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1.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课题以20世纪60—80年代为研究线索,以史为据,从比较艺术学的视野出发,以中日两国优秀经典的动画作品为证,对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中最具代表性的创作理念、创作题材、造型风格、叙事结构,以及视听语言等方面进行各自历史的纵向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历史阶段的横向比较,找出各自的发展规律,揭示动画艺术创作风格形成的文化、政治、经济等原因,从而构建起动画艺术创作与相关艺术门类的联系,完善动画艺术创作的学科知识体系。并以此为基础,给当下中国动画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与方法。本课题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如下几种。
(1)比较分析法
该课题将采用综合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中日动画艺术创作。过去相关动画艺术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美学角度展开较多,本课题对中日动画艺术创作进行综合分析,将动画艺术看作一个合力作用的系统问题,拟从比较艺术学的角度出发,对其中创作理念、创作题材、造型风格、叙事结构、视听语言等方面各自的特点及相互的关系对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进行综合对比分析。
(2)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本课题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对电影美学、叙事学、电影视听语言、中日动画发展及文化等方面专著的研读,为针对中日动画创作理念、创作题材、造型风格、叙事结构、视听语言的研究提供了理论论著的基础;对相关领域学术论文的研究,则有益于获取理论研究发展前沿信息和提取其中有益的观点。
(3)跨学科研究法
动画是一门综合艺术,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含了多种艺术门类,如文学、美术、电影等,它们不是独立存在的,是相互依存、融合的关系,综合体现于动画作品当中,从而针对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的比较研究应秉承跨学科的研究思路,在对两国动画艺术作品进行解构的基础上进行对比与分析。
(4)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法
动画是一门实践性艺术,针对动画作品的研究与分析,不仅仅是形而上的美学论述,同时也是对优秀作品艺术形式和创作手法的学习和提炼的过程,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可以对典型动画作品的核心思维与艺术构成进行综合论证,从而论证观点,总结动画作品的艺术特点。
2.技术路线
第一步:对中日的动画行业协会、企业、动画教育机构进行实地考察,获得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同时大量查阅动画艺术创作的相关专著文献,收集、归纳、总结与课题主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在实地考察资料和专著文献资料相互佐证的基础上,探讨课题的研究思路,列出撰写大纲。
第二步:对课题框架中列出的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的构成要素及观点进行深入研究,并继续结合实地考察、案例分析,对比研究中日的异同,找到其中的主要问题点,重点论述。
第三步:通过召开相关研讨会以拓宽思路、集思广益,从更多的纬度思考课题的研究路径。避免在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的对比研究中以偏概全的情况出现。
第四步:研究处于深入阶段时,重点探讨文学、美术、电影对中日动画艺术创作的影响,特别是其背后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不同所造成的中日之间的差异。
第五步:以20世纪60—80年代为研究线索,以史为据,从比较艺术学的视野出发,以中日两国优秀经典的动画作品为证,对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中最具代表性的创作理念、创作题材、造型风格、叙事结构,以及视听语言等方面进行各自历史的纵向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历史阶段的横向比较,综合运用史论结合、综合归纳、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等方法,找出各自的发展规律。从文化、政治、经济、教育等因素对中国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后进行思辨。
第六步:通过对影响中日动画发展的各种因素的剖析,总结出国产动画艺术创作中的经验教训,从而为创新与发展寻找到新的途径,对中国动画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二)创新点
首先,课题以20世纪60—80年代为研究线索,以史为据,从比较艺术学的视野出发,以中日两国优秀经典的动画作品为证,对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历史轨迹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史学意义。在中日动画发展史的宏观视阈下对其进行谛视、分析与比较,对于建构动画理论框架和完善动画史的研究都寓意深远。
其次,课题在对动画、艺术创作风格,以及研究时间范围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将历史研究与现状分析结合起来,避免与历史脱节,以史为鉴,从而获得一种全新的认知,实现思维方式的突破,通过对中日各自动画艺术创作风格中的创作理念、创作题材、造型风格、叙事结构、视听语言的阐述与对比分析,找出动画与相关艺术之间隐约可见的相互关系,总结出日本动画发展的有益经验,继而重新审视中国最具表现力的动画艺术创作语言,捕捉新时代价值内涵与中华民族精髓相融合的最佳契机,探索新道路展现具有浓郁民族特质的动画艺术,挖掘新时代条件下民族动画发展的空间,为我国动画的发展寻求更广阔的舞台。对拓宽动画理论研究的范围和复兴当代中国动画意义深远。
(1) 软实力: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创概念,是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基础设施等硬实力而言的,是指一个城市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
(2) 尹岩.动画电影中的“中国学派”[J].当代电影,1988(6):71-79.
(3) 孙立军.浅谈中国动画的创作现状[J].电影艺术,2004(1):61-64.
(4) 高放.中国动画电影的悲剧特质[J].电影艺术,2004(1):65-69.
(5) 王其全.中国动画艺术的现状分析[J].文艺研究,2006(10):152-153.
