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借助孩子自身的力量
1.好奇心是“起跑线”
爱因斯坦说:“我并没有特殊的才华,我只是充满了好奇心。”
好奇心,每个孩子都有。“叶子为什么是绿色的?”“天上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会有黑夜白天?”孩子的问题总也问不完。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与生俱来的,也是最宝贵的。孩子的“为什么”就是孩子探索知识的原动力,那是他们萌生思考的土壤,也是从那里开始步入科学的殿堂。
家长们经常会因为孩子了解了一个新知识而对孩子大加赞赏,殊不知比这更重要的却是鼓励孩子学会提问。提出一个好问题比知道一个答案更可贵,因为这体现了孩子的思考,说明他在主动学习。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分享了他的求学格言,他说:“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对于孩子来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了解多少知识更为重要。
爱因斯坦对科学的“为什么”,让他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法布尔对昆虫的“为什么”让他成为一个伟大的昆虫学家;爱迪生对生活的“为什么”,让他成为伟大的发明家。当孩子的好奇心被剥夺,只剩下贫瘠时,他们才不会喜欢科学。
孩子的好奇心是脆弱的,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身为孩子的父母,能不能回答孩子的问题,我认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态度。我们要多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多去提问。如果孩子问出了无知、可笑的问题,我们不要去批评他们;如果孩子问的问题是我们无法回答的,我们也不应该不懂装懂去敷衍他们。
在我们家,如果坚果提出一个问题,我经常是先去鼓励他:“你真了不起,能有这样的新发现!”我很少直接告诉他答案,因为总觉得知识这样得来太容易,还是希望他能够多去思考。不过,我每次都会跟他一起想办法,看看可以在哪里找到答案。如果是问到我不会的问题,我更是会直接告诉他,“这个问题妈妈也不知道,我们一起去找答案吧!”我认为这样并不会有损家长的权威,反而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进一步鼓励他探索的热情。如果我们想培养一个爱问问题的孩子,就要为他的新发现由衷感到高兴,跟着孩子一起惊叹于他的发现,一起对他的发现感兴趣,一起去搜寻和探索问题的答案。
与昆虫做邻居
坚果对昆虫的兴趣始于法布尔的《昆虫记》,当他知道了那么多发生在昆虫世界的有趣的故事,了解到每一种昆虫都有自己的喜好,他对昆虫的好奇心便一发不可收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与昆虫相关的百科全书和趣味故事书一直是我们亲子阅读的必读书目。到了现在,当他外出游玩时见到昆虫,就会善意地走上前去,亲切地喊它们的名字,娓娓道来几段与它们相关的趣事。
了解昆虫,只听故事、看绘本是远远不够的。在陪孩子了解昆虫的这段时间里,我有一个深刻的体会,那就是凡是科普类的知识,一定不能让孩子仅凭文字和故事去想象事物的样子,也不能只满足于让孩子看绘本、卡通画书,而是要给孩子看高清版本的真实图片、科普视频,以及亲自去林子里找到它们的踪影。每次我和孩子在书中了解一种新的昆虫,或者是听了一个新的昆虫故事,我都会找来其中提到的昆虫的相关资料,展示给他看。遇到一些特别喜欢的图片或者视频,坚果甚至会主动看上好多遍。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当然会重复看,就像坚果更小的时候看绘本,总有那么几本书被要求反复讲给他听,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那一段时间,抓毛虫、看蚂蚁、搜寻昆虫的踪影成为他每次外出游玩的重要环节,只要他听见我们说:“我看到这里有一只昆虫!”不论他走出多远,一定会急匆匆地跑来看个究竟,拿起架势准备好好观察一番。
