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城镇化模式创新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城镇化模式的构成及现实内容

按照上文城镇化模式的逻辑框架,城镇化模式的构成主要包括动力机制模式、空间发展模式和制度创新模式三个方面,每个构成下面又包括具体的现实内容,下面逐一进行描述。

(一)动力机制模式

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组成的,各因素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彼此相互影响,在城镇化进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上述分析可知,城镇化的动力机制模式,大致应该包括政府和市场的调控力、现代产业发展模式、城市经济内生增长模式、生态建设模式等。

1.政府和市场的调控力

政府和市场都是推动城镇化的重要力量,但二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不同的政策对城镇化进程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施的二元人口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了人口流动,减缓了城镇化进程。近年来,我国实施一系列促进城镇化的政策,加快了城镇化进程。以市场为导向的城镇化,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具有较高的配置效率,对于促进人口和生产要素流动,推进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即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发挥有限主导作用,两者不可偏废。

2.现代产业发展模式

产业是城镇化的基础,产业发展模式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也不相同。第一产业是城镇化的初始动力,在城镇化起步阶段和初期阶段发挥作用,主要是通过为城市提供粮食、原材料、资金原始积累、劳动力资源、消费市场等方式来实现。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化是推动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工业化与城镇化相辅相成,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在城镇化发展的初期和中期阶段,工业化具有比较利益高、规模化和专业化、产业链条联系等特征,对城镇化发展发挥着“核”动力的作用,直接或间接地推动城镇化。世界城镇化发展的实践证明,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推动力量十分巨大,目前,广大发展中国家仍然处在工业化的起步阶段或中期阶段,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发动机”和“孵化器”作用体现得十分明显。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城镇化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城镇化的后续动力。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提供生产配套性服务。二是提供生活消费性服务。同时,服务业的多数行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特点,就业弹性高,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综上所述,以农业发展为代表的农村“推力”和以工业化、服务业发展为代表的城市“拉力”共同作用,推动城镇化不断向前发展。而在城镇化发展的不同时期,各个产业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判断城镇化发展阶段,选择适当的现代产业发展模式,重点发展符合实际的主导产业,是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方面。

3.城市经济内生增长模式

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是推进城镇化的基础和重要内容。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长期增长不是由于外部力量,而是经济体系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同时,政府政策对增长具有重要影响。由此可见,经济的内生动力与政府政策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经济发展既需要经济系统自身内生动力的持续推动,也需要政府政策的外生拉动。而经济系统自身的内生动力是最根本的推动力量,处于决定性地位;政府政策起引导性作用。依靠投资、消费、出口还是创新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是城市经济内生增长模式的重要内容。当前,培育内生动力才是促进我国城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均衡发展和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

4.生态建设模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强生态建设不仅是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建设模式的主体内容。

(二)空间发展模式

城镇化的空间发展模式主要是描述城镇化在空间的发展趋势和空间结构,主要包括单城市结构模式、多城市结构模式、城乡结构模式和农村人口转移模式等。

1.单城市结构模式

单城市结构模式主要是指单个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以及大城市与周边小城市或小城镇之间的关系。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主要有同心圆式发展、扇形式发展、多中心组团式发展等。此外,大城市具有强大的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与周边小城市或小城镇形成紧密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大城市经济实力达到一定程度后,会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小城镇发展,中心城区工业外迁至小城镇支持小城镇工业发展,带动小城镇休闲、旅游等服务业发展,为小城镇发展提供科技支持等。通过大城市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是城镇化的空间表现形式之一,也对城镇化发展起着主要的推动作用。

2.多城市结构模式

多城市结构模式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城镇结构,包括:规模结构,即大、中、小城市之间的比例关系;功能结构,即各城市之间功能是否互补,是否存在同质竞争;空间结构,即各城市之间空间分布是否有序,交通是否便利。合理的多城市结构模式能够合理有效利用区域内的资源,实现城市之间的互补发展,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带动作用,形成区域发展合力。当前,多城市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等形式,例如,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等。如何提高城市群一体化的程度,提高城市群效率是研究多城市结构模式的重要内容。

