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在中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984 《时代周刊》的中国新面孔

这一年的4月30日,《时代周刊》刊发了一个专题“中国的新面孔(CHINA'S NEW FACE)”,封面是一个在长城上手持可口可乐的中国小伙子。对于国际社会来说,此时的中国已经开始融入世界,有了崭新的面貌。

《时代周刊》封面:中国的新面貌

1885年,美国佐治亚州的约翰·彭伯顿(Dr. John. Stith. Pemberton),发明了深色的糖浆。他原本想制作酒精饮品,但当年政府发出禁酒令,他转而在次年5月发明了一种饮料,一种让很多需要补充营养的人喜欢喝的饮料。

他发现搅拌做好的饮料具有提神、镇静以及减轻头痛的作用,他将这种液体加入了糖浆和水,然后加上冰块,味道好极了。不过在倒第二杯时,助手一不小心加入了苏打水,这回味道更好了,合伙人罗宾逊(Frank M. Robinson)被糖浆的两种成分激发了命名的灵感,这两种成分就是古柯(Coca)的叶子和可拉(Kola)的果实,罗宾逊为了整齐划一,将Kola的K改C,然后在两个词中间加一横,于是可口可乐(Coca-Cola)便诞生了。

1888年8月,亲身感受过可口可乐减轻头痛之功效的药剂师阿萨·坎德勒(Asa Candeler),因看好它的前途,前后共支付了2300美元,最终拥有了全部股权,成了可口可乐的主人,史称“可口可乐”之父。

但真正使可口可乐大展拳脚的,是两位美国律师。他们向阿萨·坎德勒提出一个创新的商业合作方式——由可口可乐公司售给他们糖浆,他们自己投资生产的公司及售卖点将糖浆兑水、装瓶、出售,按可口可乐公司的要求生产及保证品质。

凭借着天才般的营销方式,具有神秘配方之实效的“魔水”——可口可乐,迅速成为风靡美国的“国民饮料”;而随后伴随着美国的日益强大——特别是“二战”(1945年)之后,美国在GDP、科学技术、军事力量等方面全面超过了英国,经济总量与综合实力跃居世界第一,可口可乐更是“流向”全球,俨然成为美式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符号,甚至是美国近代文化的象征。

其实,早在1978年12月19日,中美宣布正式建交的第二天,可口可乐公司就在美国正式宣布重返中国(1927年,上海街头悄然增加了一种饮料,名叫“蝌蚪啃蜡”;1948年,上海成为可口可乐海外首个销量超百万标箱的城市,但次年即退出中国市场),并与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签订了协议。

根据协议,可口可乐在中国内地的第一家装瓶厂,由中方提供厂房,可口可乐赠送一条先进的生产线。为了保障水质,可口可乐为北京厂提供的是反渗透水净化系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处理设备,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这项技术。可口可乐总计派出了180多个人次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到北京,帮助安装设备、调试和培训中国技术人员。

第一批到达中国的3000箱瓶装可口可乐,由中国香港发往北京,成为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最先到达中国内地的外国消费品。当时它给人的印象是特贵。当时北冰洋汽水0.15元/瓶,可口可乐的售价是它的3倍,而当年的全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元(折合28.6元/月)。可口可乐有中药味儿,第一口不好喝,但越喝就喜欢上了。当时,不少人还认为它代表了“资本主义生活方式”。

在改革开放初期,可口可乐仅对涉外饭店供应,只销售给外国人、归国华侨及港澳同胞,是各地友谊商店里名副其实的奢侈品。一些西方媒体对可口可乐重返中国这一商业事件,赋予了非同寻常的政治意义,当时《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甚至专门做了调查性报道,可口可乐也因此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标签之一。

昂贵的售价以及封锁的销售渠道,并没有挡住国人们追风尝鲜的脚步,可口可乐在一些地区风靡起来。在1984年,一位普通中国小伙子手拿可口可乐饮品的照片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在封面上有一句配文:“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什么?”

这张照片及其专题,既显示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显成效,也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迹象,更表明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阵营对中国的开放持赞赏态度。

而连当年的可口可乐领导者们可能都意想不到的是,如潮流洪水般涌入中国的“魔水”,不仅开启了中国人追求西方生活方式的新体验,也在此缔造了其全球第三大销售市场的伟绩,仅次于美国与墨西哥。前可口可乐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穆泰康(Muhtar Kent)预测:“中国迟早将成为可口可乐的(全球)最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