实话说,有时候给坚果找真实的昆虫图片,我的内心是抵触的,尤其是看到像毛虫、负子蝽这样长相让人避而远之的昆虫,我甚至会浑身竖起汗毛,内心许久才能平复。但是每当想到“父母是孩子的起点”这句话,进一步想到如果我对昆虫避而远之,就会一定程度上阻隔孩子与大自然建立更深入的联系,我就会不露声色、故作镇定,避免因我个人的情绪锚定孩子对新事物的看法。所以,我不仅在言语上支持坚果观察昆虫、探索昆虫,还会在行动上主动帮助他留意草丛里、树林里的昆虫。我真心希望能和孩子一样,与昆虫做朋友。对昆虫的这份感情也最终“弄假成真”,在孩子的影响下,我越来越能够以欢喜之心去看待昆虫,去接近它们,了解它们。家庭的氛围真的很重要,接触一件新事物的最初,孩子会被父母的情绪所感染。渐渐地,孩子的喜好也同样带动着父母的共同参与。
4月的北京,在小区的路上总能遇到一些“迷路”的毛毛虫。坚果发现了它们,开心地喊我过去看。只见他手持小树枝蹲在一旁,仔细地观察毛毛虫的一举一动。很快,院子里的孩子们被坚果的举动吸引了来,有的第一时间围了上来,有的拉着家人的手也要来看个究竟。随即,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围绕着毛毛虫的话题聊了起来。
“那玩意儿有细菌,不要过去看了!”有位奶奶拉着小孙女的手,扯着孩子走了。“这有什么可玩的。”另一个家长说。可是偏偏她的孩子喜欢,想要跟坚果交流:“你这是什么呀?”“天幕毛虫。”坚果说。一位奶奶扑哧地笑了:“这毛虫还有名字呢!小心有毒。”坚果赶紧说道:“它只有特别一小点儿毒,碰到皮肤可能会发红。”坚果将毛虫逗引到小树枝上,拿起来,递给感兴趣的小朋友说:“你想玩一会儿吗?”一个孩子小心翼翼地接过小树枝,举着,近近地看。虽然,家长们对于孩子近距离接触昆虫还是心存芥蒂,不过这会儿工夫,孩子们已经完全听不到大人们在讲话了,只是全神贯注地照顾这只毛毛虫,生怕自己一时疏忽把毛毛虫摔下来了。
过了一小会儿,坚果举着树枝上的毛毛虫径直向我走来,说:“妈妈,我想养这只毛毛虫,我想看着它结茧。”这时,大家的眼光一齐看向了我,我快速想了一下,还是将“这东西太脏了,怎么能养在家里呢”这类话抛在了脑后,自然地说,“好啊,那我们就把它养在昆虫盒里吧!”坚果非常开心,也许更多的是感受到妈妈对他的理解。他赶紧与小伙伴们说了再见,就这样一路举着小树枝,小心翼翼地回家了。
天幕毛虫 坚果5岁画
可是毛毛虫得吃东西呀?通过查询资料,我们知道了这种毛毛虫喜欢吃阔叶树上的叶子,于是就去小区花园里的榆树上采叶子给它吃。不久,坚果又从楼下带回了一只毛毛虫,美其名曰:“要给这只毛毛虫找个好朋友。”于是,昆虫盒里又迎来了第二只天幕毛虫。坚果是这两只毛毛虫的饲养员,每天都会给它们采摘新鲜的叶子吃,也会为它们清理粪便。偶尔有那么几次,坚果在楼下玩得太投入,忘了给毛毛虫采摘食物,两手空空地回家了。只要妈妈一提醒,坚果马上就又兴冲冲地跑下楼去。不一会儿,就见他手里拿着几片新鲜的树叶开心地回来了。
就这样大约养了两个星期,有一天晚饭后,我们像每天一样走到昆虫盒前探望这两只毛毛虫的时候,令人惊喜的一幕出现了:其中一只毛毛虫结茧了。
坚果在妈妈的手机里用语音录制了今天的昆虫日记:“今天晚饭后,我看到一只毛毛虫结茧了。我早上还给毛毛虫换树叶呢,上午它还没结茧。我觉得这个事情很惊喜,本来以为今天(它)不可能结茧的。”
就这样,坚果一边继续给另外一只毛毛虫喂食、清理粪便,一边耐心地等待这只毛毛虫破茧的那一刻。又过了大约两周的时间,我们不经意中忽然发现昆虫盒里多了一只蛾子,它静静地趴在盒子的内壁上,再看看一旁的白色的茧,上方破了一个小小的洞。
“我们要不要把它现在的样子画下来,留个纪念呢?”我提议。坚果觉得这个提议很好,便赶紧在桌边坐下,将昆虫盒摆在面前,一边细细地观察,一边将这只蛾子的样子画了下来。
今天,坚果又录制了语音昆虫日记,他是这样记录的:“我们看到它变成蛾子了,晚上才看到的。它在茧上咬了一个小口,然后从那里飞出来,变成蛾子的。我还画了一张它呢。”
蛾子正反面 坚果5岁画
