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5章 古代大排档
闲言少叙。三人走过长长的甬道,来到后院一处偏门前,门口处有个小厢房,厢房门口,坐着一个四五十岁的老叟。
“刘大爷,您好哇。”小飞走上前去打招呼。
“薛小姐,您来了,您这是要……”老刘站起来搓搓手,笑着询问。
“刘大爷,夫人派我随薛小姐出去办事,喏,这是腰牌,您老看看。”小飞急忙说道,将手中出门专用的腰牌递给老刘看。
“好的,薛小姐,您请,城中有宵禁,您哪,又是弱质女流,一定要在晚膳前回来啊。”老刘躬身让行。
“放心吧,老刘,我们先走喽!”小飞笑着回道。
薛芊芊对着老刘点头示意,和小飞小茹一起出门而去了。
出得门来,才发现是一条僻静的小巷子,两边是高高的围墙,一边是邵家的院墙,另一边,不知是哪户大户人家的院墙。粉墙黛瓦,颇有江南意趣。
小飞顺着薛芊芊的目光,转身叽叽呱呱说了开来,“小姐,您还不知道吧,对面那可是林家……”
“林家?”薛芊芊搜索了过往记忆,并没什么印象。不由疑问道。
“嗯,林家,小姐你大概还不清楚,这林家啊,说起来也不简单呢,听说刚从京城搬来不久,家里有在京城里做官的大员呢!”
“原来是大户人家的宅院啊,那和邵家相比如何呢?”薛芊芊兴致盎然,接着追问。
“论权势和地位,自然是林家更胜一筹了,若论财富嘛,还是邵家更胜,咱们邵家,从太老爷那一代起,就是永安镇有名的富户了,经营到了现在,说一声地头蛇也不为过了,只是历来邵家出仕做官的人少,家中子弟大多经商,接手家族生意为主……”小飞说起来头头是道。
“哦?那,你们家邵俊宇邵公子呢?是准备经商还是入仕做官?”薛芊芊忍不住心头的那点悸动,慢慢问道。
周宇豪也是出身大户人家,底蕴十足,族人大多经商,或者为官治学,端的是一派欣欣向荣之像。
“我家公子并无经商的打算呢,我听府里的老人说,老爷夫人都希望公子能考学为官呢!”小飞说道。
“是了,邵家经营到现在,财富不缺,现在缺的,也只是官场上的人脉了,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办事啊!”薛芊芊感慨,想想自己做过的餐饮店,一家店想要做大做强,哪个会没有靠山呢,不然,光是那些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都能把人为难死,今天消防不过关,明天办什么环保证书,再过几天,工商部门又来找上你了,事情多的让人手忙脚乱。
“小姐,您懂得可真多啊!”小飞称赞道。
“只是看得多了,知道的就多了些,倒是小飞你,年纪小小,知道的可不少!”薛芊芊赞道。十岁,放在现代社会,还是个会闹着要玩具要吃的小屁孩呢。搁在古代,都能出来做工,独当一面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
“小姐过奖了,我都是闲着没事时,爱听人唠嗑,所以总能听到好多八卦啊小道消息之类。”小飞还会摆摆手,一脸正色谦虚着说道。
哈哈,看着小飞这样一本正经的样子,薛芊芊忍不住笑场了,真可爱啊。
“没事没事,我就是在想,小飞你这样挺好的,府里消息知道的多了,就不容易办错事,只是要注意祸从口出,可不要随便跟人说老婆舌,讲八卦。”
看着小飞小茹疑问的目光,薛芊芊才意识到,自己竟然笑出了声音,于是急忙正色补救,啊啊,怎么能在小屁孩面前失态呢!
“咳咳,赶紧走吧,我们时间不多呢。”薛芊芊收敛脸上的笑意,急着迈出了步伐。向着记忆中闹市东安街走去。
一路走来,从寂静无人的小巷子,到或闭或开着的黑漆大门,门口偶尔还能看到玩耍的小童,男男女女都有,男娃娃大都扎着冲天小辫,女娃娃们,年纪小的,也是一个冲天小辫,眉间一点朱砂红,水灵灵的,年纪稍大的,多挽着双丫髻,系着红头绳,小褂小裤,看起来玉雪可爱,俏生生的。
再往前,还未走到永安街,便看见一条热闹的街市,路两边摆满了小摊子,有清早赶早市的农人,摊子前摆着自家种的瓜果和菜蔬,或者是山中猎户,黑瘦精干,面前是野鸡袍子等物。也有买早餐的摊位,临时搭建的土灶上,架着一口大锅,锅里正咕噜咕噜冒着热气,传来阵阵食物的香气。
“小姐,这是王记馄饨,可好吃了。”小飞兴冲冲的介绍,“我每次出来,都要上街吃一碗馄饨的,比别家便宜,味道又好,吃的人可多了呢。每次出来,我都要帮厨房王大娘带一份呢,她家小孙子爱吃这个。”小飞说着,一副口水都要流下来的样子。
“真这么好吃?老板,给我们来三碗馄饨,小碗的,都刚吃过吃饭。”薛芊芊也来了兴趣,想起邵府厨房的饭菜,对这古代街市上的小吃起了兴趣。
“好嘞,您等着哈,这边先坐着。”馄饨摊后的老板娘扬声招待三人,一副笑呵呵的慈善模样。
幸好,这个时代对女性的束缚并不多,薛芊芊的记忆里,外出做生意谋生的女子并不少,也没什么女子不可抛头露面的规矩,况且小户人家,生存才是第一要务,哪会有这么多讲究呢!
倒是一些大户人家,对家中女子管的倒是严厉些,这也是为什么薛芊芊之前会女扮男装出门的原因,总能掩些耳目。
薛芊芊一边想着心事,一边打量馄饨摊。
摊主是个约年过三十的妇人,穿着打扮甚是利落干净,一头长发,挽成了溜光水滑的发髻,用了一根银簪固定住,看人永远带着三分笑意,果然是个生意人模样。摊位旁边则搁置了两三张桌子,几条板凳,这时候客人并不多,想是已经过了吃馄饨的高峰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