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 职工养老保险多层次情况及建议
(一)第一支柱权责不明晰,亟待改革[5]
在我国现行养老保险体制下,第一支柱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采取“统账结合”的模式。统筹部分由企业缴费构成,承担社会共济功能;账户部分由个人缴费构成,但由于历史原因,账户和统筹部分的基金采取了混账管理的模式。多年来,我国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在名义上以部分积累制存在,实际上却从未脱离现收现付制的本质。由于社会共济部分需要遵循公平原则,强调通过现收现付的方式,实现横向的代际再分配;而个人账户部分强调多缴多得,着重在于通过自我积累实现个人收入的纵向再分配。这种把承担社会共济功能的社会统筹部分和承担自我积累、激励功能的个人账户糅合在一起的做法,既没有清晰界定个人权益,也没有实现当时设定的部分积累制的改革初衷,更没有起到综合二者优点的作用,反而导致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难以为继,存在诸多问题。
我国应抓住国有资本划转的契机,在厘清历史负债的前提下,把追求公平性和社会共济性的社会统筹部分,与承担个人激励和积累的个人账户部分拆分开来。通过拆分,明确界定政府、企业和个人在养老保险中的责任与义务,实现从“统账结合”到统账分离的转变,让各个支柱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应在拆分的基础上建立社会养老金制度。联合民政部、人社部和财政部等相关部门,逐步把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入社会养老金制度,实现职工和居民在社会养老金制度领域的“起点公平”。对于拆分出的社会统筹部分,在剥离出社会养老金之后,应该以精算平衡为原则,构建常态化精算机制,增强养老保险制度财务可持续性。并借鉴国际经验,引入与人口结构变化、物价和工资增长等因素挂钩的待遇自动调整机制,规范养老金待遇调整方法。对个人账户部分应尽快明确个人账户的账户属性,通过技术手段而非行政命令的方式明确记账利率。
(二)第二支柱发展缓慢,参保增长率陷入停滞
截至2017年底,我国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有8.04万户,比上年增长5.4%;参加职工人数为2331万人,比上年增长0.26%;年末企业年金基金累计结存12880亿元。自2004年我国建立企业年金制度以来,参保职工人数以较快的比例增长。2007~2014年增长率均维持在两位数,2011年和2012年最高,分别达到18.13%和17.12%。尽管前几年参保人数增长率较高,但由于参保总职工数基数太小,2017年参加企业年金的职工总人数仅占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总人数的8%。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参保人数比上年增长率只有1.00%,而2016年和2017年仅分别为0.39%和0.26%,近3年企业年金参保人数基本处于停止增长状态。
2017年12月18日,人社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企业年金办法》,表明了政府推动企业年金发展的决心。《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自2004年颁布以来,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该办法急需修订。此次修订一是把“自愿”建立企业年金修改为“自主”建立,具备了半强制性的含义。二是新办法对企业和职工缴费比例进行了修改,逐步向职业年金缴费比例靠拢,缩小了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在第二支柱方面缴费方法和标准的差异。三是新办法对企业缴费的归属问题进行了规定,改变了多年来企业缴费归属不利于职工的状况,必将增强广大职工参保的积极性及与企业谈判、维护自己多层次养老权益的积极性。
在基本养老保险降低缴费率的大背景下,我国应尽快、严格划分不同支柱的界限,配合税收优惠等措施,大力支持企业年金的发展,探讨将来引入自动加入机制的可能性、进一步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缩小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在补充养老保险待遇方面的差距。
(三)第三支柱刚刚起步,仍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201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公布。该意见的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运营安全稳健、产品形态多样、服务领域较广、专业能力较强、持续适度盈利、经营诚信规范的商业养老保险体系,商业养老保险成为个人和家庭商业养老保障计划的主要承担者、企业发起的商业养老保障计划的重要提供者、社会养老保障市场化运作的积极参与者、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促进者、金融安全和经济增长的稳定支持者”。尽管还需要更多的相关配套政策支持,但对于第三支柱长期缺位的养老保险体系来说,这一意见无疑是个好的开端。
2017年3月,财政部做客中国政府网表示,对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涉及的相关政策和技术问题,已基本形成政策建议。这意味着有关第三支柱的税收优惠政策有望尽快出台,表明我国政府希望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建立更多样的个人养老方式。有助于改变我国养老保险第一支柱独大、第二支柱发展不健全、第三支柱缺位的状况,让政府、企业和职工合理承担相应的养老保险责任,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
参考文献
郭鹏:《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历史变迁与改革建议》,《贵州社会科学》2017年第7期。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6)》,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7。
郑秉文:《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9。
[1] 郭鹏,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保障国际比较、养老保险。
[2] 如不做特殊说明,本文数据均来源于各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3]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6)》,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7,第2页。
[4]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受托运营年度报告(2017年度)》,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网站,http://www.ssf.gov.cn/yljjtzgl/201811/t20181126_7483.html,2018年11月26日。
[5] 郭鹏:《基本养老保险统账结合:历史变迁与改革建议》,《贵州社会科学》2017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