第二天一早,我和坚果、坚果爸爸准备一起将这只蛾子放飞,同时,也将另外一只毛毛虫一并归还给大自然。为什么要三个人一起呢?因为我们觉得这是一只蛾子重要的“成人礼”,而且也是正式与这两位朋友道别,应该来点仪式感。坚果将昆虫盒的盖子打开,可是小蛾子只知道在里面继续扑棱着翅膀,却不知道要飞出去。爸爸说:“我有办法。”只见爸爸捏住它的翅膀,于是蛾子马上奋力挣脱,终于飞起来,一直到飞得很高很高,高过了路灯,高过了树冠,渐渐消失在视线中。坚果目不转睛地目送小蛾子走远,爸爸这时开口了,“知道我刚才用的是什么方法吗?”坚果摇摇头。“我只是给了它一些压力,它感觉到危险了,便会拼命地飞起来。”
回到家,坚果记录下了今天的昆虫日记,他一字一句地说着:“今天我们把小蛾子放飞了。另外一只毛毛虫也放在了草地上,让它自己去找食物。我和爸爸一起放飞的时候,发现如果没有人碰它,它都不知道自己会飞呢。爸爸用手碰它的时候,它拼命去飞才飞起来的。因为什么呢?(因为)它感觉到危险了。最后,它飞得特别高,超过了最高的一棵树。之后,我回家和妈妈一起把昆虫盒清洗了。清洗干净以后,昆虫盒还可以装好多小虫子呢。”
大自然是一所学校,从最初蹲在地上仔细观察毛毛虫,到将它拿到家里喂养,再到观察它结茧、破茧成蛾,坚果亲眼见证了教科书里毛毛虫到蛾子的一系列蜕变过程。这次经历,与他小时候听妈妈讲艾瑞·卡尔的经典绘本《好饿的毛毛虫》相比,让他有着更深刻的感受。不仅如此,在放飞蛾子的过程中,大自然还给坚果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品德课:小蛾子最初并不知道自己能够飞翔,直到坚果爸爸用外力给它威胁,它才意识到了自己的力量,才用力挥舞翅膀,越飞越高。我在心里默默期待,来日若是坚果在生活或是学习中遇到麻烦,能想一想这只平凡的小蛾子,关键时刻也能逼自己一把,看到自己的潜能。
光凭好奇心是不够的,还要有所行动,主动观察、探索。关于从观察中获取知识的过程,人们通常的想法是,先有了观察,才有了知识的增长。但是,通过对孩子学习过程的近距离观察,我发现孩子们更多的时候,是先有了知识的铺垫,才能够留意到一些新事物,他们的观察始于对事物的了解,在观察的过程他们不断地向内确认着已有的知识,随着理解越来越深入,知识也越来越牢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如果想让孩子对哪个领域感兴趣,首先要让他了解一定量的相关知识,建立起孩子与该领域联结的通道。对于自己所了解的事物,孩子会倍感亲切,从而更有兴趣去建立事物与自己的联系,进而继续去亲近它们。
家里的新来客
也许每一个人的童年里,都“住着”一段蹲在蚂蚁洞前看蚂蚁的经历吧。
坚果从小对蚂蚁充满了好奇。最初,他只是蹲在蚂蚁洞前观察,后来喜欢从外面抓回蚂蚁放在昆虫盒里观察。他发现,抓回来的蚂蚁很快就会死掉,在知道了蚂蚁喜欢群居之后,他便猜测蚂蚁之所以会死,是因为脱离了群体的缘故,于是想着要是能够养一个蚂蚁大家族就好了。看他这么喜欢观察蚂蚁,我们就给他买来了“蚂蚁城堡”,这是一座大“house”,里面住得下一整个蚂蚁家族。这个城堡是透明的,孩子除了能够近距离地观看蚂蚁的身体结构,还可以观察它们之间是怎样交流、传递信息的,以及它们的打洞、觅食等行为。坚果让妈妈为他念了说明书,得知蚂蚁进入城堡后,一旦生活稳定下来,最快1~2天就可以开始挖洞了。他将说明书里提到的“蚂蚁挖洞”这一行为赋予了自己的理解,将那看作是“喜欢我们家,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了”。从这天起,坚果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情,都是去看看蚂蚁城堡中隧道的挖掘情况,最初是去看看蚂蚁有没有开始挖洞,后来又变成要去看看蚂蚁又挖了哪些新的洞。他经常趴在蚂蚁城堡前,托起腮帮看一会儿,一天中不知道要看上多少次。
到了晚上,坚果会把今天一天的观察情况记录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记录道:“每天我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看蚂蚁。今天我看到蚂蚁开始挖洞了!蚂蚁挖洞特别好玩。我觉得明天早上再去看的时候,肯定已经挖了很大一块了。我很喜欢这些蚂蚁,从到货的时候就非常喜欢,现在呢,我更喜欢它们了。”
他又在日记中这样记录道:“今天我发现新的东西了!蚁后去一楼蓝色的区域,后来又去了一楼的小餐厅。我猜她是给一楼的小蚂蚁布置工作去了。我还发现二层黄色区域很空,只有一只雄蚁和一只在挖洞的士兵蚁,下边蓝色的区域和小餐厅却很拥挤。”
《我眼中的蚂蚁》 坚果5岁半画
