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华化学:勇于改革,自主创新,成为全球化工龙头
万华化学前身为烟台合成革厂,起源于“让每个人都能穿上皮鞋”的理想。随着合成革技术的扩散,企业经营步履维艰,从1996年开始经营困难,债台高筑,无力偿还借款利息。烟台合成革厂穷则思变,发展重心向核心企业MDI业务转移,成为万华化学历史性转折的开始。上市后,万华化学继续自主创新,深耕技术,实现了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万华化学通过吸收合并控股股东万华化工,实现整体上市,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机遇,成为全球MDI第一大生产商(以产能计算)。
成立二十年,依靠自主创新实现高速发展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烟台万华聚氨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华化学”“万华”,股票代码:600309.SH)是一家全球化运营的国有控股公司,员工总数1.5万余人,业务聚焦于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三大板块,致力于提供高性能的化工新材料。作为一家以技术创新见长的高科技企业,万华化学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第一核心竞争力来培育,现已发展成为全球技术领先、产能最大、最具综合竞争力的MDI(亚甲基二苯基二异氰酸酯,是制备聚氨酯的主要原料之一)制造商,拥有国内工艺先进、配套完整、最具竞争力的丙烯产业链,以及特种胺、ADI(脂肪族异氰酸酯)、聚醚、PC(聚碳酸酯)、TPU(热塑性聚氨酯)、表面材料等一大批世界一流技术的化工新材料与精细化学品的全球化公司。
万华化学成立于1998年12月20日,其前身是烟台万华合成革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华合成革”)的一个车间,成立时拥有1.22亿元资产、396名员工,是山东省第一家先改制后上市的股份制公司。
万华化学成立二十年来,通过股份制改造,在上交所上市,理顺公司机制、体制,从而实现了迅速发展。
依靠自主创新,公司产品由成立之初的1.5万吨/年的MDI单一产品,发展到目前主要业务聚焦于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三大板块,拥有一千多个产品牌号,总产能超过430万吨/年。
从企业规模上,由万华合成革的一个车间,发展成为目前拥有国内35家、海外25家法人公司,5个产业基地,6个研发中心;员工人数由最初的396名发展到国内12000多名、海外3000多名的综合性集团公司。
从经营规模上,万华化学营业收入由成立第一年的2.1亿元发展到2019年的681亿元,二十一年增长超过300倍;净利润由2628万元发展到2019年的105.9亿元,二十一年增长约400倍;2019年公司实现利税153亿元。具体见表1-2-1、图1-2-1。
图1-2-1 万华化学自上市以来营业收入、净利润和总市值
资料来源:Wind数据库。
表1-2-1 2019年世界化工50强
续表
资料来源:《化学与工程新闻》。
从二级市场投资者回报来看,万华化学上市以来年年进行现金分红。从2001年1月5日上市以来,公司累计现金分红达到243亿元;公司2001年上市首日开盘价28元/股,收盘后市值37亿元。截至2020年10月19日,公司市值达到2568亿元,二十年增长了68倍。公司股东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以改革实现市场化运作机制,以创新打破国外垄断
万华化学的成长之路,是一条“改革+创新”的双轮驱动之路。通过改革,万华化学形成公司制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和管理体系;通过创新,万华化学打破国外垄断,打造一体化绿色化工产业链。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谋发展。万华化学的成功之路,是踏上了时代的发展和国内市场经济腾飞的上升路径。
从烟台合成革厂瘦身为MDI,借助上市对旧企业制度进行革新
万华化学的前身是烟台合成革厂,起源于“让每个人都能穿上皮鞋”的理想。1978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在一份关于合成革项目的文件上写下几行批示,“应当把它作为重点建设项目,因为人们太需要了”,“望快点谈成为好”。为了解决十亿老百姓穿皮鞋难的问题,我国从日本引进一条年产300万平方米的合成革生产线,为此成立烟台合成革厂。
虽然烟台合成革厂完成了国家的目标,但是在原有的体制下,合成革制造技术扩散,人才大量流失。尽管制革业发展迅速(300万平方米合成革约合重量1800吨,2017年中国合成革产量合计340万吨,比1983年增长了1933倍),但烟台合成革厂却步履维艰。从1996年开始,经营困难,债台高筑,无力偿还借款利息,不得不申请纳入国家经贸委批复的第二批债转股企业,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的借款通过华融、信达实施债转股。
