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与中国未来城市化过程的方向
文贯中
文贯中教授就加入WTO对中国城市化的影响以及加入WTO后更有效的城市化方式发表了演讲。他指出,自从1949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或多或少是一种外生的过程;到1980年,中国政府仍有食物短缺、失业及社会秩序混乱等的顾虑,仍不愿意让城市化成为一个内生过程;但是加入WTO会大大降低中国城市化的痛苦与阻力,因为许多顾虑已可以消除,中国应遵循一个内生的,即由市场导向的城市化过程,以吸收更多从农业中释放出的劳动力,从聚集效应中获利。城市化是不可避免的,并将使中国社会发生根本变化。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城市化进程很慢,1998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30.4%,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7%。从1989—1996年,城市数量增长了50%,但100—200万人口的城市数量只增长了10%;城市人口增长了42%,而在100—200万城市里的人口只增长了16%。城市化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不要求很大的空间,也不要求传统要素投入的增长,因此可以说缓慢的城市化意味着一种效率的损失。城市化由所谓的聚集效应驱动,即一大批人们和厂商聚集在一个相对小的地方以获得规模经济和外部性。厂商能够降低他们的生产成本,这是因为能更容易接近要素和产品市场,有更多的劳动力、工程师、经理,同时享受知识的溢出效应。
这么慢的城市化进程一部分是因为历史的教训,特别是“大跃进”期间曾造成的恶果,使中国政府对城市化有很多顾虑。还有一个原因是受其他制度的制约,例如中国的集体所有土地制度限制了土地流转,进而限制城市化。
城市化过程要避免采取外生的过程,即人为的创造。因为这样的城市往往需要政府的支撑,而这种支撑往往以其他地区的牺牲为代价。与外生过程相对应的是内生过程,内生的城市化是由于城市本身的经济活力吸引人们到这个城市,通过市场自身达到均衡的、最优的城市规模。只有这种城市化,才能真正产生有效的聚集效应。上海等沿海城市在20世纪80年代后基本上实现的是内生的城市化增长,城市增长很快,而内陆其他一些城市依靠财政补贴人为地扩大城市规模,造成许多问题,变成中央的一种财政负担。
加入WTO给加快城市化的内生进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为WTO放松了城市化的两个限制条件。首先是食物供应的波动可以由从国际市场的进出口来消除,加入WTO使得中国更容易从其他国家得到粮食;其次,有了更多接近世界市场的机会,会使得工作机会增加,从而可以吸收更多从农业释放出的劳动力,而且中国可以更好地发挥劳动力富裕的比较优势,增加出口。因此加入WTO后,政府担忧的许多问题不再显得那么重要,中国的城市化可以成为一个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和动力。中国政府应该改变阻碍城市化的集体所有土地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的限制,取消对农民的生产计划的限制,给他们迁移的自由,并且放弃外生的城市化。