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导购关联销售技巧与成交话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⑤ 满足顾客的心理价位

婷儿是W药店的店员,西洋参是这个月店内的重点推荐商品,原价118元/罐,公司做活动,特价99元/罐。没想到婷儿还是像以前一样推荐,但是销量是上个月的近3倍。婷儿想,价格相差不到20元,怎么销量会差那么多?

婷儿的疑问可能从销售本身来说无法解开,从顾客心理角度就能厘清了。

当西洋参标价为118元/罐时,顾客还是有“人参挺贵”的想法,但是转为特价99元/罐后,顾客觉得只是花了99元,虽然实际只与100元差1元,但是在心理上觉得便宜多了,这便是心理价位。

其实,定价策略影响顾客购买的还有很多种方法,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方法引导顾客,是能够实现更多销售的。

心理价位是人们购买商品时对价格高低及其变化所产生的反应。其表现为炫耀高价心理、追求物美价廉心理、价格分档心理、价格习惯心理、担心涨价心理等。也就是说,心理价位是顾客对商品价格在自己心中的一个定位与对比,如果觉得满足了自己的心理需求,就愿意支付。

(1)用价值匹配高价心理需求。最典型的是名贵中药材或保健品销售,一些顾客求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哪个产品让他拿出去送礼更有面子,或是哪个产品让人觉得“分量”更重。可以说,这类产品满足了顾客高价的心理需求,便宜了,他们还不愿意买呢。

接待这类顾客时,重点在于突出产品高端,同时要配合上档次的包装。不过,很多同事会错误地认为产品介绍没有必要,其实,这是错觉,虽然顾客不在乎产品本身的价格,但是在销售时,我们却要突出说明产品的价值,不要让顾客觉得真的只是买了一个漂亮的“礼盒”送人。所以,即使顾客并没有过多地询问产品的作用,我们也要详细说明其作用与给身体带来的益处。

别忘了,再对价格无所谓的顾客,也不希望自己买的产品徒有其表。

(2)说明特价优惠,满足物美价廉的需求。一些顾客希望自己买的产品是最合算的,他们平时可能也会对门店的商品价格有所了解,如果正好有商品在做活动,可以向这些顾客充分说明,并告知时限,引导这些顾客及时购买。

顾客知道产品是好的,正好又比平时便宜,就愿意购买。在引导这类顾客时,我们需要对顾客常用的产品有一定的了解,否则无法有针对性地推荐其感兴趣的特价优惠产品。

所以,即使是特价活动,也需要我们对顾客有更多的了解,这样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婷儿销售的西洋参也可以纳入这一范围。

(3)价格分档好销售。同类产品在陈列时,分为高、中、低不同档次的产品,这样可以让顾客自行选择符合心理价位的产品,顾客的满意度也会更高。

这是顾客心理价位中的档次分级。在销售时,要从某个价位入手探询顾客可能的心理价位,并引导成交。

(4)用好“涨价”营销策略。在我们药店运作较成功的便是阿胶,甚至门店还贴了涨价公告,虽然这里有众多实际因素,但说到底,这是一种“涨价”营销策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推动顾客及早购买。

这里利用了顾客“先买更优惠”的消费心理。

(5)稳价满足习惯性购买。门店常规性品类如果价格波动过大,可能会令顾客望而却步,所以,常规性的商品应稳定在某个价位水平,以留住经常光顾的顾客。

(6)让数字产生“魔力”。我们在制定产品价格时,特别是每月重点商品价格时,要对数字更敏感。比如尾数定价,顾客会觉得99元的商品比100元便宜很多,而201元比200元贵很多,虽然只差了1元。“6”“8”“9”显得吉利,“1”“2”“5”元的商品会让人觉得这家店很便宜,“3”“7”也会产生这种效果,这些都是数字带来的神奇心理效应。

价格是一门学问,核心是它是变动的,随之而动的便是人心。人的心理会因为商品价格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反应,这种变化过程便是我们在销售时可以利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