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吕氏春秋》中的养生思想
《吕氏春秋》一书是由秦相吕不韦主编,他的门客执笔,于秦始皇八年(前239年)写成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全书26卷、12纪、8览、6论,共160篇,20余万字。据专家们研究,吕不韦主编《吕氏春秋》,不是为他自己树碑立传,而是为行将统一全国的最高统治者以及下屑的王侯将相,提供创造并巩固封建专制政权的理论武器。
自汉代以来,《吕氏春秋》一直被称为“杂家”之说。今天看来,这种评价欠公允。对于《吕氏春秋》一书作出较高评价的是郭沫若,他说:“《吕氏春秋》对于各家虽然兼收并蓄,但却有一定的标准。”“这书却含有极大的政治上的意义,也含有极高的文化史上的价值,向来的学者似乎还不曾充分的认识。”这个评价是公正的。《吕氏春秋》的编著者,对于先秦各家的学说,能取其精华,舍其不足,进行综合加工,并有所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成为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民族文化思想成果的一个总汇。它保存了先秦各家的许多思想资料,是一部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历史文献。
《吕氏春秋》在“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的写作计划下,适应新兴地主阶级“重己”、“贵生”的需要,谈了不少养生之道。其中的《本生》、《重己》、《贵生》、《尽数》、《情欲》、《先己》等篇章都谈到了养生问题。书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养生理论和方法,有不少是值得我们继承的。与《荀子》相比,对体育的理性认识,有不少独到的地方。
《吕氏春秋》既然是吕不韦所主编,书中有关养生的理论当然也可视为吕不韦的养生思想。该书的作者认为,“世之人主、贵人,无贤不肖,莫不欲长生久视”。即在世之人,都希望长寿。所以,“凡事之本,必先治身”,把治身作为一切事情的根本。在人们要求长生、治身的情况下,作者介绍了一些“贵生”之术。这些贵生之术,除了“节欲”、“去害”以及“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之外,特别强调一个“动”字。
在作者看来,宇宙万物都是由精气的运动而形成的。“精气之集也,必有入也。集于羽鸟,与为飞扬。集于走兽,与为流行。集于珠玉,与为精朗。集于树木,与为茂长。集于圣人,与为夐明。”不论动物、植物,都由精气的凝集和所入形成的;形成的各种不同物质,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宇宙万物靠“精气”的运动而形成,也靠“精气”的运动而长存;没有运动就没有一切。联系到人体,人所以能健康长寿,就是因为精气在人体中畅流无阻,一旦精气在人体内的运动受阻,人就会生病。“精不流则气郁。郁,处头则为肿为风,处耳则为损(音局,耳疾)为聋”。那么,怎样才能保持精气畅通呢?那就是“运动”。《吕氏春秋》的作者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蝼(音楼)”的事实,形象地告诉我们,要经常进行身体活动,并警告当时的权贵们,不要“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因为只坐车,不走路,不活动筋骨,就会遭致瘘蹶之症。所以,要经常运动,不断增强新陈代谢之功能,保持体内活力,只有这样,才会使“精气日新,邪气尽去,及其天年”。
根据《吕氏春秋》的成书时间来推算,古人对运动与健身关系的深刻认识,是在两千多年以前。这说明,重视养生健身,重视体育运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特别是《吕氏春秋》中提出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蝼。”的千古名言,一直在激励着无数健康长寿的追求者自觉地投身于体育锻炼。这可以说是吕不韦对中华民族养生健身学说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他的“动”字养生思想,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养生学说中的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