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中区域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产业转移模式与路径的研究

国家或区域之间的经济、制度等差异导致了不同的产业转移模式。对产业转移模式与路径的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不同国家或区域的产业转移环境,依据相应条件选择正确的产业转移模式和路径。

曹慧平探讨了发展中国家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模式选择问题。文章通过对比发现,以FDI为主、服务外包为辅的产业承接模式制约了我国服务业的发展,而印度以服务外包为主、FDI为辅的产业承接模式则造成印度制造业发展滞后,因此发展中国家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要兼顾吸引FDI和服务外包,使外商投资中制造业与服务业比例趋于合理,并通过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发展[18]

郭元唏、常晓鸣依据产业动态演进特征的不同,将产业转移分为淘汰型转移、产能型转移、扩张型转移、配套型转移和延伸型转移5种类型[19]

黄钟仪研究了东西部之间的产业转移,并提出了重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主要模式:要素注入式——直接投资、“企业内部一体化”模式、企业虚拟一体化模式、“新雁行模式”、产业集群转移模式和“产业转移园区”模式[20]

马子红、胡洪斌认为中国区际产业转移有以下几种模式:成本导向型转移、追求规模经济型转移、市场开拓型转移、多元化经营型转移、竞争跟进型转移、供应链衔接型转移和政策导向型转移[21]

卢淳杰对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双转移”模式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双转移”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顺应产业发展趋势的理性抉择,也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缩小地区发展的重要方式[22]

陶良虎通过对中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回顾和现状考察,认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有4种比较典型的模式:低成本型产业转移模式、资源型产业转移模式、市场开拓型产业转移模式、产业链集群型产业转移模式[23]

徐鹏、孙继琼认为四川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模式主要有品牌生产扩张型对接、零部件生产基地转移型对接、“销地产”型对接、委托加工型对接[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