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无效社交
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曾在诸多著作中指出,我们的一生有三个不可回避的任务:①我们对社会的贡献(提供我们与社会的连接);②我们与朋友的关系;③我们的亲密关系。这三者无先后顺序或主次之分,像等边三角形一样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在亲密关系和朋友的相处中找到归属的感觉,在给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价值感。
可见,友情在我们生命里的重要性。
来分享两个关于友情的故事。两个因工作原因结识的男生,称兄道弟了很多年,后来公司重组两个人分别辞职,各自奔向更好的前程。十几年的相处,从单身到已婚,再到当爹,他们时不时地聚会,叙叙家常。近期突然有个可以一起合作的机会,两个人商榷一番,就大张旗鼓地操作起来。到了清算余款之时,二人出现了矛盾与纠纷,搞得不欢而散。
我身边还有一个女孩子,十分念旧,和住在同一个城市的初高中、大学同学都一直保持着联系。她一路都很努力要强,本科研究生,工作两年后又继续考博。而她曾经的几个很要好的朋友嫁人了,辞了工作,并没有要孩子,每天都在和不同的朋友约饭、看电影、逛街,打发无聊的时间。女孩逐渐觉得,大家一起能聊的共同话题越发少了。她曾经建议朋友去找点事情做,就算不工作的话也可以培养点兴趣,学学钢琴、跳跳舞、做做瑜伽,甚至是学一门语言。她的朋友倒是每次都听取建议,就是每样都学不下去,学费大把大把地掏,学几次就放弃了,反而还会向她抱怨——真不应该去学这些没用的东西!女孩表示很无奈,曾经无比亲密的她们,现在除了一起看个电影之外,竟找不到任何共同语言。
自己心里的肚量
先说说第一个故事。很小的时候长辈就告诉过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许多种:有的能“过事儿”,有的能“过钱”,有的两者皆可,有的两者皆不可。
不要期待所有的友情,都是那种悬崖断裂时,可以伸出援助之手的类型。也不要期待所有的友谊都能在危难之际拔刀相助。人之初性本善,也本恶。尤其在欲望的强烈作用下,人们对权力的渴望、对身体的贪恋,以及对钱财的欲念,都会让他们的原始意志变得薄弱,做出一些与平日行径相悖的行为。
在这里我并不是说让你把朋友分成三六九等,而是在相处的过程中,自己去品味和体会:哪些朋友是可以和你经历风雨的?哪些是只能够聚在一起吃吃喝喝的?哪些又是平日联系不多,但心里却一直彼此惦记的?比如故事里面的这种友谊,其实在平日相处的过程中也许就能看出端倪,也无须去怪罪任何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择重的方式,你只需要决定好自己的选择方式,忠于自己。
对于那些也许能和你“过事儿”的朋友,同样不要有任何依赖感。在友谊中,我们始终要保持自我独立,有事情自己先想办法解决。
不回应也是一种回应
说回第二个故事,有关渐行渐远的友谊。在北京话里,从小一起相伴着长大的人,叫作“发小”。那么是不是所有发小,都是我们一生相伴到老的朋友呢?当然不是。
我们的人生就像火车一样,会有各类乘客上上下下,有些人会陪我们一小段旅程,有些人相伴得久一点。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非常迥异。我们会在途中找到一些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也会在列车行驶的过程中,远离和失去一些人。
在第二个故事里,很显然这个女孩并不想和曾经的好朋友失去联系。但是,她与朋友的人生观、生活方式日渐疏远,该怎么办呢?
不妨尝试一下“不回应”。有时候,不回应也是一种回应。你不用每一次都对她的负面情绪和吐槽竭力输出你自己的想法,也不用每一次在对方感到无力的时候都伸出手拉一把。稍做迟缓,让她自己去找找方法,自己学会处理。与此同时,她也会意识到,朋友不是垃圾桶,她也要慢慢地学会自己长大。
学会拒绝
这个技能不单单用于友谊中。在本书里我还会再一次地强调——学会拒绝。我从小就是一个特别不会拒绝也不爱拒绝别人的人,总觉得话说不出口,这样会破坏关系,诸如此类。
我们来看看不懂得拒绝,背后的逻辑层次是什么?首先不想拒绝,因为恐惧。而恐惧什么呢?恐惧承担拒绝以后的后果。那么好。如果你拒绝这件事,会有怎样的后果?最普遍的,就是与事件相关的人会不高兴,你们的关系会受到影响。
一段关系是需要两个人来构建的。如果我们反向思考,你没有拒绝,这里面最不开心的人,就是你自己。你带着委屈、不舒服持续着这段关系,因为做了不想做的事情“忍辱负重”。如此一来,你又是开心的吗?你的不开心,同样会使你们的关系受到影响。
所以,学会拒绝不单单是你处理关系的一种方法,同样也是成长路上至关重要的一堂课。你若能学会不违背自己内心,不被他人消费,拒绝无效社交,反而能在生活中遇到更多有趣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