3.城乡结构模式

城乡结构模式是指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关系,城乡之间生产要素能否顺畅流动,城乡关系是否和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也开始了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城乡资源采用不同的配置方式,人为地限制了城乡之间人口以及各种要素流动,从而也限制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城乡关系发展新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当前,打破城乡壁垒,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也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4.农村人口转移模式

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是城镇化的主要内容,也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这是因为,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角度来看,农业现代化对农业劳动力存在着挤出效应。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规模化、农业科技化、农业机械化,以及农业比较利益较低等都对农业劳动力产生了挤出效应,农业现代化对农业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加上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农业人口过多导致一部分农业人口必然要离开农村,向城镇转移。从农业人口转移模式的选择来看,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存在着三种模式,即就地转移、向大城市转移、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当然,这三种转移模式不是绝对的和孤立的。从目前来看,这三种转移模式会同时并存,而且相互补充。当前,我国应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人口转移特点,选择适应的人口转移模式。

(三)制度创新模式

制度创新模式主要是指通过社会、经济、政治、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调整和革新,更好地激发出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直接影响城镇化的制度创新主要包括户籍管理制度、土地制度、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投融资机制、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等多方面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当前,如何通过户籍、土地、财政金融、生态环保、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的制度创新,激发城镇化发展活力,是我国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所在。

(四)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模式的内容

根据以上论述,笔者认为中原经济区城镇化模式也应是一个集合,它不能只阐述某一方面的内容。一个相对完善的城镇化模式,应该能说明城乡间和城市间城镇化进行的动力机制,还能对不同的城镇化静态模式予以分析。从动力机制模式、空间结构模式、产业发展模式、城市发展模式、农村人口转移模式、城乡统筹模式、生态发展模式、制度创新模式等方面构建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模式,推进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见图1-2)。

图1-2 中部地区统筹城乡的多元城镇化

1.动力机制模式

创新城镇化动力机制模式,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作用,培育城市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机制,为中原经济区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强大动力。

正确划分政府和市场在城镇化推进中的关系,应从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出发,合理解决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以及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发展型转变等问题。构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机制,要加快改变传统经济增长依赖路径,培育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推动河南城市经济发展向“内需驱动、消费支撑、均衡发展、创新驱动”的模式转变。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高投资效率、激发民间投资、加大自主创新、开发人力资本等方面出发,培育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构建河南城市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机制,以促进全省城市经济实现持续、平稳、较快发展。

2.空间结构模式

首先,促进中原城市群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构建中原城市群,既要充分认清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精准发力,着力形成中原城市群建设的新局面;又要科学把握构建中原城市群的重点难点问题,循因施策,重点突破,有效解决,着力形成中原城市群发展的新格局。一是加强评估,积极构建城市群发展质量的评价体系。二是筑造强点,加快培育洛阳、南阳、商丘、安阳四大副中心城市。三是强化对接,加快推进郑州与开封、新乡、焦作、许昌等周边城市的融合发展。四是示范带动,建立跨行政区的区域战略合作示范区。五是先行先试,积极建立“四化”同步发展试验区。六是强化支撑,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建设。七是共建生态,构筑形成“四区三带”区域生态网络。

其次,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目标任务,构筑中原经济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逐步形成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地区性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居民点协调发展的城乡布局结构。

再次,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随着中原经济区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中心城市的龙头和枢纽地位日益凸显。《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强调,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提升郑州作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地位,发挥洛阳区域副中心城市作用,加强各城市间分工合作,推进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中原经济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最后,着力提升中小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快中小城市发展,提升中小城市功能。城市功能主要包括生产、贸易、金融、物流、信息等经济功能和居住、生活、交通、教育、文化、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功能。提升中小城市功能,首要的就是强化经济功能,为中小城市容纳更多的农业转移人口提供产业支撑和就业支撑,为基础设施的完善、城市功能的优化和提升提供一定的财力基础。要强化中小城市的各项社会功能,为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生活、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