这幅画,就是坚果在一段时间的观察之后,按照头脑中记忆的样子默画的工蚁和蚁后。孩子的观察力是非常敏锐的,他们往往能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从这一幅画上可以看出,孩子笔下的蚂蚁有着头、胸、腹这个三个界限分明的身体结构,这不就是昆虫的一大主要特征吗?他还特地为蚁后画出了大大的翅膀,并不忘给每只蚂蚁画上一对触角。蚂蚁有足3对,共6只,可他却以3只足一组的方式画出来。我仔细猜想,也许是因为从侧面看蚂蚁,每次都只能看到近侧的3只足,于是有3只足为一组的印象。他分别画出了蚂蚁两侧的足,每侧刚好有3只,他的画面忠实地表达了他的理解。孩子有他们独特的观察方式,和我们大人不一样。
多少次我看着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样子,都会在心里感叹:孩子总能在看似稀松平常的事情中找到有趣的东西,而我刚才怎么没有发现呢?总有一天,孩子们会长大,会像我们一样对周遭的事情司空见惯,但是现在我只想尽我所能地去呵护他的好奇心,好让这一天晚一点、最好永远不要到来。而我也是幸运的,能够有机会与孩子一起带上好奇心在大自然中探索,也算是重新遇见了一次幸福的童年。
2.在探索中寻找答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谓父母的教育,我认为应该是激发孩子探索的本能,让探索和学习成为他们一生的好习惯。
每当孩子在大自然中找到一些新奇的花草、植物、昆虫,都会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了能更快、更准确地帮助孩子找到答案,我在手机里特意下载了一些识别软件,用来帮助识别昆虫、花草、树木,了解它们的生长特性。通过这种方法,坚果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比如“天幕毛虫”“幽灵蛛”“海棠”“忘忧草”等,都是这样在外出的途中偶然遇见,又在搜索查询中认识并被记住的。除此之外,百度搜索中的“秒懂百科”也是我们增长知识的窗口,其中的视频短小精干,也有清晰的实物展示,求助于它来解答孩子心中的“为什么”,非常便捷。
由点及面的探索
有一次与坚果一起读一本有关昆虫的科普读物,讲到蛞蝓吃菌类,坚果问:“什么是菌类?”于是,我们两个便一起寻找菌类的定义,得知菌类包括细菌、黏菌和真菌这三个门类,而蛞蝓喜欢吃的,是真菌这一大门类中的蘑菇。
我随即提出问题:“真菌是植物吗?”坚果想了想,一时回答不上来,于是我们又去查植物的定义。因为菌类没有叶绿素,不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养料,是通过腐生生活或者是异养生活而存活的,它不符合植物的定义,所以当然不是植物了。
“那什么又是异养呢?”我们又开始查阅异养的定义。所谓异养,就是不能自己给自己提供营养,而要靠“别人”来获取营养,比如动物就是这样,依靠进食别的动物来获取营养。“异养有哪几种方式呢?”我们查到,异养有共生、腐生和寄生这三种方式。我跟坚果挨个“翻译”道:“共生,就是生活在一起。还记得《昆虫记》里面蚂蚁养的‘小奶牛’—蚜虫吗?蚜虫负责为蚂蚁提供蜜露,蚂蚁负责保护蚜虫,给蚜虫创造良好的取食环境,它们就是共生的关系。”说到寄生,我提醒坚果去回忆《酷虫学校》中有关蜱虫那一集的故事,那只蜱虫就寄生在一头黄牛身上,靠吸食黄牛的血液来获取营养,“像这样,黄牛给蜱虫提供食物和居住场所,蜱虫单方面受益的方式,就是寄生”。
最后,我们讲到第三种异养方式—腐生。“记得上次我们在树林里面看到的蘑菇吗?它们生长在枯朽的树干上,这种从腐烂的东西上获得营养的生物就叫作腐生生物。细菌也是,罐头放久了,里面会生出一层绿色的霉菌,它们也是腐生生物。”
就这样,我和孩子的对话从蛞蝓聊到了蘑菇,再从蘑菇聊到了蚂蚁、蜱虫和霉菌,我们从一个小小的知识点拓展了思维,打开了眼界,接触到了更多的未知。鼓励孩子探索,就要避免给孩子终结性的回答。我们的回答应该去开启孩子的求知欲,鼓励他们打破砂锅问到底,鼓励他们继续去探索,而不是简单的“是”与“否”。
这是我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次探索,我一边与孩子一起重温着学生时代书本上的旧知识,一边又不断为自己刷新着更广阔的未知领域。
3.成功是成功之母
