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影像技师](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455/41816455/b_41816455.jpg)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原子核的放射衰变
不稳定的原子核能够自发地放射出某种射线,从而转变成另外一种核素的过程称为核衰变。把衰变前的核称作母核或母体,用X来表示。而把衰变后新生的核称作子核或子体,用Y来表示。如果子核还是放射性的,就还会继续衰变,因此就有第一代子核、第二代子核之分。
1.α衰变
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α粒子的衰变称为α衰变。核素衰变后,其质量数A要减少4,其质子数即原子序数Z要减少2。α衰变可用下列通式表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82B09A/21846778201649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GS_20_528_542_659_572_4466.jpg?sign=1739302503-6cPYddJlSTGXXGSd3XmkgRnYaRzb73mB-0-e69489bb1bdd3de4783b94d1856986af)
发生α衰变的放射性核素多位于重核区(Z>82)。例如: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82B09A/21846778201649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HN_20_739_576_891_608_4468.jpg?sign=1739302503-XzJ6ntvM3P2ZCbjoAUXWEuZSJ0WlULwU-0-95fe113ec5c9b9278b7d70b5410b0f79)
2.β衰变
β衰变分为3种类型:β -衰变、β +衰变和电子俘获。
(1)β -衰变:
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电子的衰变称为β -衰变。此时放射出的电子称为β -粒子。核素衰变后,其质量数A不变,质子数即原子序数Z要增加1。β -衰变可用下列通式表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82B09A/21846778201649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GS_20_495_743_688_778_4470.jpg?sign=1739302503-8s0lbsfNsyALKaLiRBP7TJnjfQUkzZoH-0-9e4610667878ead8dfa201348c19769f)
发生β -衰变的放射性核素均为富中子核素,衰变过程中,一个中子转变成一个质子,同时发射出一个β -粒子和一个反中微子。例如: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82B09A/21846778201649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HN_20_603_815_801_844_4474.jpg?sign=1739302503-qMDrB5794kV4ptRUvbqcdlQ1KVGlHbdl-0-9c0753824a33ed231b53c4f407eb1989)
(2)β +衰变:
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自发地放射出正电子的衰变称为β +衰变。此时放射出的正电子称为β +粒子。核素衰变后,其质量数A不变,质子数即原子序数Z要减少1。β +衰变可用下列通式表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82B09A/21846778201649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GS_20_497_951_691_985_4472.jpg?sign=1739302503-EJQWGLhEmllYRtSh3BrmgIgS39kRrF9x-0-f4323ede2034fa0e599dab862fcffc51)
发生β +衰变的放射性核素均为富质子核素,衰变过程中,一个质子转变成一个中子,同时发射出一个β +粒子和一个中微子。例如: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82B09A/21846778201649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HN_20_582_1021_741_1050_4476.jpg?sign=1739302503-Z7yxHByRj3cMEYXCrzrkPs3polGOjrXx-0-c065da483e19e3a4a0d3f3aa6040460a)
(3)电子俘获:
如果放射性核素为富质子核素,但又达不到发生β +衰变的条件,则原子核可以从核外靠近核的内层电子轨道上(通常是K层,有时是L层)夺取一个绕行电子,用这个电子使核内一个质子转变成一个中子。这种核衰变过程称为电子俘获(EC),如果俘获的电子为K层电子,称为K电子俘获。
核素发生电子俘获以后,Z减少1,中子数N增加1,质量数A保持不变。电子俘获可用以下通式表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82B09A/21846778201649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GS_20_481_1252_709_1287_4477.jpg?sign=1739302503-3DeVcD6iEE9RrWl9GbSSmWxRTGsqT5LE-0-3ee77d800cc287f08c30092708eaa828)
发生电子俘获的放射性核素均为富质子核素,衰变过程中,一个质子转变成一个中子,同时发射出一个中微子。例如:
。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82B09A/21846778201649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HN_20_461_1321_620_1354_4479.jpg?sign=1739302503-95iBvcRiTgk6z9OUAkgcOEfcOryox8i7-0-f5bcc147aac2dd0244443f913f1e5d72)
发生电子俘获衰变后的新生核素,其内层轨道(K或L)上出现了空缺,此时会有内层以外的轨道电子跃迁下来,补上空缺,并将多余的能量以X射线的形式发射出去;但实验发现,当一个电子从外层(如L层)轨道上跃迁到内层(如K层)轨道上时,并不完全是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多余的能量,而有时是将多余的能量转移给L层(或更外层)的另外一个电子上,从而把这个电子从原子中抛射出去,成为自由电子,这个被抛出去的电子就叫做“俄歇电子”。因此发生电子俘获衰变的同时会有X射线和俄歇电子的发射。
能满足电子俘获的条件,并不一定能满足β +衰变。但能满足β +衰变的条件一定能满足电子俘获的条件。在许多人造放射性核素中,同时具有这两种衰变,即同时有β +和X射线放出,伴随X线发射的有时还有俄歇电子。
3.γ衰变
γ衰变一般不能单独发生,而是伴随着α衰变或者β衰变同时发生。因为有些放射性的原子核,当放射出α粒子或β粒子以后,新生子核仍然处在激发状态,处在激发状态的原子核是不稳定的,它要向基态跃迁,将多余的能量以γ光子的形式发射出来,同时核内实现核子重排,进入稳定的基态,这个过程称为γ衰变。
γ光子本质为电磁波,不带电荷,静止质量为0,所以在发生了γ衰变后,原子核的质量数A和原子序数Z都不发生改变,只是从激发态跃迁到稳定的基态。γ衰变可用如下通式来表示: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82B09A/21846778201649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PGS_21_487_572_620_603_4536.jpg?sign=1739302503-VnoYwSyqPL8umgnrIv8DLeZV8sCxep1a-0-868fe8010af357b1522d511944ae5c1d)
式中:母核的质量数A后面的m代表该核素的核处于激发态。
例如: 99mTc→ 99Tc+γ。
4.内转换
某些情况下,原子核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并不发射出γ射线,而是把它的能量传递给核外的一个轨道电子,该电子获得如此大的能量,就脱离了原子的束缚,离开原子。这个过程称为内转换(IC),释放出的电子称为内转换电子。内转换电子主要是K层电子,也有L层电子或其他壳层的电子。
内转换发生后,在原子的K层或L层留下空缺,因此还会伴有X射线或俄歇电子发射。
原子核能级之间发生跃迁时,发射γ射线的几率和发生内转换的几率完全由核能级特性决定。一般情况下,当核的激发态的寿命较长,能量较低(小于100keV)时,发生内转换的几率比较大。
γ衰变和内转换统称为同质异能跃迁(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