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对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企业视角的理论与实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之处

本书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金融发展作用于生产率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系统性分析,基于上述研究内容和框架,可能的创新之处为:

(1)本书对相关模型进行了拓展,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中,研究金融体系作用下企业的技术进步影响机制;在异质性贸易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金融因素,将金融发展对异质性企业生产投资的作用拓展到对企业生产率分布和总体层面生产率水平的影响。文章从企业技术进步、企业生产率分布和企业总体生产率三个方面阐释了金融发展对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并利用中国的相关数据进行了验证。

(2)已有的金融发展对生产率决定的相关实证研究,要么基于宏观层面,或者基于微观层面,而本书在金融发展对生产率决定的实证分析中,不仅具体的实证研究对象,而且整个实证分析的切入点,都将微观和宏观较好地统一在一起。在技术进步机理的实证研究中,运用多层非线性模型和多层线性模型,将地区宏观数据与企业微观数据进行结合,更好地刻画了宏观金融发展对企业微观技术水平的决定。在企业总体生产率的研究中,文章通过企业进入退出渠道阐述了金融发展对企业总体生产率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使用微观企业数据计算出企业总体生产率并进一步检验金融发展通过企业进入退出对企业总体生产率的影响效果,从而弥补了现有的主要文献单独从企业微观层面或者宏观层面研究金融发展对生产率影响的缺陷,对生产率的研究实现了企业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的融合。

(3)相对于已有相关文献的实证分析,本书使用大规模的企业微观数据,样本数量更为庞大,较大的样本会使相关计量显著性检验的敏感性提高,从而提高实证分析的准确性。为了使相关研究结论更加可靠和显著,在进行实证分析时基于大样本企业微观数据,充分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比金融发展的两个方面对生产率的不同影响;比较两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对分析结论的差异;根据中国经济的特征,按照不同所有制分析金融发展对企业技术水平的决定;基于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对比验证金融发展对企业总体生产率的影响效应。

(4)金融发展是一个综合概念,为此本书重点从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和测度。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金融规模的扩大一般会引起金融体系资金配置效率的提高,但是鉴于中国金融体系运行的实际情况,金融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伴随金融效率的提高,为此本书基于中国金融的现实特征,从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两个方面构建相应指标,以期能够更加全面地衡量中国金融发展水平和测度金融发展对生产率的影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