,当家的是一位中年男人,其真实姓名不详,大家都叫他“罗昆仑”。罗昆仑从小跟着师父学唱《黑暗传》,和师父一起为周围办丧事的老百姓家做法事。罗昆仑四十岁那年,师父去世了,他便独自挑起担子,传承这种在民间流传了一代又一代的习俗。
这天,罗昆仑又去一户人家唱《黑暗传》。法事完毕已是深夜两点多,罗昆仑担心家里的妻女,决定连夜回家。吃了一通酒席后,罗昆仑辞别主家,一手打着灯笼,一手扶着肩上的担子,踏上了回家的路。担子的一头装的是锣鼓等家伙什子,另一头装的是主家送的十来斤红薯。罗昆仑看着那十来斤红薯,想着家中的妻女,心中漾起幸福的涟漪,脚步也加快了。
神农架原始森林里植被茂密,人烟稀少,野生动物众多。罗昆仑回家的路就是密林中一条隐隐约约的小道,在翻过几座山越过几条溪之后,罗昆仑的腿逐渐沉重起来。在翻越神农顶的时候,酒劲上来,罗昆仑再也支撑不住,便进入神农庙里打算休息一会儿。
神农庙是一座古庙,破旧不堪,好在比较干净,靠墙的地方还有一堆干草,可以坐在上面休息。罗昆仑迫不及待地坐到干草堆上,靠着神像打起盹儿来,不觉进入了梦乡。
睡梦中,罗昆仑来到一个地方,很熟悉,但又叫不出名字来,景色美丽,比神农架还要漂亮。他顺着一条小路向前走,走了没多远,遇到一条小河,河里有一条船,船上坐着一个人,正在向罗昆仑招手。罗昆仑细看,发现那人竟然是师父。罗昆仑赶紧走过去打招呼,但师父不理他,只是指着船头,让他赶紧上船。罗昆仑上了小船,刚在船头坐定,小船就顺着河道向前漂去,但没有人划船。罗昆仑也不觉得稀罕,只是静静地坐在船头。
罗昆仑四处一瞟,发现河道在半空中悬着,河道下面约二十丈的地方还有一片海,湛蓝湛蓝的,浩瀚无垠,安静无声。小船一直向前漂,师父不说话,罗昆仑也不说话。就这样,小船在河道里东转西转了很长时间,最后靠岸了。
船停下来,罗昆仑发现旁边有一幅斜斜地悬挂在水面上的帘子,是用小木块编制而成的,小木块之间的缝隙很大,然而要想上岸,必须得从帘子上面走过去。罗昆仑惊叹道:“这么陡,人能站得住吗?缝隙这么大,掉下去了咋办?”他小心翼翼地踩到帘子上,居然站得很稳,走了两步,感觉和在平地上走路没什么两样。他师父则直接从船上跳了下来,身子晃了两下,也没有掉下去。
罗昆仑顺着帘子向下走,走到下面的大海边,看到一只公鸡和一只鸭子。那只公鸡跑到水里找食吃,只露一截尾巴在水面上晃动。过了一会儿,这只公鸡又跑到海边的沙地里找食吃。罗昆仑看得很惊奇,叹道:“这公鸡还可以在水里找食吃啊!”而那只鸭子则一直站在水边,歪着头,一动不动地看着罗昆仑。
罗昆仑在师父的催促下继续向前走,二人来到一处平台,有一拨人坐在那里,一位老汉坐在最前面,像是这拨人的头头儿。罗昆仑走到老汉面前,看老汉其貌不扬,衣着普通,和集市上的小商贩并没有差别,就坐下来和老汉拉家常。
老汉对罗昆仑说:“听说你唱《黑暗传》唱得很好,我来陪你唱一段吧!”罗昆仑说:“好啊。你也会唱?”老汉说:“当然,不比你唱得差。”罗昆仑便支起锣鼓,奇怪,罗昆仑没有挑担子,锣鼓却一下子出现在了他的手中,不待罗昆仑细想,那老汉已经唱了起来,罗昆仑赶紧和他一起唱下去:
孝家门前搭歌堂,歌堂搭在楼中央。
一道中门通歌场,四道高门在四方。
打开东门好跑马,打开南门耍花枪。
打开西门支鼓架,打开北门招歌郎。
歌楼堂前好光景,好比天堂玉殿形。
上盖青色琉璃瓦,下铺玉石赛五金。
八根紫檀房梁柱,两扇桫椤大前门。
早晨开门金鸡叫,晚上闭户凤凰鸣。
锦幢上面绣海马,海马上面绣乾坤。
乾坤里面绣日月,日月旁边绣彩云。
彩云下面绣花朵,花朵下面绣鹌鹑。
鹌鹑叫开歌场路,进得前门把炮鸣。
一曲唱罢,好不痛快。罗昆仑起身问那老汉:“请问您是谁?”老汉哈哈一笑,说:“神仙。”师父在一旁一个劲儿地对罗昆仑使眼色,示意他赶紧走。罗昆仑转身欲走,不料那老汉突然站起来握住他的手不放,非常热情,嘴里还不停地说着什么,直到有人喊他,他才松手让罗昆仑离开。
罗昆仑随师父下了平台,二人沿着一条大河继续向前走。走了不远,看到一群小孩正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钓到了一条鱼,高兴得手足舞蹈。罗昆仑走近看了一眼,那鱼有斤把儿重,便说:“这是条鲇鱼。”见那小孩没有反应,罗昆仑甚感无趣,就和师父一起沿着大河继续前行。
走到一座亭子旁边,看到两个人正靠着栏杆交谈。罗昆仑凑上去听,却一句也听不懂,他摇摇头,离开了亭子。
