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腧穴学概说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腧穴学主要介绍有关腧穴的位置、腧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以及用来防治疾病的基本理论。它叙述了腧穴的位置与取法、局部解剖、主治应用、配伍、按摩操作方法与禁忌。
一、腧穴的基本概念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皮肉筋骨的部位,这不是孤立于体表的点,而是与内部的脏腑器官相通,外部多在筋肉或骨骼之间的凹陷处。因其功能上内外互相输通,位置上又以孔隙为主,所以称做“腧穴”。腧,又写作“俞”、“输”,含有转输的意思;穴,具有孔隙的意思,腧穴包括十四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古代文献上的“气穴”、“气府”、“节”、“会”、“骨穴”、“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穴道”等,都是腧穴的别称。
二、腧穴的分类
腧穴可分为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三类。凡是属于十四经上的腧穴都叫经穴,是腧穴的主要部分,共有361个穴名。这些腧穴,因其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所以与经脉关系密切,不仅具有主治本经病证的作用,而且能反映十四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病证。在原有十四经腧穴以外的,对某些疾病有一定疗效的穴叫经外奇穴;此外,临床上有根据压痛点定穴,又不属于经穴和经外奇穴的,称阿是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等。这类腧穴既无名称,又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痛在体表的反应点作为治疗的部位。阿是穴多位于病变附近,有时也在距离病变较远的部位。
三、腧穴的命名
腧穴的名称,包含有一定的意义。了解腧穴命名的意义,有助于掌握腧穴的位置特点和主治作用。不少腧穴的名称是古人依据其位置特点,治疗性能,并结合自然界各种事物及医学理论,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而制定的,举例说明如下。
(1)表明所在部位。部分腧穴是根据其所在部位解剖名称或相关部位的特点而命名的。如腕旁的腕骨,乳下的乳根,脊柱的脊中等。
(2)指示治疗作用。部分腧穴是根据其对某种病症的特殊治疗作用而命名的。如治目疾的睛明、光明;治疗水肿的水分、水道。
(3)运用中医学理论。部分腧穴是根据其部位或治疗作用,结合阴阳、脏腑、经络、气血等中医学理论来命名的。结合阴阳部分如阳池、阴郄;结合脏腑理论如肺俞、心俞之旁的魄户、神堂。
(4)象征地貌天象。人体许多腧穴是利用自然地理的名称,如山、陵、丘、墟、谷、溪、沟、渎、海、泽、池、泉等,结合腧穴所在部位的形象或气血流注的情况而命名的,如承山、大陵等。部分腧穴假借日月星辰等天象名称,结合腧穴的位置而命名,如上星,日月等。
(5)结合动植物形状。部分腧穴的名称与动植物名称有关,以此形容腧穴的局部形象,如膝下的犊鼻,胸腹部的鸠尾。
(6)比拟建筑物。部分腧穴借用建筑物有关的名称来命名。如门、户、枢等,用以比喻这些腧穴的所在部位或作用的特点。如神阙、玉堂、志室等。
四、腧穴的作用
腧穴与经络相比较,经络是联系的通路,而腧穴是其中的一些据点。从作用来说,经络能运行气血,反映证候和传导感应,都是以相互联系为特点;腧穴则是输注气血,反映病痛和接受治疗,是以局限的部位为特点。两者是有分有合的。从临床来看,对经络证候的观察和分析,常要落实到具体腧穴。腧穴的输注气血,是其基本的生理作用;反映病痛,是其病理作用;接受治疗,则是对疾病的反作用。按摩临床,既要从大的方面就整体情况进行诊察,更要结合具体的经穴作检查,随后施行手法治疗。按摩选穴和用穴的过程,也是检查和治疗的过程,是对腧穴的综合理解和运用。
1.诊断方面
由于腧穴通过经络,内联脏腑、器官,外布皮肉筋骨,所以,当人体某部有病变时常会在邻近的腧穴或远部的腧穴出现异常反应。这是临床诊断的一种依据。如胃肠疾患的人常在足三里、地机等穴出现敏感,有时并可在第五至第八胸椎附近触到皮下结节;患有肺疾患的人,常在肺俞、中府等穴有压痛、过敏及皮下结节。因此,临床上常用指压背俞穴、募穴、郄穴、原穴的方法,审察腧穴的压痛、过敏、肿胀、硬结,或凹陷、虚软,以及观察皮肤的色泽变化、瘀点、丘疹、脱屑等。
2.治疗方面
腧穴的治疗作用是通过针灸和按摩等方法的运用而实现的,从经络的联系和特定称谓来分析,大致有邻近作用、远道作用和整体作用三种,其范围也有广有狭,有近有远。
(1)邻近作用 所有腧穴对其邻近部位的病痛都能起到治疗作用,这也是最初的“以痛为腧”取穴方法的应用和扩展。说“邻近”就比局部的概念更宽些,应用的穴位包括该区的一些常用穴和特定穴。如眼区的睛明、承泣、四白、瞳子髎各穴,均能治疗眼病;耳区的听宫、听会、耳门、翳风诸穴,皆能治疗耳病;胃部的中脘、建里、梁门诸穴,皆能治疗胃病等。邻近作用还应包括头身部的前后相应穴,如项后的风池作用于眼目,背部的背俞作用于五脏病证等。
(2)远道作用 四肢部的特定要穴,除了邻近作用之外,还有对头身病证的远道作用。经络的远近联系即表现在这种治疗上的联系。例如手部的合谷穴,不仅能治疗手腕部病证,还能治疗项部和头面部病证,同时,还能治疗外感病的发热;足三里穴不仅能治疗下肢病证,而且对调整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甚至对人体防御、免疫反应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这种远道作用,在标本、根结的关系中已经作了说明,这是临床循经取穴的主要依据。
