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3 工程财务管理
1.财务管理的目标
财务管理是指企业合理地组织财务活动,正确地处理财务关系,从价值角度对资金运行进行科学的统筹安排,控制投入与产出、耗费与盈亏,使企业资产得以高效地运行。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就是企业理财。
财务管理是有关资金的获得与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财务管理的目标,取决于企业的总目标,并且受财务管理自身特点的制约。企业管理的目标可以概括为生存、发展和获利。为实现企业目标,就要求企业通过财务管理筹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通过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使企业获利,力求保持以收抵支和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减少破产的风险,使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地生存下去。并以此来判断一项财务决策是否符合企业目标。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可以表述为股东财富最大化,或称企业价值最大化。股东创办企业的目的是扩大财富,它们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价值最大化就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的价值在于它能给所有者带来未来报酬,包括获得股利和出售其股权换取现金。股票价格的高低代表了投资大众对公司价值的客观评价,反映了资本和获利之间的关系,反映了每股盈余及其风险的大小。
按照不同出资者的企业形式,企业价值可以表述为:独资企业的企业价值可以表述为出资者出售企业可以得到的现金;合伙企业的企业价值可以表述为合伙人转让其财产份额可以得到的现金;公司企业的企业价值可以表述为股东转让其股份可以得到的现金,已经上市的股份公司,其股票价格代表了企业价值。总之,企业的价值是其出售的价格,而个别股东的财富是其拥有股份转让时所得的现金。
2.成本费用
成本费用的构成见表3-5。
表3-5 成本费用的构成

续表3-5

3.收入和利润
(1)收入。
1)收入的分类。收入的分类主要可以参照表3-6。
表3-6 收入的分类

2)收入的确认。收入的确认是指收入入账的时间。收入的确认主要应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①定时:是指收入在什么时候记入账册。
②计量:指以什么金额登记,是按总额法,还是按净额法,劳务收入按完工百分比法,还是按完成合同法。
收入的确认主要包括产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和劳务收入的确认。另外,还包括提供他人使用企业的资产而取得的收入(如利息、使用费以及股利等)。
(2)利润。
1)利润的构成。在进行利润分配之前,首先需要计算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的利润总额,再扣减企业应向国家缴纳的所得税额,计算税后净利润。建筑企业利润是企业施工生产经营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衡量企业施工生产经营管理业绩的主要指标。建筑企业利润总额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主要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以及营业外收支净额。而净利润则是由利润总额减去应纳所得税额之后计算所得。
利润的计算公式为:

2)利润分配的原则。一般来说,企业取得的利润总额,可在扣除应纳所得税后进行利润分配。分配利润应遵循的原则见表3-7。
表3-7 利润的分配原则

3)利润的分配。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分配,其分配顺序见表3-8。
表3-8 利润的分配顺序

续表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