师父领着罗昆仑走上一条宽宽的大道,大道边竖着一块石碑,上面写着三个大字——昆仑道。罗昆仑说:“这大道和我都叫昆仑,有意思。”昆仑道平直地伸向远方,没有一个人,安静得如同一幅铺在地面上的画。罗昆仑和师父一同来到昆仑道旁边的一座院子里。院子中间是一个大广场,广场上坐了好多人,正在专心致志地听两位讲师讲课。一位讲师抬头看看罗昆仑,招招手,示意罗昆仑过去。
罗昆仑便和师父一起走向讲台。那位讲师问罗昆仑:“刚才你是不是和玄灵大仙一起唱《黑暗传》了?”罗昆仑恭恭敬敬地答:“刚才确实和一位老汉一起唱了一段《黑暗传》,我问他是谁,他不说,只说自己是神仙。”两位讲师听罢哈哈大笑,说:“我们也是神仙,我们也来陪你唱一段吧。”
罗昆仑再一次支起锣鼓,他心中又是一怔:这锣鼓又是从哪儿冒出来的?不等他想明白,那两位讲师已经唱了起来:
昆仑山上一棵树,旁边悬崖万丈孤。
此树名叫长生木,枝叶繁茂演太初。
下生一根穿泉壤,上发一枝朝天枢。
左边枝头凤凰室,右边根上老龙窟。
先天元年砍树头,先天二年砍树兜。
先天三年才砍倒,世世代代人间留。
先师昆仑一道令,力士送木灵官扶。
主家用来做棺木,陪伴先人上坦途。
这是《黑暗传》中“造棺木”一节的曲子,两位讲师唱得极好,罗昆仑听得如痴如醉,暗自喝彩。一位讲师抬手示意罗昆仑一起唱,罗昆仑唱道:
螳螂扑蝉不由说,岂知黄雀在后啄。
黄雀又被金弹打,打弹之人被虎拖。
老虎掉进深坑内,深坑又被黄土梭。
黄土上面长青草,青草又被镰刀割。
镰刀又被铁匠打,铁匠又被无常捉。
劝人行善莫作恶,因果报应故事多。
两位讲师对《黑暗传》的这种精进程度不是下苦功夫就能达到的,听二人唱这一曲,罗昆仑深感受益匪浅,赶紧致谢道:“谢谢两位大仙,在下茅塞顿开。”一位讲师说:“不用谢。”另一位讲师解释道:“音乐的功能在于一个‘娱’字,目的是娱神和乐人。判断一首曲子是不是能够娱神,可以通过其是否能够娱己来检验。一首曲子如果能够娱悦自己,那么它也一定能够娱神,可以在祭神祈福的活动上唱诵。《黑暗传》里的曲子都是一些旋律优美、内容向上的曲子,足以娱己娱神。”罗昆仑听罢深感有理,有心问一下两位讲师是谁,又担心他们和先前那位老汉一样不愿意说。恰巧师父催促他离开,他便赶紧道了别,和师父一起离开了讲台。
罗昆仑和师父又回到河边,走了不远,看到一座桥,桥头上几个人正坐着喝茶。师徒二人走上前去,一人对罗昆仑讲:“这里是仙界,欢迎你啊。你先前遇到的那个老汉是玄灵大仙,后来遇到的那两个讲师是玄阴大仙和玄阳大仙。这三位大仙是整个仙界的头头儿,你和他们有缘。过了这座桥河对岸就是神农顶,你可以回家了。欢迎你再来。”
罗昆仑致了谢,和师父上了桥,向对岸走去,二人莫名其妙撞进了一个小篷子里。篷子的另一端有一个出口,但是横着一根木棍,过不去。罗昆仑赶紧后退,不小心撞掉了两根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香。看着那两根躺在地上冒着青烟的香,罗昆仑心中一阵愧疚。待他们慢慢地退出小篷子,再看那小篷子,就是一个简单搭起来的小过道而已,过道的这一端在桥上,另一端在河对岸,是出口。
小篷子旁边站着两个小孩,罗昆仑对他们说:“你们把路挡着,别人咋过呀?”两个小孩说:“掏钱,两个铜板买一副对联。”罗昆仑说:“我不要对联,一个铜板行不行?”两个小孩默许了,罗昆仑便掏出一个铜板放到两个小孩手中的布袋里。然后罗昆仑就和师父一起进了小篷子,走到了另一端。
出来后,师父对罗昆仑说:“昆仑呀,师父对不起你,以前教你唱《黑暗传》,师父藏了一些,没有全教给你。今天机会难得,我陪你唱一段,全部教给你。”罗昆仑吃了一惊,一路上师父都没说一句话,没想到这时候开口了。罗昆仑赶紧回复道:“师父说的是哪里话,我能跟您学唱《黑暗传》是我的福气。我天生愚笨,学艺不精,有负师父的期望,很惭愧。今日能够再一次得到师父的指点,徒弟求之不得呢。”
罗昆仑再次支起锣鼓,打起十二分精神,吆喝一声,先秀了一把鼓技。三通锣鼓罢,护坛众神惊。玄阴大仙、玄阳大仙、玄灵大仙暗中传令:“知事者各起知事,知礼者各起知礼,各路神仙为罗昆仑清空场地,不得打扰罗昆仑展示本领。”罗昆仑当然不知道这些玄妙,只是像往常一样和师父一起高唱《黑暗传》:
师父唱问:
讲天由,讲天由,讲起天由水长流。
天河岸上几道沟?哪道沟里出铁牛?
