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报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Foreword

2015年年底,由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制造分会发起,由张家港清研再制造产业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负责组织编撰,针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技术和现状,结合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企业的实践经验整理、分析和编写,旨在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拟编写此书。书稿完成后,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制造分会征询了已开展再制造工作的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实验室和社团等相关单位的意见。

2018年,为了充实书稿内容,联合中国文化办公设备制造行业协会、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中国机电装备维修与改造技术协会、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维修及再制造分会、北京盾构工程协会等单位,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基础上,增加了工程机械、机床、盾构机、办公设备再制造的内容。

2019年年中完成书稿的编撰工作,2019年年底又对相关资料和数据进行了补充和更新。

再制造并不是一个新兴的概念。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资源负载越来越重,废旧产品问题日益突出,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对废旧工业产品高层次的再利用的产业形态进行研究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再制造理论。再制造是很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成为产品售后服务市场的重要支撑。各种各类产品的工作原理、产品构造、用途和使用方式不同,决定了各种各类产品再制造的目标、要求、方式和方法不同。为适应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已有的再制造实践仍在不断发展创新,更多行业进入再制造领域开展探索和研究,技术和观念的成熟终究是相对的,前行永无止境。

本书分为五篇十一章。基础篇两章。第一章概述,介绍了再制造的定义、特点及历史沿革。第二章再制造关键技术,结合再制造技术体系,对废旧产品回收拆解与清洁技术、再制造表面处理技术、再制造机械加工技术、装配技术及质量控制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描述。行业篇五章,分别介绍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工程机械再制造、机床再制造、盾构机再制造及办公设备再制造的概况、产业特点、发展现状和产业分析等。园区篇一章,简要介绍了国内八个国家级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或集聚区。法规篇两章,搜集了再制造主要相关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标准篇一章,汇总了目前国内再制造主要相关标准。

本书是一部综合性图书,对国内外再制造产业多年的发展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提出了一些共性问题,也给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本书可为政策研究、管理和投资提供一定的参考,对再制造企业的产业规划和技术水平提升提供一定的指导。本书也可作为再制造的科普读物,能帮助读者快速了解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全貌。

本书由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兼再制造分会主任罗健夫主编,中国文化办公设备制造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冷欣新、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制造分会何杰朗参与编写。

在此,要特别感谢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原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同志亲自为本书作序并担任名誉顾问。还要感谢中国工程院徐滨士院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秘书长、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名誉会长赵家荣,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名誉会长刘坚民等众多领导、专家顾问给予我们的指导与帮助!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许多企业给予的帮助与支持,特别是湖北力帝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花都全球自动变速箱有限公司、广州全速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柏科(常熟)电机有限公司、三立(厦门)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河北长立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路沃特(张家港)动力再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优佩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法则尔动力再制造有限公司、富士施乐爱科制造苏州有限公司、东北理光(福州)印刷设备有限公司、湖南至简复印机再制造有限公司、北海琛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名图科技有限公司、珠海联合天润打印耗材有限公司、北海绩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宜胜达科贸股份有限公司及上海锦持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有限公司等。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秦训鹏教授、张家港清研再制造产业发展研究院董金聪副院长等专家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