万华化学后来得以成为企业核心优势的、国内具有先进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MDI,也是由于皮鞋的生产需要而诞生的。聚氨酯,其广泛应用于隔热材料、保温材料、建筑材料和人造皮革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多个行业。1978年,从日本引进合成革生产线的同时,作为项目配套装置,也从日本引进了一套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国际水平、年产1万吨间歇工艺的MDI装置。1984年该装置建成投产后,由于没有掌握核心技术,运行极其困难,十年没有达产,更谈不上发展。原国家计划委员会为了缓解供求矛盾,在“七五”“八五”期间,先后批准过四家企业引进技术建设MDI项目,但因为国外实施技术封锁而无法成行。万华因引进装置十年不能达产,也曾寄希望于再次引进技术。万华首先想到了向日方请求帮助,但日方却表示,只能改造老装置以提高2000吨规模,并开出天价的技术转让费,通过引进新技术来新建装置是不可能的。后来,万华又转向与欧美跨国公司谈技术引进,跨国公司提出先要调查中国市场,而当跨国公司了解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能之后,他们决定自己在中国建厂。自此,万华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正具有市场潜力的高技术是买不来的,自主创新能力是花钱买不来的。”1993年,万华正式成立技术攻关小组,但由于MDI技术难度大,人才匮乏,研发进度缓慢。经过几年的努力,万华终于靠自主摸索,于1994年在引进装置十年后达产1万吨。创新带来的胜利之果,让万华明确了要进一步打破国外封锁,掌握MDI制造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决心。公司联合高校并引进高端人才,成立了MDI研究开发课题组,全面自主开发MDI制造技术。虽然员工都发不满工资,但公司依然坚持不懈地实施研发投入,累计投入开发资金5亿元。经过十二年持续不断地研究开发,万华终于开发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目前国际领先水平的MDI制造技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MDI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而万华也成为了国内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DI制造企业。
1998年是万华不堪回首的一年,也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一年。这一年,万华到了职工工资发不出来、资不抵债的边缘。穷则思变,万华将企业优质资产MDI产业剥离出来,联合东方电子等四家企业成立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现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积极筹备上市工作。
万华采取存量企业增量改制的方式,分三个阶段启动和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司在保持国有第一大股东,吸收管理骨干、技术骨干、业务骨干等员工入股的同时,大胆引入外资、民资,构建新型股权结构,形成了国资、外资、民资和员工持股的混合所有制利益共同体,实现了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具体股权结构见图1-2-2。
图1-2-2 万华化学股权结构
资料来源:万华化学公开资料。
募集资金提升产能,海外收购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2001年1月,万华成功挂牌上市,成为山东第一家先改制后上市的股份制公司。首次上市融资4.6亿元,为公司MDI业务扩大规模及时提供了资金支持,实现了发展重心向核心MDI业务的转移,对万华的发展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成为其历史性转折的开始。
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MDI下游应用的建筑、家电、轻纺、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增长,带动了我国MDI需求的增长。资本市场的募资,为万华化学提升产能、完善配套工程、自主创新MDI技术带来了有力的支持。2000年,万华化学MDI的市场份额仅占国内的15%。到2019年,万华化学在国内MDI的市场份额超过40%,在全球MDI的市场份额超过20%,成为世界级的聚氨酯龙头企业。
2001年1月6日,万华化学在上交所刚挂上600309代码正式上市交易的次日,行业内的化工巨头巴斯夫与亨斯曼两公司联手中方伙伴签署协议,将在上海漕泾化工园区投资10亿美元,兴建以16万吨一体化MDI生产装置为主的一系列化工工程项目,该项目预计2005年正式投产。这一消息对于当时年获利能力不足5000万元、年产量不过2万吨、IPO完成后净资产6.5亿元的万华化学而言,无疑是巨雷轰顶,立即被推入生死存亡的境地。
为抵御竞争对手的市场侵占,万华随即拍板,迅速做出启动投资25亿元、上马年产16万吨MDI项目的立项工作。成功在上交所挂牌交易,标志着万华进入了中国资本市场,搭建了资本融资平台。这对当时只有6.5亿元的净资产却要干25亿元投资的万华来说,正是拥有了重要的融资渠道和资本后盾,才敢做出如此果断和大胆的决定。
也正是由于万华IPO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后续宁波万华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宁波项目投产后,使万华产能得到快速提升,拥有了持续造血能力,打破国际化工巨头在中国MDI行业的垄断,在化工巨头垄断的行业中博得一席之地。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万华以12.6亿欧元成功收购匈牙利宝思德化学公司,得以在竞争对手的主要盈利区拥有了自己的生产基地。
