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钱增兴老师
搬着凳子,下了三楼,经过大厅,在高一(5)班教室前门,我找到了钱增兴老师,他拿着学生的作业本,正在慢条斯理地讲解着。我把凳子放到教室后边,坐在那里,趁还没有上课,静静地观察着这个教室:它没有刚才13班醒目的励志语,黑板上方什么也没有,倒也显得干净利落;教室左边墙上是一幅国画,画着一枝红梅,大概寓意“梅花香自苦寒来”吧;右边是一张世界地图。我暗想,这个班主任其实挺有心的,左边的画激励学生要厚积薄发,右边的地图是让学生明白,以世界为自己的视野,而非闭门学习。尤其是教室后门边上的那棵高大的绿色植物,让人联想到充满朝气的学生们。
上课了,戴着金丝眼镜的钱增兴老师笑眯眯地走进了教室。他左手拿着课本,右手拿着粉笔,开始了课前的提问。只见他微微弯着腰,两眼紧紧盯着那个回答问题的学生,他拿粉笔的手会随着学生的回答有节奏地上下指点。假如学生回答正确,他右手的食指会很有力地往下点,似乎在赞赏;假如学生回答很纠结,他的右手不再是用食指指点,而是紧紧握着拳,好像在沉思;假如学生回答很精彩,他的右手会摊开,不停地画圆圈,好像是在回味、激赏。
当课堂学生讨论时,钱增兴老师一手拿着书,一手拿着粉笔,快步走到某个四人小组的边上,微微弯着腰,与同学们交流;或者索性把书放回讲台,站在某个小组的边上,静静地倾听,偶尔会提些要求,让学生去深入讨论。有时他会频频点头,用手指指点着,不时地给学生们点出“关键词是什么”“要抓住文本,不能太笼统”的提示。
课堂最精彩的,是钱增兴老师在学生们发言之后的总结。只见他大步流星地走向讲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遒劲的“苦难”“伟大”四个字,他激情昂扬地说:“我与地坛,地坛给我活下去的力量,唤醒我活下去,地坛是我的精神家园,是外在的力量;我与母亲,母亲让我知道怎样去活,活出我生命的精彩来,母亲是我永久的生命的力量,是精神的支柱,是内在的力量。总之,是为了凸显母爱的伟大。”在他慷慨激昂的时候,他拿粉笔的右手不停地有节奏地画着一个个的圆圈,那份激情让人沉浸其中。
课后,钱增兴老师被学生包围,他仍在笑眯眯地讲着、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