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抠图:Photoshop专业抠图技法案例教程](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45/44812345/b_44812345.jpg)
1.3.1 分多次抠图
在抠图中,主体对象存在高光、阴影、中间调等明暗特征,再加上复杂的背景,使得只抠一次就成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背景单一、打光均匀、对比强烈的案例通常只来源于摄影棚等特定拍摄场景,而随手一拍的生活照才是常见的抠图对象。那么,更贴近生活、背景更复杂的案例要怎么处理呢?由此引出了抠图过程中的第1个大方略——分多次抠图。
在抠图中,主体对象经常会出现色调明暗程度不一致的情况,例如宠物狗的深色绒毛与浅色绒毛、人像中的棕黑色头发与浅色衣服等。遇到这类情形,分多次抠图就在所难免了。
宠物狗的绒毛
以图1-15所示的萌宠摄影图为例,其主体对象是一只可爱的宠物狗,背景是虚化的海边风景。对于这种细节较多的对象,通道是一个好的选择。3个通道下的图像情况如图1-6所示。可以发现,“蓝”通道下宠物狗的深色绒毛、浅色绒毛与背景的对比都比较强,因此可以初步确定使用“蓝”通道抠取绒毛。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F677E/23946234809425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58075-0018-18_90_521_439_753.jpg?sign=1738835429-YS6CchXC5zNRapMsNiQQuPWX3tcXbRSa-0-4dcbc05eda7a54d218729528a91941db)
图1-15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F677E/23946234809425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58075-0018-18_453_518_906_758.jpg?sign=1738835429-3FjaQ8OOi2JiKUjqj8LsLcau0XYRrGsp-0-87384b15011d76da740d647b6edd14c5)
图1-16
进一步分析发现,虽然深色绒毛与浅色绒毛都可以使用“蓝”通道抠取,但是不可能一次性将两者同时抠出。在抠取深色绒毛时,势必要将深色绒毛调暗,使其逐渐变黑,将背景调亮,使其逐渐变白。而抠取浅色绒毛的调色过程则恰好相反,如图1-17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F677E/23946234809425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58075-0018-18_454_788_905_1049.jpg?sign=1738835429-Gq5o739XIYDCjGMyaLcxctuavE9JYvUz-0-fa399d048390251ca65e747827096fdc)
图1-17
经过分析,本案例的抠图思路如下。
第1步:宠物狗全身布满绒毛,细节较多,因此通道是一个好的选择。
第2步:观察“红”“绿”“蓝”3个通道的图像情况,发现在“蓝”通道下,深色绒毛与浅色绒毛同背景的对比均较强,因此可以使用“蓝”通道抠取绒毛。
第3步:在抠取深色绒毛和浅色绒毛时,色调调整方向恰好相反,因此需要复制两个“蓝”通道,分两次抠取。
通过对本案例的分析可知,在抠取深色绒毛与浅色绒毛时,虽然都使用“蓝”通道,但是由于绒毛颜色有深浅之分,所以需要分两次抠取。整个抠图思路如图1-18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F677E/23946234809425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58075-0019-19_63_89_917_241.jpg?sign=1738835429-XvyGZ6oRhHGafEDtx4g3qKKJY8amlzxV-0-2450f4dcf9834080f4ae8367745d102b)
图1-18
女生的头发与衣服
图1-19所示校园人像摄影图的主体对象是一位漂亮的女生,背景是虚化的大学校园。通过对这张图片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信息。
第1个:主体对象的外轮廓由毛绒外套、手、树叶和头发4个部分组成,如图1-20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F677E/23946234809425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58075-0019-19_79_413_474_636.jpg?sign=1738835429-gxnGx9NMTt3JkYJ4Io9572ocECoKyoNp-0-25c95ccf56b9c073c4978c823e5895d9)
图1-19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F677E/23946234809425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58075-0019-19_492_413_888_636.jpg?sign=1738835429-PVLn8DX74RHnevPc9f7AUP0judUvI2hu-0-55c118930baae2e8789427ad5e494e23)
图1-20
第2个:这4个部分的外轮廓根据细节的多少可以分为两类。手和树叶是一类,它们细节不多,轮廓清晰,适合使用“钢笔工具”抠取;毛绒外套和头发是另一类,它们细节多且杂乱,并且与背景的对比较强,适合使用通道抠取。与前面宠物狗图片的案例类似,由于头发和毛绒外套的色调明暗程度不一致,因此在抠取这两部分时,需要使用不同的通道。“绿”通道中头发与背景对比较强,“蓝”通道中外套与背景对比较强,如图1-21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F677E/23946234809425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58075-0019-19_490_676_895_907.jpg?sign=1738835429-UDfesV2GzPFW4fQfLrGBVpbrCtMIFzTo-0-3d61c506524c3fbfca48ec1f135c7083)
图1-21
相比宠物狗的案例,本案例在抠图分类上更进一步,首先根据主体对象边缘细节的多少进行一次分类,接着又根据头发、毛绒外套色调明暗的不同进行二次分类。整个抠图思路如图1-22所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7F677E/23946234809425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58075-0019-19_61_1000_911_1172.jpg?sign=1738835429-jbortAQofqQ7DT5E2zAJIUh7kb5nKPvT-0-c9680421d6c7f1f66dfd2365a5b9cb41)
图1-22
技巧提示
在笔者看来,分多次抠取有3个优点。
第1个:提高效率。通过分割主体对象,将整个抠图过程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只需完成相应的抠图任务。虽然总的工作量没变,但是通过分割,人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某个子任务上,这样就提高了完成子任务的工作效率,从而间接提高整体抠图的效率。
第2个:有成就感。每完成一项子任务都会获得阶段性的成功,这在带来满足感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强了自信,这种稳扎稳打、循序渐进的沉浸感、充实感是一次性抠图不能带来的。
第3个:扩大抠图工具和命令的使用范围。在整体抠图时,每使用一个抠图工具或命令,都需要考虑它对整个图像的影响,正是由于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性,很多初学者在抠图时畏首畏尾,降低抠图效率的同时也很难提高抠图质量。如果将主体对象分割成几个部分,那么我们不必统筹全局,只需要关注局部区域的图像,所以抠图工具和命令仿佛得到了“Buff加成”,变得十分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