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立美术论集(上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时代需要力作

由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优秀作品展”,即将在北京开幕。作为这次全国大展的总评委之一,我事先有幸集中欣赏到了各美术门类获优秀奖的所有作品,并参与了金、银、铜奖的评审工作。总的来看,九届美展前期工作已按画种在七个地区展出,同时还举办了港澳台作品邀请展。其规模之大,参展美术门类之多,整体艺术水平之高,至少是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历届全国美展所没有的。

尽管如此,我们不能不看到这届全国美术大展至少还存在着这样的缺憾:虽然不乏气势磅礴、云涌风飞之笔,有着许多深受观众喜爱的好作品,但可称得起划时代的力作不多。所谓划时代的力作,它应该是美术史上代表一个时代的里程碑,应该以独特的艺术视角,把握时代的脉搏,揭示现实生活的本质,表现广大民众的审美理想,并以此有助于推动历史的发展进程。它应该是民族艺术的结晶,并且通过民族形式完成艺术语言从传统形态到现代形态的转化。它所表现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应该具有独创性与不可重复性。

缺少划时代力作的主要原因,在于美术家对生活深度的认识和挖掘不够。一位艺术家能不能通过所描绘的物象表达整个时代的审美理想,这是与他对生活深度的认识相一致的,也是与他对历史的责任感和社会的使命感相一致的。因而每一位有所作为的艺术家,都应该具有洞察社会生活本质的能力,表现生活本质的能力,营构为广大民众所认同的审美理想的能力。

纵观第九届全国美展,万紫千红,欣欣向荣,但由于个别艺术家对在自己作品中表现生活深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应该加以认真总结。比如:某些作品所画的形象缺乏个性,缺少激情;有些作品的立意仅停留在生活浅薄的层面上,更多地把功夫花费到了精工细作上。恰到好处借鉴其他造型艺术的表现手法是可行的,但生吞活剥、机械照搬则不好。参展作品在规格上普遍存在着追求偏大的倾向,这是违反许多画种艺术规律的。小题大做不可取。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我国是一个拥有十二亿人口的国家,我们的美术作品如能被大多数民众所喜爱,这对艺术家来说,应该看作无比荣耀的事。因而在作品中着意表现现实生活的深度,反映广大人民的精神、气质、理想以及审美追求,这是艺术家应该花费毕生精力所追求的。

(原载1999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