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三堂听案
狄仁杰同伙长一路疾驰,天空越发的明亮,回到城门口,已是辰时,洛阳城八门尽开,可因为连夜大雨,进出城门的商旅行人并不太多。
伙长下马前去岗亭接出白衣女子,狄仁杰就在城门勒住缰绳,注视着一队进城的丧队。
丧队大概二十余人左右,看打扮像是附近县城的村民,披麻戴孝的全部为精壮的男人,黑漆漆的棺材共有三口,上面积了一层薄薄的灰尘,看起来很轻,像是空棺。可能是太早的缘故,又是洛阳神都,二十多人并没有奏乐,黑色的靴子被雨水浸湿粘了很多稀泥。应该是进城来运死人的送棺队。
“诶,真他妈的晦气,这一大早就碰到哭丧喊命的。”
狄仁杰细耳一听,原来是守卫城门的士兵在抱怨。对军士们的态度,狄仁杰微微一笑,摸着胡渣,看着丧队。看着看着,突然他感觉隐约有些不大对劲,瞬间他的笑容就止住了。
狄仁杰注视着他们的干爽的白色斗笠,斗笠下的发髻还滴着雨水,被道路上的雨露沾湿的衣服,干燥的棺材上一层积灰。
狄仁杰眼珠儿转了转:“若这些人是下葬却怎么不吹乐奏旋,若是送尸怎么会由城外往城内走,有问题!”
平时守卫洛阳八门的军士也见过不少迎亲队和丧队,但没人注意,迎亲多为进城,乡下女子嫁进洛阳都城,送丧基本全是出城,因为人死后都愿意找个风水之地,不可能由外面进城安葬。显然狄仁杰发现了这个端倪。
就在他准备下马盘问之时,伙长就带着人叫喊着跑了过来:“不好了,不好了大人,那个白衣女人失踪了!”
“什么?失踪!”狄仁杰转过头来,丧队的事暂时就抛诸脑后了。
“是的大人,刚刚我回岗亭,兄弟们就告诉我说那女人趁大家开城门之时,从岗亭跑了出去。待众人追出去,已经没了踪迹。”伙长说着,又将身后一位小军士推向前来:“这是洛州法曹狄大人,究竟是什么情况你来说。”
小军士一点头,先向狄仁杰叩拜了一下,紧接着就道:“小的李小二参见法曹大人。今晨有位白衣女子叫门,伙长和我等将城门打开,那女子支支吾吾几句就昏倒了下来,伙长得知此事关系重大不敢耽搁,就急忙到刺史府报告,也就伙长离开了不到一个时辰,我们按例从岗亭出来,打开城门,那白衣女子就趁机跑了出来。”
狄仁杰的目光盯着小军士的眼睛:“不是说她昏迷了吗,怎么又能趁你们不备,夺门而出!我可不老,小兄弟切莫讲大话欺骗我啊。”
“不不不,小的不敢,这件事前前后后伙长和大家都能作证。”小军士连忙争辩。
“那你们看到了她,为什么不去追回来。”
小军士咽了口唾沫:“小的们当时见状,不到半盏茶的功夫就追了上去,可一直追到前街的柳巷胡同,都再也没有找到那女人的踪迹。”
狄仁杰若有所思,“这女人若真是使团公主,进城如果不是直接去皇宫就是来刺史府,但也不可能她自己就这样跑了,她是在害怕些什么吗?不对不对,难道是被人拐走了或者是潜入城中的杀手给抓了?”狄仁杰自言自语。
伙长见了,奇怪的问道:“大人,你在说什么呢。”
“哦,没,没什么,你们讲那晚上的经过详详细细的说给本曹听听。”
伙长和小军士按照狄仁杰的吩咐,从女子叫门,到晕倒,到伙长快马通报刺史府的整个过程,一字不漏的讲给了狄仁杰。
“你是说她提到了永辉县令?”狄仁杰问。
“恩,是,这个大家都可以作证。”
“怪哉,按理说如果白女女子遇险逃脱最初就该找当地衙门,永辉县衙也离馆驿最近的,为何要连夜奔袭二十余里来神都洛阳求救,莫非……”
就在这时,城门外传来了快马的蹄声。四五名公差簇拥着一位身着县令官服的人,眼看就要从城外进来了:“快让开,快让开,永辉县衙急报……”
待众人反应过来,那几人已飞速进城了。
“狄大人,是永辉县的人!”
狄仁杰点点头,道:“我知道了,本官要即刻回府,待案情有需要时,我还会再传你们的。”
伙长和小军士齐声道:“是,只要大人需要,小的定会全力配合。”
狄仁杰看看天空,早已是艳阳高中,城门口来往的行人集聚,渐渐的热闹起来,正打算回衙,却远处传来叫喊声。一位坐着马车的富家公子叫骂着朝城门驶来。
“强盗,还想溜出城门,还不快把小爷的宝马换给小爷!”原来喊叫的人就是被狄仁杰抢马的富家公子,狄仁杰会心一笑,牵了一匹城门的快马,对伙长道:“看来债主来了,等会儿他要是过来要马你就将这匹白驹交换与他。我借你们城门的马一用,倒是会差人给你们送回的。”
狄仁杰倒不是希望早早摆脱,而是他的心早就被这一连串突然齐来的事件搅乱,看到那永辉县的快马,方向应该是洛州刺史衙门,狄仁杰很希望赶回去看看。
回到刺史府,远远就看到三班衙役在堂前排版数列,府门外,八名衙差持佩刀威严的看守,刺史大人高坐堂上,司马站在一边,二人正聚精会神听着堂下永辉县令的陈词。
与此同时,上阳宫朱雀台,武则天的上书房内,内卫府阁领洪威正快步进来,武则天一招手,洪威便贴近她的耳旁小声的说了几句。
“混账!立刻将此事通告大理寺,另外让京兆府和洛州刺史衙门派人出去,一定要把这个人给找出来!”说完,武则天将桌上的文案掀翻在地,洪威叩退了出去。
到了午时,大理寺,京兆府,洛州刺史衙门便炸开了锅,永辉县发生命案,数十人惨遭杀害。
洛州刺史府中已经热闹起来,刺史崔呈,大理寺卿钱彪,京兆府尹沈万年都立于堂上,向永辉令问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