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存到发展:转型时期农民工城市创业研究(华东政法大学社会治理文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创业层次的分类

创业层次的测量指标包括主要指标和次要指标。主要指标如资金投入(含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盈利状况、产品质量或服务水平、管理水平、证照是否齐全等,这些均为客观指标,并能有效说明创业层次。次要指标如创业动机、员工数量、生产经营场所面积、扩大经营规模的意愿、拓展经营范围的意愿等,大多数是主观指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创业层次。根据这些指标,创业层次基本可以划分为生存型创业和发展型创业。

(一)生存型创业

生存型创业是指创业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己及家人的生存需求,成就动机较弱,资金投入较少,微利或保本经营,产品质量或服务水平较低,管理水平也较低,没有证照或证照不齐全。

1990年我们就一起出来摆地摊。那个时候市场刚刚开放不久,我们常熟那里有个批发市场,可以批发零售物品,有很多现成的卖货,价格也很便宜,而且能节省一大部分交通费,就在当地卖货。刚开始也租不起房子,房租高,成本大。我们那个时候也是冒险的,没有什么经验,也没什么资金,而且摆地摊也没觉着没面子。(个案二)

2001年,我们夫妻俩在南环新村弄堂里开了个快餐店,投入1万元。当时自己没有积蓄,我父母、我丈人家、我们自己共同出资凑了1万元,自己没出多少钱(4000元不到)。店有20多平方米,是从别人家转过来的。刚开始生意很不好,就我和我老婆两人做,我负责烧菜,我老婆就管管事情。转下来做了半年后,没想到投进去的钱都赚回来了,借款还完还余1000元。(个案五)

个案二的“摆地摊”与个案五的“快餐店”表明他们在创业初期均属于生存型创业,而这是大多数农民工城市创业的必经阶段。因为缺少资金、技术和人脉,甚至是对城市环境的不熟悉,他们需要成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能够维持生存就不错了,即他们常常调侃自己的状态是“混口饭吃”。

(二)发展型创业

发展型创业是指创业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自己的理想,成就动机较强,资金投入较多,盈利状况良好,产品质量或服务水较高,管理水平较高,证照齐全。

摆了很多年地摊,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以后就往上了,摆地摊就不屑了么。1993年在常熟开了第一家“××”,启动资金七八十万元,我们自己摆地摊赚了很多,也借了很多,后来那个店竞争太大,我们就转让掉了。就想换个地方,后来换到苏州。我们差不多两三年开个新店,最多的时候(2011年)有13个店,大都在苏州。目前有6家门店(上海1家、盐城1家、苏州4家)。我们6家店加起来100多人呢,我们员工一个月工资都超过3000元了。每个店面大概在200~500平方米。上海这家店,两层大概500平方米,房租一年五六十万元,每个月光电费就1万元,里面的东西值300多万元。东部这边这些东西现在已经达到饱和状态了,也没什么利润可图了,打算看看西北那边怎么样。(个案二)

现在规模有600平方米,80多名员工,一年毛利1000万元左右。在南环新村,我感觉下一步我要考虑如何提升。在不久的将来,南环新村一旦开发出来,会有很大的竞争力,我们就考虑如何提升与升级,如何立于不败之地,持久地把生意做好,得到延续很重要。在这个过程当中成熟了以后,很有可能马上投资开分店。(个案五)

个案二的分店数量与面积、员工数量和货品价值等与个案五的生产经营场所面积、员工数量、年利润和未来发展规划,均表明他们目前资金雄厚、经验丰富,已经是发展型创业。但这仅是少数农民工城市创业者能够达到的层次,因为这需要资金、技术和人脉的积累,才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尽管创业农民工相对于务工农民工和留守土地的农民而言,属于农村的精英,但在城市背景中,他们中的大多数还处于弱势地位,难以突破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通过梳理个案访谈资料,表2-2从年份、产业、行业与行业细分四个方面概括了六个个案从生存型创业向发展型创业转化的基本信息。

表2-2 个案创业层次转化的基本信息

生存型创业虽然是低层次的,但对于农民工而言,这已是其职业发展生涯的一大跨越。因为生存型创业除了可以使农民工获得自由与尊严之外,还是农民工向上职业流动的过渡阶段。已有研究表明,个体工商劳动者成了低层职业和高层职业的连接点,中小企业主和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是他们可能取得的较高阶层位置。(5)今后我国农民非农化进程将减慢;最期望流向其他职业的是雇工而不是农民;个体工商劳动者成为农民向高层流动的“中转”职业。(6)即如果农民工要实现发展型创业,一般要经历生存型创业。

发展型创业要求较高,只有很少的农民工城市创业者达到了这一创业层次。这些农民工一般有较长时期的打工或创业经历、拥有雄厚的创业资本、机遇较好且能够把握机遇,从而实现了创业层次的提升。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民工城市创业大多只能满足生存的需要,即仍然是生存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