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等危险化学品不断问世。同时,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具有偶然性大、往往引起大量人员伤亡或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或环境危害的特点,给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如2015年8月12日发生的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68.66亿元人民币。事故残留的化学品与产生的二次污染物逾百种,对局部区域的大气、水和土壤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安全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显得更加迫切。
自“危险化学品安全丛书”(第一版)出版以来,我国出台了一些新的标准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会同十部委制定和颁布了《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引用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作为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判断依据,将化学品的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纳入评估范畴,对化学品物理危险性、健康和环境危害并重管理。国务院2017年9月21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化学品安全法》(征求意见稿),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销售、运输和废弃处置活动的安全管理等作了详细规定。
同时,国内外在危险化学品污染防治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尤其是在危险化学品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和处理方案的科学制定方面。如将机器学习模型(人工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应用于泄漏源快速追踪的研究中,开发出更加安全科学的泄漏源定位预测系统;将信息传递理论应用于化学品泄漏污染河流应急监测布点和监测频率的确定,设计出了实施成本低且能精确反映污染物分布的应急监测网络;将熵权法、G1法等融入案例推理法(CBR)或层次分析法(AHP)之中,探索出多种新的水污染应急处理相似案例复合筛选方法,等等。
鉴于此,有必要对丛书进行重新编写。本书是在《危险化学品废物的处理》(王罗春、何德文、赵由才编著,2006年2月出版)的基础上编写的,重点增加了“危险化学品污染预防”方面的内容,同时结合近几年来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危险化学品污染治理”方面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编写,主要包括六方面的内容:(1)危险化学品的类型;(2)不明危险化学品废物的判定及安全转移;(3)危险化学品的污染预防;(4)危险化学品废物的处理;(5)危险化学品废物的填埋处置;(6)特种危险化学品废物的处理处置方法。
本书反映了危险化学品污染防治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全面完整地阐述了国内外危险化学品废物污染预防和处理处置的新理论、新技术以及最新成果,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固废协同处置的污染控制技术及园区化系统集成示范(2018YFC1903003)”、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村庄/农户聚集区生活垃圾中废塑料提质及分流分类处理与示范研究(2014BAL02B05-02)”、环保部公益性科研专项“建筑废物处置和资源化污染控制技术研究(201309025)”、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计划“污泥热干化特性及污染控制技术研究(14DZ1208404)”和深圳市第十五届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深圳市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布局专项规划”的部分成果。
参加本书编写的人员包括:上海电力大学王罗春(第一、二、三、四、五、六、七章部分),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唐圣钧(第三、六章部分)、石天华(第六章部分),中国光大绿色环保有限公司李强(第六、七章部分),中南大学何德文(第四、五章部分),同济大学赵由才(第一、三、五、六章部分),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上海局杨蕾(第二、五章部分)、陈银川(第三、五章部分)。此外,上海电力大学李琳(第二、七章部分)、何昌伟(第四章部分)、文晨旭(第五章部分)也参加了编写工作。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提出建议和修改意见。
编著者
202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