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版推荐语
自2016年EXIN DevOps Master认证全球发布到今天DevOps Foundation中文考试和教材本地化工作的结束,标志着国际DevOps认证考试体系进一步趋于完善。《DevOps精要:业务视角》一书作为DevOps Foundation认证考试的核心教材,从业务和IT服务管理视角诠释了DevOps实践。作者在部分章节中将ITIL的流程如何在DevOps场景下实践进行了阐述。大家在选择DevOps认证考试的时候,常常有一个误区,认为DevOps Master是最高级,都希望考Master认证。其实DevOps Foundation虽然称之基础认证,但确实是面向企业高级业务管理者和IT管理者量身打造的认证。DevOps Master虽然是高级认证,面向的则是具体参与DevOps实践的工程师。我相信该书可以让更多的业务管理和IT管理者进一步从业务视角了解DevOps,从而为传统企业的DevOps转型乃至数字化转型赋能。
孙振鹏 EXIN国际信息科学考试学会,DevOps Days中国发起人
认识伟丹是2015年在平安的楼里。那时他们已经在DevOps方面开展了很多实践,静态代码扫描、持续集成、单元测试和自动化测试等等。之后的几年,因为负责招行DevOps推广的相关工作,在很多场合都有机会跟伟丹进行交流。2019年有机会上了一门DOF的课,由伟丹主讲,核心教材就是他翻译的这本书。
本书从DevOps的起源和定义讲起,解释了与精益和敏捷的关系,同时基于一系列原则和实践展开详细的说明。DevOps并非包治百病的良药,但是它有助于解决三个急迫并且复杂的三个问题:缩短市场响应的时间、减少技术债务以及消除信息科技的脆弱性。我们招行在很多方面的实践也印证了书中的观点。作为一本了解DevOps的入门书,推荐给大家。
陈展文 招行总行信息技术部DevOps推广负责人
软件正在吞噬世界。数字化对于企业家来说,已经不能再称之为有雄心目标,而是一个参与市场竞争的基本门槛。同样的,对于IT团队的经理们而言,DevOps也是必须要学习和了解的内容,从中获取持续交付高质量软件的思路和方法。本书的内容深入浅出,也非常适合业务经理和产品经理,了解DevOps可以促进团队跨角色更加顺畅的合作。
李涛 百度效率云总经理
运维这项工作,您一直埋头做下去一定能成挑大梁的单位骨干,但很难成为单位价值重塑、业务创新的典范;运维这个职业,您一直埋头做下去一定能成为身经百战的运维英雄,但很难成为数字化时代前沿的转型专家;运维这种模式,您一直埋头做下去一定能成为运维大拿,但很难成为智能时代的IT大咖。
一百多年前,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他的小说《双城记》开篇写过这样一段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更是一个变革的时代。”
运维的同仁们,到抬头学习、抬头看路的时候了。让我们拥抱变化、拥抱DevOps!在我看来,它不仅仅是一个新的IT人员的工作模式,从业务视角、管理视角去看,它更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理念和文化,甚至可以借鉴在整个数字化转型组织中推广。
邓宏 北京趋势引领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NIISA联盟副秘书长
近几年DevOps在中国从0到1发展非常迅速,很多人对DevOps有一些不正确的认识,本书正本清原,追踪了DevOps的历史渊源,介绍了DevOps与敏捷、精益的关系,并从管理的视角阐述了DevOps的基本原则和实践。尤其是最后的DevOp小测试,能够快速让团队自测DevOps应用程度。
王明兰 Agile2046联合创始人,原华为企业级敏捷专家
伴随着商业的发展和技术的演进,DevOps经过十余年的洗礼,它冲破了原来Dev和Ops的藩篱,拥有了更广泛的含义。它正成为一种“运动”、也终将成为企业的“基础设施”。同时,我们也能真切感受到“业务”与“技术”的剧烈碰撞。
清晰明了,言简意赅,这是本书的特色。更重要的是,它打开了一扇窗,帮助我们从业务视角审视DevOps ,无论是业务还是技术人员,都应该以此为出发点,去理解和践行DevOps 。
姚元庆 中国农业银行研发中心项目管理办公室
2000年毕业后有十多年在ICT行业从事研发和售前的工作,那时候基于职能组织架构进行协作是常态,相互间的隔阂非常严重,产生了重重的矛盾和冲突。第一次听说DevOps时,我恰好转换到了研发数据中心进行运维管理工作,很可惜那时没有机会深入了解它。约六年年后再次接触DevOps,则缘于敏捷项目管理相关认证培训及其落地咨询,而我的身份已经是职业培训讲师。
如果说敏捷项目管理成功地消除了业务方和研发团队间的距离感,那么DevOps则在敏捷和精益的基础上很好地集成了研发团队与运维团队的工作。这就使得三者能够以无缝协作的方式来高效应对市场上激烈而快速的变化,共同创造更大的价值!
从读者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说,也许你关注业务,并拥有商业分析的相关认证(如PBA);也许你关注研发,并拥有项目管理的相关认证(如PMP、PMI-ACP、PRINCE2);也许你关注运维,并拥有运维管理的相关认证(如ITIL)。而DevOps认证体系将会是三者合一的进阶利器。
如果你对此有所疑问的话,本书有你想知道的几乎所有答案。
罗继平 清晖项目管理资深培训讲师
我在项目管理和IT运维运维领域工作了将近有20年的时间,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我感触最深的:一是工作的思维方式,二是团队合作意识。如果只有思维方式没有团队合作意识,铸就的就是孤胆英雄,在现有的环境中,很难做到一个人独当一面了;而如果没有思维方式,只有合作意识,那么做事就会杂乱无章,项目也就容易失败;所以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哪方面人才呢?需要的是既有管理的思维又有团队意识的人。而DevOps可以说集这两者与一身,先从思维方式来说,DevOps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来诠释着整个IT,打破部门之间的那堵墙,让整个价值链条更好的连接在一起为业务创造价值;其次,DevOps倡导的是“无指责文化”,这为不同部门的人在一起合作奠定了基础。DevOps的到来,为我们现在的工作带来了启迪,而本书基于业务的视角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了大家什么是DevOps以及DevOps的价值,对于改进我们的管理方式来说是一本非常好的书籍!
问静园 PMP/ITIL/DevOps Foundation授权讲师,挑战埃及授权教练
DevOps是一种实践性的文化和运动,对整个IT生态圈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进入到这场运动中。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如何能够对相关知识实现体系化的认知?如何能够对践行者的经验领悟并运用?
本书的作者有着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和知识理论的同时,还拥有大量的培训教学经验。故此,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和实践分享,让读者能够更加轻松的阅读,并引发进一步的思考。全书从“起源”开始对DevOps的诞生和发展娓娓道来;以“基础”和“原则”为框架,把完整的知识体系层次化和渐进式的展示在读者面前;将“关键实践”和“应用实践”为脉络,通过新旧对比总结了企业如何转型,并中肯的阐述转型中的陷阱和障碍。更加难能可贵的是EXIN为本书汉化所付出的努力。两位译者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DevOps的组织者和践行者,并且都有着丰富的培训经验,使得中文版不单单是对原书的简单的翻译,多了译者深入的思考。
如果你想轻松进入DevOps这场运动中,如果你想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如果你想将IT部门转型,本书将会成为你最好的朋友。
高磊 嘉为集团教学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