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精英单位的自我形象建构
在自己人的圈子里,艾希曼的知名度也随着保安局地位的上升而大幅提高。起初主要只是低阶人员因为受训时听艾希曼授课而认识他,不过他的接触范围很快便扩大开来。一方面是因为强迫犹太人移居国外的行动需要诸如外交部、盖世太保、经济部等等单位的配合,即便彼此之间的合作未必总是一帆风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海德里希善用宣传手段,巧妙地使自己旗下的保安局和主管犹太人事务的II 112部门(Judenreferat II 112)声名大噪。因此光是在1937年1月,就有300多人前往II 112部门取经。其中不仅包括军校和国防部的军官,更有日后的外交部部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Joachim von Ribbentrop),以及南斯拉夫秘密警察的首脑。该部门的工作还包括给纳粹党的青年组织授课、前往上西里西亚执行公务,以及参加在纽伦堡举办的党大会。艾希曼在纽伦堡是尤利乌斯·施特莱彻(Julius Streicher)的贵宾,后者的同僚曾极力争取与艾希曼建立关系。尽管英国的入境禁令让他栽了一个大跟头,但艾希曼还是因为其巴勒斯坦之行,在1937年跃升为“犹太人问题”方面的“公认专家”。
显然,艾希曼很早便掌握了一项绝活,甚至有办法利用失败的计划来粉饰自己的声誉。即便后来在耶路撒冷的时候,艾希曼也宣称自己熟悉以色列,因为他之前曾造访过那里。在国家社会主义者中间,艾希曼的“专业知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让他引以为傲:“1934、1935、1936那几年,我还是个小学徒。……前往巴勒斯坦的时候,我已经出师。等到回来以后,我成了师傅。”1934—1938年艾希曼首度任职于柏林时,见过他的人虽然未必都记得住他的名字或长相,却有许多人清楚党卫队保安局的犹太事务部门是什么,以及干些什么勾当。其中的员工仅仅因为是该部门的一员便可以获得注意。鉴于艾希曼一点也不腼腆的自我推销天赋,他想必曾经充分利用了这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