(6) 路盛章.关于动画创作中民族化、国际化和人性化的思考[J].装饰,2007(4):12-15.
(7) 朱小英.论中国动画电影的角色塑造[J].电影文学,2017(12):142-143.
(8) 赵晶晶.中国动画电影审美风格的流变——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中心的考察[J].当代电视,2017(12):110-111.
(9) 刘文良.中国元素:原创动画的魅力之源[J].美术观察,2017(11):124-125.
(10) 万籁鸣口述、万国魂.我与孙悟空[M].太原:原岳文艺出版社,1986.
(11) 颜慧,索亚斌.中国动画电影史[M].北京:京国电影出版社,2005.
(12) 肖路.国产动画电影传统美学特征及其文化探源[M].上海:海海人民出版社,2008.
(13) 李朝阳.中国动画的民族性研究——基于传统文化表达的视角[M].北京:京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14) 葛玉清.对话虚拟世界:动画电影与跨文化传播[M].北京:京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15) 王冀中.动画产业经营与管理[M].北京:京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16) 殷俊.动漫产业与国家软实力[M].北京:京国书籍出版社,2012.
(17) 卢斌,牛兴侦,郑玉明.动漫蓝皮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6)[M].北京:京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18) 石川.政治·影像·诗意——1949—1966年的中国电影[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6).
(19) 周晨.文化生态的衍变与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11(3).
(20) 谢晓昱.科学与艺术的联姻:水墨动画研究[D].上海大学,2011(3).
(21) 邵杨.国产动画的文化传统重构[D].浙江大学,2012(10).
(22) 吕江.“美术片”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6(5).
(23) 任占涛.动画形式的民族化:中国动画戏曲元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5).
(24) 张丽.中国当代动画片艺术特征嬗变[D].北京电影学院,2017(5).
(25) 张黎明.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4).
(26) 王晔.从播出平台视角探析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的危机与对策[D].复旦大学,2010(4).
(27) 胡兵.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动画电影产业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5).
(28) 王海青.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当代动画的结合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9).
(29) 李顺利.中国动画动作设计的传统文化性[D].华南理工大学,2013(6).
(30) 汪宗哲.中国动画类型化发展趋势探析[D].江南大学,2014(11).
(31) 吴乃群.试论中国动画“民族化”的传承与发展[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3).
(32) 汤晓妹.中国动画对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6(6).
(33) 赵凯.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动画电影传播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7(6).
(34) 郭倩.新时代语境下对中国动画片角色造型设计的探索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7(4).
(35) 杨盼盼.中国动画视听语言的传承与创新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7(6).
(36) 刘健.映画传奇——当代日本卡通纵览[M].天津:津花文艺出版社,2003.
(37) 秦刚.感受宫崎骏[M].北京:京化艺术出版社,2004.
(38) 支菲娜.虚幻的影像与边缘载体的中心化——日本动画的传承与开拓[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6),41-50.
(39) 陈仲伟.日本动漫画的全球化与迷的文化[M].台北:北山出版社,2004.
(40) 陈奇佳.日本动漫艺术概论[M].上海:海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41) 王筱竹.动画片的细节缺失——从日本动画的发展谈起[J].装饰,2007(4),54-55.
(42) 周英.怪谈:日本动漫中的传统妖怪[M].北京:京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43) 陈奇佳,宋晖.日本动漫影响力调查报告[M].北京:京民出版社,2009.
(44) 李彦,曹小卉.日本动画类型分析[M].北京:京洋出版社,2009.
(45) 姜毅然,张婉茹,王海澜.以市场为导向的日本文化创意产业[M].北京:京民出版社,2009.
(46) 潘瑞芳.动漫产业模式研究与实践[M].北京:京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47) 李常庆.日本动漫产业与动漫文化研究[M].北京:京京大学出版社,2011.
(48) 李捷.日本动漫史话[M].北京:京国青年出版社,2012.
(49) 于苗.日本动画电影发展所反映的日本社会空间变迁[J].电影评介,2015(2),50-52.
(50) 苟嘉蔓.动画电影中的符合表征——以日本动画电影《风之谷》为例[J].戏剧之家,2017(11),105-107.
(51) 郑锦燕.日本动画产业国际化的发展路径[J].传媒,2017(9),56-57.
(52) 吴湛微.媒介经济世界下的动画产业集中现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1).
(53) 蔡亚南.日本动画产业特征研究[D].山东大学,2013(4)。
(54) 夏瑛.动漫传播与知识经营——日本动漫产业研究[D].浙江大学,2014(4).
(55) 刘常娥.日本动漫产业国际营销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3).
(56) 季姝同.日本动画产业发展及属性探析[D].重庆大学,2016(6).
(57) 李星.日本商业动画《十二国记》角色设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6(5).
(58) 于永丽.日本动画暴力研究[D].山东大学,2009(4).
(59) 邓珣.日本动画中的物哀美学[D].南京艺术学院,2014(4).