(3)整体作用 某些腧穴由于其所属经络和所处部位的重要性,其作用已非前者所能概括,而是能起到对全身的影响,因此称整体作用。如足三里穴就是其中之一。此穴不仅有邻近作用,远道作用,还有整体作用。头身部的腧穴,因其所处部位的特殊,更能影响整体,如任脉的关元、气海、膻中,督脉的人中、百会、风府、大椎,对于调整全身气机和阴阳起着重要作用。关元、足三里用于灸治,为强壮要穴。
五、特定穴
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有特定称谓的腧穴。包括在四肢肘、膝以下的五腧穴、原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在背腰、胸腹部的背俞穴、募穴;在四肢躯干部的八会穴以及全身经脉的交会穴。
(一)五输穴
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五个重要经穴,分别名为井、荥、输、经、合,称“五输穴”。有关记载首见于《灵枢•九针十二原》:“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但并未指出具体穴名和部位。《灵枢•本输》则详细地阐明了各经井、荥、输、经、合各穴的名称和具体的位置,唯独没有手少阴心经,其后的《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才补充完备。
古人把经气运行过程用自然界的水流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变化来形容。把五输穴按井、荥、输、经、合等顺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喻作水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即“所出为井”。“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喻作水流尚微,萦迂未成大流,是经气流行的部位,即“所溜为荥”。“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到大,由浅注深,是经气渐盛,由此注彼的部位,即“所注为输”。“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喻作水流变大,畅通无阻,是经气正盛远行经过的部位,即“所行为经”。“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 喻作江河水流汇入湖海,是经气由此深入,进而合于脏腑的部位,即“所入为合”。
五输穴是常用的要穴,为古今医家所重视。临床上如井穴可用于治疗神志昏迷;荥穴可用于治疗热病;输穴可用于治疗关节病;经穴可用于治疗喘咳;合穴可用于治疗六腑病证等,就是《难经•六十八难》所说“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的具体运用。另外《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提出:“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还有根据季节因时而刺的记载,如《难经•七十四难》指出:“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
五输穴又配属五行,《灵枢•本输》指出阴经的井穴属木,阳经的井穴属金。《难经•六十四难》补全了阴阳各经脉五输穴的五行属性即“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输土,阳输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均依五行相生规律而来,同时,又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关系,将阴井乙木与阳井庚金配合起来,成为子午流注针法按时取穴及合日互用开穴规律的理论基础。
表2-2 六阴经五输穴五行配属表
表2-3 六阳经五输穴五行配属表
(二)原穴
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重要经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称为“原穴”。又名“十二原”。
原穴名称,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提出了五脏原穴:“肺原出于太渊,心原出于大陵,肝原出于太冲,脾原出于太白,肾原出于太溪”。《灵枢•本输》补充了六腑原穴:大肠原过于合谷,胃原过于冲阳,小肠原过于腕骨,膀胱原过于京骨,三焦原过于阳池,胆原过于丘墟。并指出了各原穴的位置,但其中尚缺心经原穴神门,后由《甲乙经》补齐。阴经五脏之原穴,即五输穴中的输穴,所谓“阴经之输并于原”,就是“以输为原”,这与阳经六腑输穴之外另有原穴有别。
原气导源于肾间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通过三焦运行于脏腑,是十二经的根本。原穴是脏腑原气所留止之处,因此脏腑发生病变时,就会相应地反映到原穴上来,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