什么人放?什么人收?什么人置下铁笼头?
铁牛闯下什么祸?铁牛又被何人收?
罗昆仑唱答:
天河岸上九道沟,九道沟里出铁牛。
老君放,老君收,老君置下铁笼头。
吃了昆仑山上草,喝得黄河水不流。
撞塌天宫三万三千琉璃瓦,撞倒王母三千三万金柱头。
玉皇大帝生了气,贬到人间万事休。
牧童放,农夫收,耕田耙地老黄牛。
师父唱:
我问青山何时老?青山问我几时闲?
我问流水翻什么浪?流水问我白什么头?
叹得人生多忙碌,难比山青水长流。
罗昆仑接唱:
或唱天文与地理,或唱日月并五星。
或唱昆仑与五岳,或唱开天辟地人。
或唱稀奇并古怪,或唱沧海与桑林。
或唱青山并绿水,或唱走兽与飞禽。
师出题目我作文,我拿题目问先生。
歌朋歌友高声唱,一唱唱到大天明。
师徒共唱:
说混沌,道黑暗,讲不清,唱不完。
下到泉壤多奥妙,上到九天玄又玄。
或唱混沌多少年,或唱日月怎团圆。
或唱玄黄传盘古,或唱人苗出世间。
九番洪水三开天,女娲抟土传人烟。
一百零八七十二,三十六祖定江山。
唱毕,师徒二人意犹未尽。罗昆仑感觉自己对唱词、调子的掌握更深刻了,唱《黑暗传》更加驾轻就熟、炉火纯青,心中十分高兴。师父抬头看看天,掏出一颗珠子交给罗昆仑,说:“这是混元珠,玄妙无比,一阴一阳,阴的叫‘玄阴珠’,阳的叫‘玄阳珠’,编写《仙名册》是你的使命,混元珠对你编写《仙名册》有帮助,你把它收好。时间不早了,你赶紧走吧。”
罗昆仑接过混元珠,看那珠子约有核桃大小,像有生命一样,五彩流光,灵动无比。但一颗珠子怎么会有一阴一阳呢?罗昆仑不懂。
罗昆仑头脑一热,想试试这混元珠的威力,便瞄准远处的一棵大树,用力掷去。不料,那混元珠一离开罗昆仑的手就一分为二,没有飞向远处,而是掉了下去,直接砸在罗昆仑的两个脚踝上。罗昆仑感到一阵钻心的疼痛,坐到地上,用手捂着脚脖子,一边揉一边哎哟哎哟地叫。
一声鸡鸣,罗昆仑醒了过来,刚才的一切原来是一个梦,他仍旧坐在神农庙中的草堆上,靠着神像,头抵着神像的腿,还没有清醒过来。不过,罗昆仑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脚脖子被地上的石子硌得疼痛无比。他慢慢拿开脚,发现两个脚脖子下面各有一个圆珠子,正是这两个圆珠子硌得他脚脖子疼。罗昆仑捡起这两个圆珠子细细打量,发现两颗珠子一大一小,貌不惊人,但十分坚硬。大的一颗像是石头做的,但罗昆仑从来没见过这种石头;小的一颗像是泥巴做的,简直就是一颗小泥球。
罗昆仑疑惑起来,难道这就是混元珠,或者叫玄阴珠和玄阳珠?这东西非金非银的,看起来并不稀罕啊。罗昆仑把它们收在担子中,挑起担子下山回家了。
这玄阴珠、玄阳珠从何而来,《仙名册》是啥玩意儿,和罗昆仑又有何干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