(60) 昌佳.日本动画中的妖怪形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5(6).
(61) 胡晓玲.浅析日本动画中对外来元素的“本土化”[D].南京艺术学院,2016(4).
(62) 沈妙.日本动画创作中悲剧色彩的解构研究[D].江南大学,2016(6).
(63) 葛昀洁.细田守的动画电影创作及其审美特征[D].吉林大学,2017(6).
(64) 刘旸.日本金田系动画风格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7(6).
(65) 林亚玲.日本动画电影的传播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D].华南理工大学,2011(5).
(66) 李锦楠.日本动画在我国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7(5).
(67) 腾箫扬.日本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以宫崎骏作品为例[D].大连理工大学,2017(6).
(68) 马昌伟.中美日动画电影音乐之比较[J].艺术评鉴,2016(10).146-147.
(69) 彭俊,杨晓林.中日动画电影产业比较研究[J].电影新作,2016(1).19-26.
(70) 张聿.浅析中日动画创作差距及对中国动画产业的启示[J].艺术科技,2017(11).131.143.
(71) 林清.论中国动画电影[D].上海师范大学,2012(3).
(72) 孙华.中日动漫迷比较研究——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研究的一个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8(5).
(73) 饶威.中日动漫产业的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4).
(74) 陈彬.中日动漫产业内容创新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5)。
(75) 姚楠.从《少年周刊JUMP》的成功来看中日动漫业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12(5).
(76) 张凡.中日动画差异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9(3).
(77) 王婷婷.中日动画造型差异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0(5).
(78) 江光煜.角色、结构与风格——新世纪以来中日美动画电影创作的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3).
(79) 姚悦月.民族传统文化的相异呈现与表达——中日新世纪电视动画比较研究[D].南京大学,2012(5).
(80) 卞云.中日动画片中人物形象设计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5).
(81) 王婧怡.中日动画分镜头创作方法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5).
(82) 付丹丹.析离与共融——中日美动画电影创作叙事思维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5).
(83) 潘梦露.中日文化产业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7(5).
(84) 吴新兰.存在与感知:日本动漫在中国的跨文化影响[M].北京:京识产权出版社,2012.
(85) 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M].何力译.北京:京国电影出版社,2003.
(86) 让·米特里.电影符号学质疑[M].方尔平译.长春:春林出版集团,2012.
(87) 丹尼艾尔·阿里洪.电影语言的语法[M].陈国铎,黎锡等译.北京:京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
(88) 西摩·查特曼.故事与话语:小说和电影的叙事结构[M].徐强译.北京:京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89) 弗朗西斯·瓦努瓦.书面叙事·电影叙事[M].王文融译.北京:京京大学出版社,2012.
(90) 遠藤誉.中国動漫新人類[M].东京:京経BP社,2008.
(91) 山口且训,渡边泰.日本动画电影史[M].東京:京文出版社,1977.
(92) 日下公人.新文化产业论[M].范作申译.上海:海方出版社,1998.
(93) 北野太乙.日本アニメ史学研究序説[M].東京:京幡書店,1998.
(94) 山口康男.日本のアニメ全史―世界を制した日本アニメの奇跡[M].東京:テンブックス,2004.
(95) 津坚信之.日本动画的力量:手冢治虫与宫崎骏的历史纵贯线[M].秦刚,赵峻译.北京:京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96) 中野晴行.动漫创意产业论[M].甄西译.北京:京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97) 中野晴行.マンガ進化論コンテンツビジネスはマンガから生まれる![M].東京:スペースシャワーネットワーク,2009.
(98) 增田弘道.日本动漫产业的商业运作模式[M].李希望译.北京:京门书局,2012.
(99) 増田弘道.デジタルが変えるアニメビジネス[M].東京:エヌティティ出版,2016.
(100) 加藤周一.日本文化における時間と空間[M].東京:京式會社岩波書店,2007.
(101) 宮崎駿.折り返し点1997—2008[M].東京:京式會社岩波書店,2014.
(102) 高畑勋.えいがを作りながら考えたにと[M].東京:京式會社文藝春秋,2014.
(103) Helen McCarthy.Hayao Miyazaki: Master of Japanese Animation[M].Berkeley: Stone Bridge Press, 1999.
(104) Susan J.Napier.Anime from Akira to Howl's Moving Castle[M].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105) John A.Lent.亚太动画[M].张慧临译.北京:京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106) 夏征农,陈至立.辞海[M].上海:海海辞书出版社,2009,第6版,第404页.
(107) 转引自[美]Mark Whitehead.Animation[M].Harpenden: Pocket Essentials, 2004.原文为“Animation is not the art of drawings that move, but rather the art of movements that are draw.”
(108) 朱明健,周艳,张苇.动画概论[M].武汉:汉北美术出版社,2008,第2页.
(109) 贺楠.浅议艺术创作的基础[J].艺术教育,2016(2).
(110) (匈)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M].何力译.北京:京国电影出版社,2008,第2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