3.产业发展模式

中原经济区产业发展模式创新,要明确和坚持工业高端化与集聚化发展,农业生产核心化和与工业、服务业融合化,生产服务化和推进服务现代化的战略取向。同时,要明确中原经济区产业提升的实现途径。

一是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引进和培育适宜技术,支持企业渐进式创新,提升新产品开发能力,支持传统产业领域的创新。二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推进信息化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推进信息化与创新链深度融合,提高产业集聚区信息化水平,提升郑州国家级信息枢纽地位,实施一批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重点工程。三是推进各类产业载体建设。实施“聚链、强链、延链、补链”工程,构建现代产业分工合作网络,加快推进产业链本地化,推动产业集聚区从企业堆积向产业集群转变,提升产业载体功能与层次。四是进一步深化开放合作。要把借助外力与激活内力有效结合起来,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省策,大力承接高端产业转移,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提升河南工业现代化水平。五是加快新兴产业培育。依托区域现有的产业基础与资源禀赋,与区域传统优势产业紧密结合,选择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六是大力推进制造业服务化。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传统优势产业协同演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的深度结合,推进制造型企业向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推进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七是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按照“两不三新”“四化同步”科学发展路子的要求,更加注重资源节约、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在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中走符合河南实际的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产安全度高的特色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4.城市发展模式

创新中原经济区城市发展模式,包括城市经济、社会、规划、建设、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要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推进城市建设由外延型向内涵式转变,建立科学、高效、民主的城市管理新模式,培育开放包容、和谐共荣的城市社会环境,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型城市,完善城市空间布局和形态,促进城市健康有序发展。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发展由“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改变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同时要从改革官员政绩考核与政府绩效评估方式、推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做好农业转移人口向城镇居民转化的管理工作、加强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建立高效快捷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破解城镇“住房难”问题、重视城市绿色人居环境建设、强化城市综合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能力等方面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中原经济区城市发展模式创新。

5.农村人口转移模式

促进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是中原经济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要依照新型城镇化的空间布局,有重点、有节奏、有计划地推进农村人口向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有序转移,逐步形成生产力空间布局与人口空间布局相适应,新型城镇化战略格局与人口战略布局相协调的发展格局。按照中原经济区规划的城镇空间布局科学合理引导人口有序转移。推动人口向中原城市群适度集中,对郑州市实施条件准入限制政策,重要中心城市要不断壮大其城市人口规模,地区性中心城市要不断提高人口集聚能力,把县城、中心镇等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作为人口转移的主要承接地。给予具备一定条件的农民工完全的市民化待遇。要分类引导平稳有序地推进城镇化,给予落户农民工真正的市民化待遇,切实保障其在农村的各种权益。有重点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中小城市转移。加强制度创新,清除体制机制障碍。强化产业支撑,提升就业吸纳能力。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人口承载能力。依托产业集聚区和商务中心区鼓励农村居民就近就地非农化就业。积极实施迁户并村加快农村人口向新型农村社区集中集聚。

6.城乡统筹模式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根本要求。要着力破除河南省城乡二元结构,推进生产要素一体化、城乡产业一体化、城乡市场一体化和公共资源配置一体化,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同时,要实现这四个一体化的关键在于找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对接点,推进工农、产城和城乡的良性互动。首先,以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为纽带,推进工农互动。其次,以集聚发展为载体,推进产城融合。再次,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形成城乡协调融合、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7.生态发展模式

中原经济区创新城镇化生态发展模式,要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重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8.制度创新模式

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尤其是我国城乡关系长期受计划经济的桎梏,以往有些制度相互掣肘,束缚了城镇化的发展。因此,加快制度创新,建立新型城乡制度体系,不仅是全国,更是中原经济区在统筹城乡背景下推进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迫切要求。应从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全面构建推进中原经济区城镇化进程的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