在治疗方面,《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原。”针刺按摩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说明原穴有调整脏腑经络虚实的功能。
表2-4 十二经原穴表
(三)络穴
络脉由经脉别出的部位各有一个腧穴,称为络穴。它具有联络表里两经的作用。
络穴名称首见于《灵枢•经脉篇》。十二经的络穴皆位于肘膝以下,加上任脉之络穴鸠尾,督脉之络穴长强,脾之大络大包,共有十五穴,故称为“十五络穴。”
络穴各主治其络脉的病证,如手少阴心经别络,实则胸中支满,虚则不能言语,皆可取其络穴通里来治疗。余皆仿此。络穴又能沟通表里二经,故有“一络通二经”之说。因此,络穴不仅能够治本经病,也能治其相表里经的病证,如手太阴经的络穴列缺,既能治肺经的咳嗽、喘息,又能治手阳明大肠经的齿痛,头项强痛等疾患。
络穴在临床上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相表里经的原穴配合使用,即谓之原络配穴。
另外,《素问• 平人气象论》说:“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故又有“十六络”之说。
表2-5 十五络穴表
(四)郄穴
郄穴是各经经气所深聚的地方,大多分布在四肢肘膝以下。
十二经脉各有一个郄穴,阴阳跷脉及阴阳维脉也各有一个郄穴,合而为十六郄穴。
临床上郄穴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阴经郄穴多治血证,如孔最治咳血,中都治崩漏等;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如颈项痛取外丘,胃脘疼痛取梁丘等。此外,当某脏腑有病变时,又可按压郄穴进行检查,可作助诊断用。
表2-6 十六郄穴表
续表
(五)背俞穴
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称为背俞穴。
背俞穴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距督脉旁开1.5寸。大体依脏腑位置而上下排列,分别冠以脏腑之名,共十二穴,背俞穴可治疗五脏病证。
背俞穴不但可以治疗与其相应的脏腑病证,也可以治疗与脏腑相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病证。如肝俞既能治疗肝病,又能治疗与肝有关的目疾、筋脉挛急等病;肾俞既能治疗肾病,也能治疗与肾有关的耳鸣、耳聋、阳痿及骨病等。余皆仿此。
表2-7 十二腧穴表
(六)募穴
脏腑经气结聚于胸腹部分的腧穴,称为募穴。六脏六腑共有十二募穴。
募穴之分布,有在本经者,有在他经者,有呈双穴者,有为单穴者。中府、日月、京门、期门、章门、天枢均为双穴。膻中、巨阙、中脘、石门、关元、中极均为单穴。
募穴主治性能与背俞穴有共同之处。募穴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背俞穴配合使用,即谓之“俞募配穴”。同时,俞募二穴也可相互诊察病证,作为协助诊断的一种方法,所谓“审募而察俞,察俞而诊募。”
表2-8 十二募穴表
(七)八会穴
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所会聚的腧穴。
八会穴与其所属的八种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有密切关系,如章门为脏之会穴,因五脏皆禀于脾,为脾之募穴;中脘为腑之会穴,因六腑皆禀于胃,为胃之募穴;膻中为气之会穴,因其为宗气之所聚,为心包之募穴;膈俞为血之会穴,因其位于心肝俞穴之间,心主血,肝藏血故也;大杼为骨之会穴,因其近于椎骨;阳陵泉为筋之会穴,因其位于膝下,膝为筋之府;太渊为脉之会穴,因其为手太阴经之原,居于寸口,为脉之大会;绝骨为髓之会穴,因其属于胆经,胆主骨所生病,骨生髓。因此,在治疗方面,凡与此八者有关的病证均可选用相关的八会穴治疗。另外,《难经•四十五难》又说:“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说明八会穴还能治某些热病。
表2-9 八会穴表
(八)八脉交会穴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气相通的八个腧穴,称为八脉交会穴。均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
八脉交会穴是金元时代窦汉卿得于山人宋子华之手,乃“少室隐者”之所传。因窦氏善用此法而声誉倍增,故又称“窦氏八穴”。
八脉交会穴的主要内容是:公孙通过足太阴脾经入腹会于关元,与冲脉相通;内关通过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与阴维脉相通;外关通过手少阳三焦经上肩循天牖,与阳维脉相通;临泣通过足少阳胆经过季胁,与带脉相通;申脉通过足太阳膀胱经,与阳跷脉相通;后溪通过手太阳小肠经交肩会于大椎,与督脉相通;照海通过足少阴肾经循阴股入腹达胸,与阴跷脉相通;列缺通过手太阴肺经循喉咙,与任脉相通。
由于奇经与正经的经气以八穴相会通,所以此八穴既能治奇经病,又能治正经病,如公孙通冲脉,故公孙既能治足太阴脾经病,又能治冲脉病;内关通阴维脉,故内关既能治手厥阴心包经病,又能治阴维脉病。余同。