此次收购能够顺利实施,得益于公司上市以来在人才、资金、商誉、管理经验等多方面的积累。上市为万华带来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他们在并购过程中使用有效的金融工具,避免了潜在的法律风险;凭借上市后长久以来的优异表现,万华获得国内银团对此次收购的金融支持;同时,在收购过程中,国外利益相关方通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平台,对万华有了深刻的了解,从而逐步由对抗转向了合作。
在受托管理宝思德之后,万华化学将多年来积累的上市公司管理经验向宝思德输出,并进行企业文化、东西方文化的整合,逐步帮助宝思德扭亏为盈,实现了万华化学在欧洲的产业布局。2017年,宝思德业绩大涨,弥补了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的所有历史亏损,成为中东欧百强企业。匈牙利人和全球同业自此对中国和万华化学拥有全新的认识。此次并购整合完全符合中国“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具有重大意义。
坚持技术创新,实现企业跨越式发展
要维护住万华作为化工企业在全球产业中的地位,仅仅依靠MDI产业是远远不够的,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开拓创新,发展新的品类,走向化工产业链中最困难、最高端、壁垒最高的业务。而万华后续的产业运作和业务支持都是顺着这条路径走下去的。
ADI是制备高端聚氨酯材料的核心原料,因附加值高、增长迅速且盈利能力强,被誉为“聚氨酯产业皇冠上的明珠”。过去七十年,ADI长期被两家国外跨国公司垄断。万华自1999年开始开发ADI,前六年先后三次成立课题组进行开发,均以失败告终。但万华一直未放弃。2005年,公司再次成立课题组,经历四年艰苦试验,才取得了ADI中试技术突破。并在接下来的六年持续攻关,最终打通ADI全产业链流程,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技术最先进、产业链条最完善的ADI特色产业链。
在异氰酸酯下游应用技术的开发方面,万华用四年时间从零开始,组建起一支百余人的环保表面材料研发创新团队,并于2013年孵化成立表面材料事业部,2015年实现盈利。预计在未来八至十年内,这个事业部将发展百亿元产值的新业务,万华也将成为涂料和黏合剂等领域环保材料和助剂的领先供应商。此外,万华还相继研发成功世界上仅少数跨国公司掌握的,与PC、SAP(高吸水性树脂)、MMA(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产业链相关的高附加值化工及化工新材料产品。同时,公司还孵化了TPU、汽车内饰材料、冰箱料、高档水性革、高铁等高端应用产品,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本着战略前瞻布局的思维,万华把先进制造材料、大健康产业和环境保护产业作为未来新的发展方向,建立了前瞻性研究实验室,并对这些产业进行了大量前瞻性投入,取得了很好的进展。
在先进制造材料方面,万华成为全球第二家掌握最高端3D打印材料——尼龙12全产业链的企业,还开发出基于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增材打印材料;同时,表面材料业务还正在开发UV光固化型喷墨3D打印材料。随着两大光学高性能材料PC和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的投产,万华将在现有众多材料平台的基础上,搭建一个涵盖热熔成型、激光烧结、光固化三类的3D打印材料平台。
万华化学每年将销售收入的4%~5%用于研发,近年来均超过12亿元/年。2017年研发经费支出达12.38亿元;2018年,公司研发经费支出达16.1亿元;2019年,公司研发经费支出17亿元。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已成为万华化学经营业绩快速稳步增长的原动力之一。
面对新的市场形势和挑战,万华化学积极应对,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和自主创新道路,深化全球战略布局,优化全球供应链管理体系,统一全球资源配置,持续提升全球化运营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通过创新经营,主动开源节流,持续深化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产业链一体化纵深,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不断创新具有技术领先优势的新产品,拓展多元化产品组合,进一步提升为客户提供好产品和系统性解决方案的能力,创造超额市场价值。
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提高企业竞争力
万华作为上市公司,从设立之初,就根据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要求,实行人员、资产、财务、机构、业务的“五分开”,并建立包括股东会(权力机构)、董事会(决策机构)、监事会(监督机构)和经理层(经营管理机构)的法人治理机制;根据《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进行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披露。
