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天然照相机
◎了不起的“照相机”
眼睛的结构虽然看起来很复杂,但完全可以将其比作一台高性能的超级照相机。例如,晶状体犹如相机的镜头,后面的瞳孔相当于相机的光圈,可以控制光线的传入量;而眼球后方的视网膜则类似相机的胶卷,能够生成所看物体的图像。
当然,这台“超级照相机”的使用寿命也很长,大多数人都能使用一辈子。更重要的是,这两台“照相机”同时朝向前方,所以我们才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同一物体,而大脑则能够借此准确地判断物体的远近,单单这一点就要比大多数动物的眼睛先进得多。
◎不怕冷的眼睛
每逢寒冷的冬季,很多人的鼻子和耳朵都会被冻得通红,但眼睛却丝毫不受影响。为什么眼睛不怕冷呢?原来,眼球的角膜上只有触觉神经和痛觉神经,无法感受寒冷,并且角膜和巩膜由于缺乏血管,几乎没什么散热作用,因此即便天气很冷,眼睛依然可以泰然处之。
◎奇妙的感光细胞
在人类眼睛的视网膜上存在着两种重要的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其中,视杆细胞对弱光十分敏感,对强光和颜色的敏感性则较差,因此人们在黑暗中往往只能看到物体的轮廓而无法分辨它的颜色。而视锥细胞对强光和颜色比较敏感,主要在明亮处工作,所以在白天我们才能看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感光细胞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对人的视力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视杆细胞发生病变或缺乏合成视紫红质的原料时,人们便容易患夜盲症。夜盲症是指在低亮度下视力变得很差或者完全看不见东西。不过,一般的暂时性夜盲症只要多吃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就能很快痊愈。
◎睫毛不可拔
睫毛是眼睛的一种附属器官,它不仅可以挡住小虫飞入眼睛,而且还可以像帘子一样遮挡强光,防止紫外线的伤害。别看它们数量很多,其实睫毛的寿命很短,通常只能生长3~5个月,然后自然脱落,不断更新。
在人的一生中,儿童期的睫毛最长,也最弯曲。生活中,总有父母喜欢给自己的孩子修剪甚至拔除睫毛,以为这样会使新长出的睫毛又黑又亮,其实这种做法不仅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而且还会伤害眼睛。
◎色盲是怎么一回事
世界上的颜色都是由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组成的。大多数人对于常见的颜色都能够轻松识别,可有些人虽然视力正常,却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辨别色彩,他们就是色盲患者。
色盲分为不同的类型,只对一种原色缺乏辨别力的人,被称为单色盲,如红色盲(第一色盲),这种色盲比较多见;绿色盲(第二色盲),比红色盲少些;蓝色盲(第三色盲),比较少见。如果对两种颜色缺乏辨别力者,就称为全色盲,这种患者则更加罕见。
很多人以为患有色盲的人的眼里应该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但事实并非如此。不论是红色盲还是绿色盲,他们都能分辨出红绿信号灯。这是因为单色盲的人对于三原色(红、绿、蓝)是能分辨的,只是对于如橙色、淡黄等复合色分不清。
◎眼见不一定为实
眼睛凭借着特殊的构造让我们见到了丰富多彩的世界,但有时候也会给我们带来视错觉,即眼睛向大脑传递错误的信息,使人们看不清事情的本来面目。
例如,当魔术师将一个涂成黑色的物体放到黑色背景下时,我们会不自觉地以为物体消失了。这种简单的障眼法运用的就是视错觉产生的原理。因此,即使是“眼见为实”的事,我们也需要科学分析,理性对待,不可盲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