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寨聚落
羌族村寨大多坐落在半山腰上,近几十年来才出现少部分建在河谷台地上的村寨。据村民说,人们过去住在更高的山上,后来才渐渐搬到现在的山腰来住。他们在山上打猎、采药时,还常见到此种高山村落废墟。
一条有溪流蜿蜒其间的峡谷,在本地人们称之为“沟”。羌族村寨便建在沟两岸的半山坡上。进入一条沟,通常需先走过跨越干流溪谷的吊桥,然后沿着盘绕山腰上的小径进入支流所出的沟中。深入沟中之后,两边山上的村寨远远映入眼帘。村寨的海拔依地理状况、生产条件而有差距。在生产条件好的地区,如茂县东路的永和与水磨坪,村寨离河坝较近;由河坝只需走5—10分钟就进入村寨中了。这些地区通常有较宽广的河阶地,被开发来种花椒、苹果。在资源匮乏地区,如茂县的三龙、曲谷,理县的蒲溪沟等地,寨子常坐落在需走上2—4小时的高山上。到了这里,人们自然想问:为何人要住在这儿?主要原因便是资源匮乏。匮乏使得人们必须走入深谷高山,以利用各种边缘资源。匮乏造成人群间冲突频繁,也使得他们较愿住在便于防守的高山村寨。不过,由于目前治安较好,安全无虞,所以许多有办法的村民都搬到河坝居住,或在河坝弄一块地耕作。因此目前到处都有了河坝村落。
最大的村寨——汶川的罗卜寨——约有两百户人;最小的村寨约只有三五户人。三五十至七八十户的村寨,可能是最普遍的了。在理县、汶川、茂县地区,羌族村寨最特殊的景观便是,山坡上一片连接在一起的石砌房子,有些还有残留的石碉楼。石碉楼是一种石砌的四角、六角或八角塔状高楼,高约20—30米。碉楼最密集的地区是黑虎,反映了明清时期“黑虎羌番”与中央朝廷间的激烈战争。无论由聚落地形选择,或聚集成片的房子,或由石碉楼来看,羌族村寨的防卫功能是非常明显的。这也说明了为何从前没有河坝村寨。他们认为住在河坝会经常遭抢,非常不安全。据说,过去住在河坝的大多是外来的汉人。因此直到现在,许多高山村寨的人还瞧不起河坝的人(新近搬下去的除外),认为他们“根根”不好(有汉人的血缘)。
茂县北路太平附近山上的牛尾巴寨,村寨中各房屋间的距离较宽,集结如城的聚落不见了。到了松潘小姓沟,屋与屋间的距离更大,房屋多为木、泥结构建筑。可见在过去,这里村寨聚落间的关系比较舒缓。无论在理县、茂县或松潘,村寨中的房屋大多为三层建筑;下层关牲畜,中层住人,上层通常只有一小间敬菩萨的经堂或储藏间,其余空间则是泥铺的屋顶平台,作为曝晒粮食之用。各层楼之间以一种独木梯上下。在北川地区,村落多坐落在河坝或低山腰上。说这儿的羌族“居村”而非“居寨”,主要是因为这儿没有阿坝州那种连接成片的石砌房屋,所见只是汉式村落。房屋也与一般川西汉式农舍建筑无异。主屋由瓦顶与竹木墙构成,有雕花的窗牖;猪舍与柴房在主屋之外。
一条河有干流、支流,同一溪流又有上游、下游,因此村寨所在的沟又有内沟、外沟、上沟、下沟与沟口之分。因此同居于内沟的几个村间的关系,自然比他们与外沟各村间的关系来得亲密。但无论如何,孤立是村寨生活的主要特色。尤其在过去,沟与沟之间村民往来绝少,这与各沟民众间的资源划分与竞争有关。在下一节中我会对此有较详细的说明。村与寨的区别在当地是相当模糊的,因此现在羌族民众多喜欢用行政区划名称,如大队、小队或组。大队相当于村,小队或组相当于寨。然而这些地方行政划分,与当地的人群划分概念又不尽相同。譬如,为了行政方便而将两个邻近寨子合成一组,因此同一组里还经常还分大寨子、小寨子或上寨、下寨。有些羌族知识分子以行政村(组)与自然村(寨)来区分两者。因此,我们可以知道羌族各个乡有多少村或多少组,但总共有多少本土观念中的“寨子”,恐怕不容易统计出来。主要困难便是我们不清楚,根据当地人的观点,每个组内部究竟可分成几个“寨子”。
我举个例子来说明此种村寨聚落。岷江流经松潘的镇江关时,一条支流热务河从西方汇入。这条支流所流经的沟,前段称作小姓沟,后段为红土区或称热务沟。小姓沟中又有几条支流汇入热务河,其中一条是埃溪。埃溪所流经的沟,称埃溪沟或埃期沟。这条小沟中只有一个村,埃期村。村中有三个寨子,分别称为一组、二组、三组。有些较深长的沟中,村寨结构就复杂多了。如茂县的黑虎沟,目前分为四个大队:一大队“二根米”、二大队“蔼紫关”、三大队“耕读百吉”、四大队“爬地五坡”。在当地人观念中,一大队又分为“二根米”与“鹰嘴河台”,与其他几个大队共称“黑虎五族”。每一大队中又分几个小队,每一小队中又包括几个寨子。如,二大队“蔼紫关”分为三个小队,其中的二小队中又有王氏寨、白石寨、和尚村、上村、板凳寨等等。在后面我将进一步说明,这样的村寨结构中人们的经济生活以及相关的资源分配与竞争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