万华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等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建立独立完整的专门委员会,包括审计、战略、提名、薪酬委员会,以完善董事会结构;健全风险管理机制。万华根据交易所的要求每年均聘请专业审计机构对公司内控进行审计,识别公司风险并建立风险应对机制;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避免任何个人意志和力量凌驾于内部审计之上;建立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独立董事制度,并明确划分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职责与关系,确保监事会的知情权,完善监事会制度,发挥监事会的作用。
通过严格的监管机制、健全的内控机制、充分的信息披露制度,万华有效规范关联交易,避免因违规超额担保引发的资金链风险,防止追逐热点随意跨界收购,自上市以来一直专注于化工新材料这一主业,能够真正做到利用资本市场为实业服务。
万华深刻认识到作为资本市场的参与者要“讲规矩、有红线、有底线”,只有牢固树立规范意识,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上市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才能保持万华持续、健康、稳步发展,才能在资本市场上走得更远、更健康。
自上市以来,万华化学全面开展“瘦身健体”,推行扁平化管理,提高决策效率和管理效能。组建了聚氨酯事业部、新材料事业部、PC事业部、功能化学品事业部、表面材料事业部,提高决策效率。通过机构改革和资源整合,梳理完善成本分析和价格体系,建立健全各项市场化管理制度,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和降低。20世纪末,伴随万华的改革改制,为跟上机制转换的步伐,万华相继启动“创新工程”“3I国际化战略”(2006年提出,利用十年时间将发展成为一个达到国际化标准、具备综合国际竞争力、实施国际化运营的3I跨国公司),制定了科技进步奖励办法、工资与效益挂钩的考核办法、项目经理负责制、比价采购管理办法、竞聘上岗、末位淘汰制等一系列长效激励约束机制。通过管理理念的更新,紧跟现代企业管理趋势,适应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
抓住“一带一路”机遇整体上市,为未来大发展奠定基础
万华化学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机遇,通过吸收合并控股股东万华化工,成为全球MDI第一大生产商(以产能计算)。万华化学通过向控股股东万华化工的5名股东,即国丰投资、合成国际、中诚投资、中凯信、德杰汇通发行股份的方式对万华化工实施吸收合并。交易完成后,万华化学为存续方,承继及承接万华化工的全部资产、负债、合同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万华化工注销法人资格,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被注销,万华化工的股东成为上市公司的股东。
万华化学的整体上市,源于在战略推进的过程中,意识到其在公司架构、决策效率上与大型跨国化学公司还有较大差距。万华也期望通过这次的吸收合并,实现公司的整体上市和更多的业务协同,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成为“全球化运营的一流化工新材料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这次整体上市,对于万华具有以下几方面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是加快企业全球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助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万华在2008年收购了匈牙利宝思德公司(万华化工间接持有宝思德公司100%股权)。宝思德公司的生产基地地处欧洲中心,区位优势突出,交通物流发达,素有“欧洲门户”之称。2015年6月,中国政府与匈牙利政府签署了“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中匈两国在政治、经济、外交等诸多领域进行了互联互通,并正式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万华化工作为中东欧地区投资规模最大的中资企业之一,以宝思德公司园区为依托,规划建设以化工和生物化工为主要特色的加工制造型经贸合作区——中匈宝思德经贸合作区。本次整体上市完成后,宝思德公司成为上市公司全资子企业,依托上市公司强大的融资能力和盈利能力,扩大对中匈宝思德经贸合作区的主导力,树立中资企业在欧洲的良好形象,以点带面,将中匈宝思德经贸合作区打造成中国在中东欧的加工制造基地,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机遇,用好匈牙利在中东欧地区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二是有效应对全球化工行业并购变化,形成跨洲际联动的产业布局。自2015年以来,全球化工行业发生若干起大型跨国企业的并购案,包括陶氏化学与杜邦合并为陶氏杜邦,德国拜耳收购孟山都,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这些世界级的并购案正在深刻影响着全球化工产业的版图,市场集中度的上升,寡头竞争局面的形成,也对万华化学的全球化发展战略产生深远影响。在聚氨酯这个寡头垄断行业里,万华化学的主要竞争对手有4家,分别为巴斯夫(BASF)、科思创(Covestro)、陶氏杜邦(DowDuPont)和亨斯曼(Huntsman)。万华化学(不含宝思德公司)和上述4家公司的聚氨酯合计产能约占全球总产能的80%,其中万华化学年产能180万吨,仅次于巴斯夫的181万吨,居全球第二。但是,过去十余年间,4家主要竞争对手已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生产和运营布局,而万华化学目前只在中国拥有生产装置,在全球性的聚氨酯行业市场竞争中,承受着亚洲局部产能过大的风险。本次整体上市完成后,宝思德公司成为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并纳入上市公司的整体战略布局,上市公司成为全球第一大MDI供应商,并将实现在亚洲、欧洲和美洲三大主要市场均建有(拟筹建)生产基地的布局,从而也将实现全球化、跨洲际联动的生产和运营,更好地与跨国行业巨头展开竞争,更好地应对全球化工行业集中度上升、竞争加剧的局面。