八脉交会八穴,临床上常采用上下相应的配穴法,如公孙配内关治疗胃、心、胸部病症和疟疾,后溪配申脉治内眼角、耳、项、肩胛部位病及发热恶寒等表证,外关配足临泣治疗外眼角、耳、颊、颈、肩部病及寒热往来证,列缺配照海治咽喉、胸膈、肺病和阴虚内热等。八脉交会穴在临床上应用甚为广泛,李梴《医学入门》说:“八法者,奇经八穴为要,乃十二经之大会也。”又说:“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说明八穴之精义所在,它是特定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下合穴
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是指手足三阳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主要分布于下肢膝关节附近。即“胃合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
下合穴是根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合治内府”的理论提出来的。理论根据首见于《灵枢•本输》:“六腑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因“大肠小肠皆于胃”,所以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在胃经;《甲乙经》指出:“委阳,三焦下辅俞也……此足太阳之别络也。”且膀胱主藏津液,三焦主水液代谢,故三焦与膀胱关系密切,因此,三焦的下合穴在膀胱经上。又因为胃、胆、膀胱三经的合穴本在下肢,因此,以上六穴称六腑下合穴。
下合穴是治疗六腑病证的主要合穴,《素问•咳论》:“治腑者治其合”。如足三里治疗胃脘痛,下巨虚治疗泄泻,上巨虚治疗肠痈、痢疾,阳陵泉治疗蛔厥,委阳治疗三焦气化失常而引起的癃闭、遗尿等,都为临床所常用。
表2-11 下合穴表
(十)交会穴
交会穴是指两经或数经相交会合的腧穴,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位。其中腧穴所归属的经称为本经,相交会的经称为他经。
交会穴的记载,始见于《甲乙经》。
交会穴不但能治本经的疾病,还能兼治所交会经脉的疾病。如关元、中极是任脉的经穴,又与足三阴经相交会,既可以治任脉的疾患,又可治足三阴经的疾患;大椎是督脉的经穴,又与手足三阳经相交会,既可治督脉的疾患,又可治诸阳经的全身性疾患;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的经穴,又与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相交会,它不但能治脾经病,也能治疗肝、肾两经的疾病。
六、经穴定位的标准和方法
腧穴都有一定的位置,确定其位置,需要遵照其体位标准和具体方法进行。
(一)体位标准
中医学对人体部位的描述,采用的方法与现代解剖学不完全相同。包括经络和腧穴都是按活体正立的姿态来表示其阴阳、内外、前后、上下。上肢以掌心一侧为内侧,属手三阴;掌背一侧为外侧,属手三阳。下肢以胫骨前嵴以内为内侧,属足三阴;以外为外侧,属足三阳。
手足部掌界与背面皮肤的移行处称“赤白肉际”,掌指关节或跖趾关节均称“本节”,以关节两端的圆形突起(包括关节所覆盖处)为准,区分为“本节前”和“本节后”。即以远端为“前”,近端为“后”。上肢的前后方位则以手拇指(即桡侧)为前,小指侧(即尺侧)为后。
头面躯干部的前后正中线分别为任脉和督脉穴的分布部位,是审定分布于其两侧的三阳经穴或三阴经穴的基础。
(二)定位方法
腧穴的定位方法,是以体表的一些标志作为基础,或称基准;以此为据点规定出各点之间的距离度数,称“骨度分寸”。又以手指比量这种“分寸”,称“指寸”。应用时三者相互结合。分别介绍如下:
1.体表标志
是以体表解剖标志为依据确定邻近的穴位。体表标志可分为固定的和活动的两类。
(1)固定标志 指各部由骨节和肌肉所形成的突起或凹陷,包括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脐窝等。如腓骨小头前下方1寸定阳陵泉。
(2)活动标志 指各部的关节、肌肉、肌腱、皮肤随着活动而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等。如确定听宫穴,在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微张口,于凹陷处取;曲池穴,在屈肘横纹外侧端凹陷处取。
2.骨度折量
这是一种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将全身不同的部位规定成一定的长度或宽度的等分折量方法(图2-4、5、6)。依此法折量,即不论该人高矮、胖瘦,在同一部分都按比例折成相同的寸数,人长则寸长,人短则寸短,各部骨度分寸列表如下:
3.手指比量(指寸)
这是利用患者本人的指节宽度或长度以比拟骨度折量寸的方法。有横指寸和直指寸(中指同身寸)的应用。
(1)以患者拇指的中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图2-7①)。
(2)以患者的第2、3、4、5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四指宽度合为3寸,又称“一夫法”。此法主要用于下肢部,下腹部的直量和背部的横量 (图2-7②)。
(3)中指同身寸:以患者的中指中节桡侧的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作为一寸(图2-7③)。
临床上医者参考患者的手指寸,应以骨度折量寸为准,而骨度折量寸又以体表标志为基础。不可主次颠倒,影响取穴的准确性。
图2-4 骨度分寸示意图
图2-5 骨度分寸示意图
图2-6 骨度分寸示意图
图2-7 指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