有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反复成功的孩子更容易成功,反复失败的孩子更容易失败。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反复成功的孩子在一个个小的成功中不断收获自信,他们相信自己“一定能行”,总会努力达成下一个目标,从而不断前进。具体来说,还要从“成功是成功之母”谈起。
在我小的时候,接受到的教育其实是“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名言源于我国古代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它强调的是不畏挫折,勇于尝试。可到了如今,社会却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更认可“成功是成功之母”的说法,因为成功的经历能够带给人自信心与自我认同感,能够让人们内心拥有更强大的力量。
2017年,我国胡海岚院士与她的科研团队通过对生物界的深入研究,发现了“胜利者效应”这一心理学概念的生物机制,这项研究成果还登上了世界顶尖的科学杂志《Science》。什么是“胜利者效应”呢?简单来说,就是胜利的经历可以改变人身体的内在机制,从而形成更有利于再次获得胜利的状态,也就是我们之前所说的—成功是成功之母。这一效应在体育界、政治界、商界都取得了广泛的验证。当然,教育界也因此得到了深刻的启示:孩子在成长中时常能感受到的小小的成就感,却是他们获得更大成功的关键。
成功的经历固然重要,许多人并不知道的是,头脑中对成功的假想几乎与真实的成功经历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成功实现人生“逆袭”的TED演讲者、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艾米·卡迪分享了她的经验:无论你是否拥有成功的资本,先假装认定自己已经成功,直到成功为止。
“假装自己已经成功”,能够给人们带来前进的动力与信心,这是一种认知的能动作用。有时候我也会采用这种方法帮助孩子克服畏难的情绪。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做一件事情能做到最好,孩子更是这样,他们虽然能力有限,却不愿意轻易服输,遇到失败容易产生挫败感。坚果5岁半的时候,当他无法顺利解出一些数学思维问题时,会因为对自己要求太高而生气想哭。尤其是当他在前半个解题进程中得心应手,忽而遇到一个解不出的难题,就会情绪低落,仿佛自己想要交一份完美答卷的美好期待破灭了。为了疏导他的这种畏难情绪,我和坚果爸爸在那段时间一直在想办法,希望能从心态上引导他。
有一次,坚果又遇到了难题,以他的个性,我知道他不会轻易地说“我做不出来”,于是我在一旁静静等待。他那里思考了很久,最后还是不得不说,“妈妈,这道题我做不出来”。我看他眼眶红红的,情绪有些沮丧,他一定是想交一份完美的答卷,眼看着希望泡汤,所以很失望、懊恼。我一边安慰他说,“这很正常,谁都会遇到难题”,一边耐心跟他讲解。重新写上了答案之后,坚果舒了一口气。
“看,这道题很坏。它特意耍了一个小伎俩,想让人们都做错”,听我这样一说,坚果眼前一亮,低落的情绪云消雾散,想要继续听个究竟。“做题的时候,你是一个大王,你要辨识出这些诡计,想办法打败它们”,我又说,“大王一心想的都是如何打胜仗,大王可没有时间去哭鼻子哦。”坚果挺直了腰板,点了点头。我翻了翻之前做过的题目,一本习题册已经学了四分之三,“瞧呀,这都是你打过的胜仗。就像我们在中国史里面看到的,完成的这些习题就像是你打败的一个个小诸侯国。当你完成这一整本书的时候,就是打败了所有的小国,统一了天下呀!”坚果想了想,坚决地说了一句:“嗯!”“你要抱着讨贼的心态,而不是逃跑的心态去面对这些难题。以后再遇到难题,你可以在心里想:‘你这小样儿的,还能难倒我不成?’”我希望他能够以更轻松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困难,所以首先要教会他把自己设想成一个无坚不摧的勇士,以这种成功者的心态去面对一些有难度的题目,应该就能有强大的信心去打败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