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数据资产的概念和特点
1.2.4.1 数据资产的概念
由上述分析可知,数据资产首先是一种数据资源,该资源若要转化为数据资产,还需要符合资产及无形资产的定义。目前,比较完善的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定义分别来自《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资产具有三大属性:
(1)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2)由企业拥有或控制;
(3)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同时,上述资源确认为,资产还需要满足如下确认条件:
(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
满足可辨认性需要具备如下条件之一:
(1)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与相关合同、资产、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授予许可、租赁或交换;
(2)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分离。
同时,满足如下条件,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根据以上定义和限制条件,我们进行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会计资产定义中限定主体为企业,这是由于该定义本身就属于企业会计准则的一部分,不可能超出企业的框架。但数据资产则不同,其拥有者或控制者可能是企业,也可能是其他组织。因此,数据资产定义的主体应是各种组织。
第二,会计资产定义中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规定,也具有鲜明的会计特点,表明该资产有两种形成渠道,一种渠道是内部生成,另一种渠道是外购形成。数据资产的定义,也可以按照这两种渠道约束其形成方式,但与前文类似,未必需要受制于会计学的定义。
第三,会计资产(包括无形资产)确认条件并没有对资产的定义增加新的内容,仅增加了资产确定性程度的限制:带来经济利益的可能性要达到足够的高度,且成本或价值要足够确定,这实际上是从会计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的角度要求的,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第四,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该定义的要点除了资产定义自身的要素,还有两点:①“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资产”;②可辨认。
就第一条来说,数据资产定义无须强调,因为数据资产默认就是没有实物形态的;就第二条来说,也无须确认,因为无形资产的种类较多,有些无形资产可能难以辨认,但数据资产基本不存在辨认难度。
综合上述分析,数据资产的定义可做如下表述。
数据资产是指组织合法拥有或控制的、能进行计量的、能为组织带来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的数据资源。数据资产的定义明确了数据资产本身首先是数据资源,是数据的集合。企业数据资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数据的价值,使数据从资源转变为资产。当数据资源可以变现或可以进行有效利用时,数据资产管理将完成整个周期的运行。随着数据资源越来越丰富,数据资产化将成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抢占市场先机的关键。
1.2.4.2 数据资产的特点
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并非所有组织数据都可以认定为数据资产,只有经过识别并进行严格管理的,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数据才能认定为数据资产。数据资产具有可增值、可共享、可控制、可量化的特征;相对来讲,其价值高、时效性强、风险显著。
1.数据资产可增值
数据资产可增值是因为数据资产的价值易发生变化,随着应用场景、用户数量和使用频率的增加,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也会持续增长。
企业资产的基本特征是会给企业和组织带来经济利益。而数据资产作为一种全新的资产类型,也必须有持续增值需求。
数据资产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应用和流动的过程中。企业和组织也通过数据挖掘、数据租用、数据使能,不断使组织数据资产增值。一方面,组织需要通过数据交换拓展数据范围、扩大数据规模,只有数据范围越广、规模越大,才能对内提供更好的数据服务和决策支撑,对外提供更好的数据增值产品及使数据变现;另一方面,作为数据资产拥有者的企业,受其变现经验和渠道不足,以及技术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很难完全发挥和挖掘自身数据的价值,需要引入第三方合作并发挥彼此的优势,通过数据交易平台的方式,使数据变现更加简易,加速变现过程。
