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1章 大权在握

“大将军,这是老太爷送来的时政书。”作为首席秘书官的冯修永递上一封文书报告。

聂宇仔细阅读过后,又将其顺手传阅给了下面的秘书阁,而后目光抬向了摆在大堂正中央的湖北地图台板。

底下的秘书官们,一边传阅着时政报告,一边心思各有计较。

在他们看来,如今的大将军府,这位大将军和老太爷的关系相当微妙且复杂。

因为大将军作为儿子,主管军务,而老太爷作为老子,主管民政,这本是合理明确的分工。但偏偏老太爷又喜欢把民政处理的文书,每次都总结一下递给大将军一份,差不多就是老太爷只负责打报告,要批条子得找大将军来干。

颇有点像是李二和李渊父子的关系,甚至这位老太爷还不如李渊,李渊好歹前期做过皇帝,掌过大权,后面玄武门之变才被架空。

当然,这对秘书阁而言不重要,因为大将军手里权力大,也意味着他们秘书阁的权力大。

秘书阁不能直接操持政务,对军务也只能建言献策,但这不妨碍秘书阁作为大将军私人秘书,所谓天子门生便是如此了。

虽然汉军还没得天下,连湖北一省都没有,可秘书阁本身已经约等于内阁、军机处的混合体。

这种混合体制下的秘书阁,未来肯定会逐渐暴露问题,就连伪清也是前后几经废置军机处,但至少现在聂宇用的还是挺顺手,可以省去很多麻烦事。

冯修永这时已经来到台板前,伸手指着地图上的荆州府地说道:“大将军,根据老太爷送来的时政书,待我大汉军统一荆州府,就可获得完整的江汉平原精华之地。”

“届时,我汉军治下的耕地起码可增加四到五成,那原本田地不够分的问题,也能得到极大缓解。而且,荆州以西有着偏僻山地,但荆州府以东却多为平原膏腴,完全可以鼓励百姓开垦拓荒,增加耕地面积。”

鼓励百姓开垦拓荒,这同样也是民政衙门,想出来的应对方案。

土地不够分,那就让百姓自行组织去开垦,开垦拓荒出来的土地,都可以获得一年到三年的免税或半税政策,具体怎么来视垦荒面积和实际垦荒情况而定。

冯修永接着说:“减免赋税肯定还不够,因为大将军府先前定下了户均分田,从军户到佃户,再到流民户口,都有定好的田额,看似兼顾到了各方利益,但实则却很不公平。”

“哦?有何不公平?”聂宇虚心请教。

冯修永拿出从民政衙门要来的户籍、土地双册,而后说道:“首先,军户且先不论,这是大将军府的根基,他们的分田肯定是够的,可轮到佃户、流民户口,差距就显露出来了。因为佃户是本地百姓,所以他们的户籍丁口肯定是正常的,甚至许多佃户,为了能佃耕更多土地,往往都会有两到三名男丁。”

“可流民就不同了,说句不好听的,流民都是外省来的难民,他们的妻儿双亲大多都已经死在逃难路上,许多流民户口,只有孤身一人,了不起的就娶妻成家,也不过二三人。”

“二者对比,就是佃户看似占有6亩地,比流民户口的5亩地,多了整整一亩地的差额,可佃户家中同样也比流民多了近一倍的丁口,换句话来说,就是人均分田上,佃户是远远不如流民的。”

聂宇顿时恍然大悟,他此前光想着户口分田,以及在税赋上进行调整,但却忘了流民和佃户是不同的。

流民大多孑然一身,都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主,虽然现在已有许多流民在基层官吏撮合下,陆续的成家立户,可即便如此,也顶多一户从一口人,变成了两口人。

而佃户们都是本地百姓,一户五六口人是常态,甚至七八口人的也有许多。

换算下来,流民户口基本都能满足人均分田2到3亩,而佃户却人均一亩地都够呛。

如此分田,确实是很不公平了,也就是大部分佃户没仔细算过,而且大将军府削减了曾经的苛政杂捐,也不再动不动叫他们服徭役。

就算服徭役,也是为了村镇修水利,修官道便民,还选的农闲时候,给工钱给粮食。

哪怕有佃户算出了不对,也不会这时候冒出来说什么。

可不说,就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等着后面地盘越来越大,过个一两年时间,那佃户户口的百姓,肯定得出来闹腾。

不患寡而患不均嘛!

“秘书阁有什么好办法?”聂宇问道。

“改制!”冯修永说道,“原来的户籍分田,需要废除,但不用把田地收回,而是改户籍分田为人均分田,多的不用退,少的可以由大将军府补上。”

“人均分田多少?”聂宇再问。

冯修永回答:“按照此前伪清治下,赋税沉苛,加上各种徭役杂捐摊派,别说户均5亩田,就是户均6亩田都是不够温饱,交完了沉苛赋税,基本也就不剩下多少余粮。若要温饱有余,还能交的上赋税,至少要人均3到4亩地才可。”

“所以,臣以为可趁着现在地盘壮大,许多土地尚未开垦分田,恢复百姓的人均分田3到4亩。这样既不会让大将军府亏多少,还能解决分田不均的隐患,又可以进一步的笼络民心,让百姓皆心向于大将军!”

说白了,就是给百姓全都多分田,不仅能解决分田不均,还能让大部分百姓都能白捡土地,就连落籍的流民,同样也能白捡一到二亩地。

一亩地看着很少,算不了什么,但你要学会对比,大地主眼里,一亩地而已,可在百姓眼里,一亩地就是多一亩地的收成口粮。

而且,还是原本没有,现在有了,这相当于纯赚了。

再加上大将军府免去了曾经的沉苛滥税,那一亩地的含金量就更高了。

这套多分田的法子,放在之前肯定不行,因为户均分田都不够了,可现在地盘扩张,那可以分的田就又增加了。

所有人都能得到好处,还能以此推动汉军治下军民的好战尚武之风,因为土地总有不够分的时候,原来不够分了只能兴修水利,现在不够分了,那就继续对外扩张,拿到更多的土地。

聂宇经过认真思量,当即做出决议:

第一,改制。户均分田改为人均分田,人均分田增加到3亩地。这样增加的不多,还能让流民也多赚一亩地,那些孤身流民觉得没赚到,那就成家娶妻,多生孩子,就能多分田了。

第二,组织百姓移民垦荒,荆州府以西倒是还没到承受极限,可人口都集中于西部肯定不行,得均匀分散出去,也能瓦解新占地盘的本地士绅宗族。而且现在移民垦荒,既能增加耕地,还能形成移民定制,一块地盘分不出田了,那就往外移民。未来统一了,国内不够分,就往外面分,去殖民。

这两项决策定下,荆州府的分田压力就没那么大了,还能同时收拢流民、佃户,以及部分自耕农的民心。

自耕农有田,但也不多,而现在人均分田3亩,那他们也能有的赚。

哪怕只多分一亩地,那也是赚了,还是大赚。

所有分到田的百姓,肯定都会死心塌地追随汉军,因为只有汉军一直在,他们的土地才能保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