三是实现万华化工整体上市,极大地增强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万华化学和宝思德公司均为全球知名的化工企业,深耕聚氨酯行业多年,均具有较强的核心技术积累及采购销售渠道覆盖。整体上市前,宝思德公司作为万华化学控股股东的子公司,受到上市公司独立性和同业竞争限制的约束,上市公司只能通过受托管理的方式影响宝思德公司的管理能力、企业文化,在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资源共享方面均存在严格限制,这不利于上市公司整体战略的实施,也束缚了宝思德公司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整体上市完成后,上市公司将与宝思德公司形成全面的资源支持和共享,上市公司的规模效应、协同效应将进一步凸显,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抵御经营风险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从而助力“中国万华”向“世界万华”的转变。
四是解决上市公司的同业竞争,显著减少关联交易。目前,上市公司与宝思德公司的主营业务均为聚氨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虽面向不同市场,但宝思德公司与上市公司存在潜在的同业竞争关系。同时,报告期内,万华化工及其下属宝思德公司与上市公司存在较大金额的采购、销售、受托管理等关联交易。本次吸收合并交易完成后,万华化工作为被合并方将予以注销,万华化工旗下资产将实现整体上市,宝思德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的潜在同业竞争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上市公司原控股股东万华实业对市场作出的关于解决宝思德公司同业竞争的承诺也将得到妥善履行,同时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也将大幅减少。本次交易有利于增强上市公司独立性,进一步促进上市公司规范化运作,切实保护上市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五是有效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助力打造国内外一流上市公司。万华化学正在实施全球化的发展战略,并制定了成为全球化工企业10强和世界500强企业的中长期发展目标。但是,由于目前公司治理层级较多,在股权结构透明度、治理机制、组织架构和决策效率等方面与大型跨国化学公司仍存在较大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市公司的国际化进程和全球综合竞争力。通过本次万华化工的整体上市,万华化学的股权结构将更加透明清晰,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将更为扁平化,组织架构将进一步精简,决策效率将实现进一步提升,员工积极性将得到进一步释放,从而助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转型升级。
万华集团整体上市,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资本运营效率的重要举措,为万华未来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体制机制基础。
小结
万华化学的成长之路,是一条“改革+创新”的双轮驱动之路。“真正具有市场潜力的高技术是买不来的,自主创新能力是花钱买不来的。”经历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和洽谈技术引进失败,万华化学悟出了真谛:企业要想做大做强,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应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上市后,万华化学不断提升产能,坚持技术创新,实现了企业跨越式发展。正是得益于自主创新,万华化学才能在化工巨头垄断的行业中博得一席之地,成为具有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随着我国由化工大国走向化工强国,“绿色化”“高端化”将成为我国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万华化学正是沿着这条道路,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发展新的品类,走向化工产业链中最困难、最高端、壁垒最高的领域,致力于发展成为全球化运营的一流化工新材料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