数据资产规模性特征比较明显,不同的数据资产之间通过参考比对、整合、关联和打通,可以产生比原有数据资产价值更大的数据价值。例如,企业业务的丰富和数据收集量的增加,会促使数据资产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数据的维度,更为复杂的多维度数据蕴含着更大的价值。组织和企业通过完善业务、获取公共数据、跨界进行数据合作及租售数据等方式丰富自身的数据,进而使得自身的数据资产不断增值。
此外,数据资产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不会因为使用频率的增加而磨损、消耗。无论是企业还是组织,均希望在法律法规和隐私保护的前提下,不断应用数据资产,以实现数据资产的增值。
2.数据资产可共享
数据资产可共享是指在权限可控的前提下,数据资产可被组织内外多个主体所共享和应用。
数据资产首先是一种虚拟资产,是存在于磁盘、磁带等IT存储介质与传统纸质媒介上的信息组合。IT系统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得数据资产的价值更易于体现在各种IT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从对信息的记录、查询、运用、分析、传播到最后的销毁)。
由于数据资产是一种虚拟性、数字化资产,所以它是一种可以简单共享的资产,能够被无限制地简单复制,并被多方面共同使用。这是数据资产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区别于其他绝大部分传统资产所独有的特征。传统资产如企业中的一条自动化生产线,其生产能力是固定的,在同一时间点它不能被随意共享给多个生产商进行产品的生产。而数据资产则没有这方面的限制,它可以同时被多个经过授权的消费者所读取、处理及分析。来自相同数据资产的不同数据产品可以同时服务于多个群体,这是数据资产共享性的充分体现。
同时,基于数据资产的虚拟性、可复制及便于共享的特点,数据资产更易外泄、被非法使用和被窃取。如何通过构建完善的数据安全体系,解决数据资产安全保护问题,成为组织和企业在建立和应用数据资产时需要着重和迫切考虑的问题。
3.数据资产可控制
数据资产可控制是指为满足风险可控、运营合规的要求,数据资产需要具备可控制、行为可追溯的能力。
数据资产具有可控制特性,只要成为组织的数据资产,无论是自我产生或外部公共数据,抑或是从外部购入和交换所得的数据。组织除成为数据资产拥有者之外,还要有能力可以控制和使用数据资产。
数据资产的易于复制和便于共享的特性,使得数据资产的安全问题远比普通资产重要程度高。一方面,数据的易复制性,容易出现数据泄露和数据被非法使用的情况,例如,国内外近几年频发不同行业的数据泄露事件,为后续的数据资产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另一方面,数据资产增值性亦决定数据需要与外部进行交换和交易,而数据中又包含了大量用户隐私,如何在数据交换和交易时,保证涉及最终用户的敏感数据不泄露,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4.数据资产可量化
数据资产可量化是指数据资产的质量、成本和价值等可计量、可评估。
数据资产作为一种资产类型,其成本或价值必须是可计量的,这是资产的一种必要属性。传统资产一般以货币计量,数据资产成为组织资产,则可以直接评估和计量。数据资产评估是数据资产量化的重要步骤,通过数据资产评估以量化方式评估数据质量、成本和价值,并可以准确地计量。
数据资产价值可量化面临的问题在于数据资产价值的多变性。数据资产价值的多变性体现在:数据资产价值往往会随着应用场景、数据使用对象、数据内容的不同产生明显的差异。
相同天气的气象数据集,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价值差异非常明显。例如,天气变得严寒时,人们购买羽绒服等御寒衣物的机会大增;南方春天天气潮湿,干衣机和抽湿机等物品的销量则会大增。电商企业会将气象数据的预测和分析结论运用到商品的采购、物流、上架及营销促销等领域。电商企业在这些场景下通过对气象数据的应用,对电商销售和运营的总体支撑有非常明显的价值。相反,房地产行业的销售对天气的敏感程度可能相对没有这么明显,因此对于房地产销售应用场景,气象数据的价值相对就较低。
此外,数据资产价值的时效性比传统资产的时效性要显著得多,出于人类自身的天性,人们似乎更关心当前或者最近相关的信息和数据。因此,数据资产价值或者准确地讲数据资产的价值密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迅速下降。相对地,传统资产也存在时间折旧的问题,但时效性远没有数据资产那样显著。
数据资产的计量目前未在财务处理中设立一级会计科目进行核算。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如果预期不能带来经济利益,财务账面价值则被转销。未确认为无形资产的,制度和准则鼓励将其作为知识产权分项披露来源、成本、收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